安全垫资产 |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存5年期以上的储蓄险?
2021/12/21 22:40:13 小仙女的家族办公室

这是小仙女的第207篇原创
最近很多朋友和我了解增额终身寿(储蓄险),我一直和朋友分享,说储蓄险是「兼具流动性、收益性和安全性」的险种。
是保险,有保险的好处。
是储蓄,有储蓄的好处。
是理财,有理财的好处。
如果你有一笔钱,想要存5年以上,比如做5年期保本理财,或者给宝宝存一笔钱上学用、帮助买房,或者给自己额外补充多一笔养老金,那么,储蓄险可以说是最适合的选择。
但是朋友们又会有这样那样的顾虑,包括但不限于:
保险公司安全吗,会不会跑路/倒闭?
钱存进去能不能动?
保本吗?
这个收益是不是确定吗?
是不是每年派息?
起存多少,一定要存5万,10万吗?
到期一定要拿吗?不拿能不能继续算利息?
怎么存,怎么领取?
中途急用钱怎么办?
领了之后能放回去吗?
怕以后交不上怎么办?
中途身故了不是很亏吗?
存这么长时间,真的好吗?
和国债、大额存单相比,怎么样?
我看万能险、分红险、投资连结险收益更高?
这个利率太低了,我买基金炒股票分分钟年化10%?
为什么适合做家庭长期「安全垫」资金?
它怎么存取、存多久?
为什么说绝对安全?
关于储蓄险的十万个为什么,我们今天一起来解答。
Q1: 如何买?
A: 1万起存,可以分1年/3年/5年/10年/20年存入。
Q2: 利率多少?
A:
5年存,6年利率3.51%,7年利率3.61%,8年利率3.71%,9年利率3.81%,10年利率3.90%。
10年存,10年利率3.82%,15年利率4.23%,20年利率4.67%。

除此之外,储蓄型保险可以锁定利率,一旦投入第1期,马上终身锁定利率。锁定利率在此时此刻,5年3.5%,10年3.9%,15年3.85%。斗转星移,世事变迁,25年前,1998年我们国家利率也有10.8%,彼时储蓄险利率9%,现在利率1.5%,当时买的储蓄险,利率还是9%。
我们可以先不要把所有的钱都放在国债和大额存单,我们留10-20%来占坑,10年后你会知道:真香!利率傲视群雄。

Q3: 有没有封闭期/管理费/手续费?
A: 封闭期10年,在第10年之前取出,在第7年之前取出,会有本金损失。建议在第10年之后才取出,收益更高。
没有管理费和手续费。
Q4: 是不是保本保息?
A: 上图示数字白纸黑字列在合同中,均为确定可得,100%安全,不存在任何不确定性。国家保证刚性兑付。
Q5: 怎么取钱?
A: 公众号操作即可,t+1到账,可以部分/全额取款,想拿多少拿多少,剩下的部分继续增值。
Q6: 灵活吗?
【交钱灵活】:可以分期付款,只要存进去第1笔5万,就可以锁定50万额度的10年年化3.82%的利率【国债现在5年期3.57%,10年期2.87%】
【取钱灵活】:在公众号操作即可,想拿多少拿多少,剩下的部分继续增值。
【保单贷款】:可以贷款,还能还回去。贷款不影响按照储蓄险按照原来本金增值。
解释一下,这个额度享受4.51%的额度,额度在存第1期时已经确定,一旦取出来就没法再存进去。
比如,我们分期付款,交第一个5年,就锁定5万*10=50万,要是交10万*10年,就锁定100万。
我们也可以选择贷款账户余额的80%出来,如果是贷款出来,就可以再还回去,账户里的钱继续增值。
类似于,卖了房,房子就不是我们的,房价再增长也和我们无关。但是房产抵押,房子还是我们的,以后房价增值我们也能享受到全部增值部分。
Q7: 取出来之后,可以再放回去吗,还能享受这个利率吗?
A: 取出之后无法再放回。
如果是一时急用,以后想继续存入,可以选择保单贷款。可贷款账户余额的80%,先息后本,每年还息不还本,可以循环续贷。利率现行5%,贷款之后,保单继续按照总本金的3.5%+利率。相当于贷款利率每年1-1.5%。
举个例子,贷款10万,利率每年5000,增值3500,相当于利率1500。

Q8: 这个利率太低了,我买基金炒股票分分钟年化10%
A: 如果有人和你说,理财型保险、保本保息产品,利率每年7个点,你敢要吗?你不仅不敢,还要担心,是不是骗我?有什么猫腻?会不会暴雷?
“固收类投资”利息大于4个点就要担心了,5个点就是没有的事。国债5年期才给我3.57%,银行大额存单放3年给我3.5%,凭什么你可以4个点?
人家敢给,我们也要敢要呀。
5个点个3.5个点,就算是100万的本金,一年相差也只不过是1.5万。
10万的本金相差1500,1万本金相差150,我们真的要为了这1500,让自己的10万冒着被套牢、被暴雷、到时要拿遥遥无期的风险吗?
在保本型产品上去追求收益没意思。让投资的钱好好去投资赚钱,让安全稳妥的钱好好帮我们守钱,不好吗?想要让保本的钱赚很多钱,这就好比要公鸡下蛋,让母鸡打鸣。
如果我们做基金定投组合,按照最保守稳妥,买行业基金(消费、金融、综合、医疗、科技等),一年正常8-12%收益不是问题。这不比硬要让公鸡下蛋,好多了吗?
但是基金拿得住的前提是,我其他地方要用钱,我有钱,我不需要在熊市、需要用钱的时候,把钱割肉出来。
我怎么样有钱?就是靠我们有保本的部分撑着呀!要用钱的时候,马上可以取出,用多少拿多少。这就是我们的底气。
目前,保本保息的,只有:50万以下银行存款、国债、储蓄型保险(增额终身寿和年金险)。放5年之内要用的资金,可以放前两者;5年后要用的资金,可以放储蓄险保险,综合收益率更高。这样可以兼顾流动性、收益性。

Q9: 这为什么适合做家庭长期「安全垫」资金?
A: 家庭资产配置标准普尔有4个象限,请区分风险资产和无风险资产。
其实,任何一个时代,每个家庭都需要把大部分资产集中在一个可靠的地方,我们称之为【基石资产】。
我们做房产、股票、基金投资,赚到了钱,市场有赚有亏。我们需要有一个地方,在止盈时可以放钱,作为资金蓄水池;在套牢时可以有备用资金,不影响自己的生活,可以有底气等到赚钱的时候才止盈。
这个地方,这种基石资产,对于我们父母辈来说,是放银行,而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我们的资金体量早已超过50万,而银行存款利率又每年走低。如果想放长期资金,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储蓄型保险,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保本保息产品中,储蓄险利率很高,单利高,保本保(增)值,能帮助人跑赢通胀。
同时,可以锁定利率在此时此刻,5年3.5%,10年3.9%,15年3.85%。斗转星移,世事变迁,25年前,1998年我们国家利率也有10.8%,彼时储蓄险利率9%,现在利率1.5%,当时买的储蓄险,利率还是9%。
储蓄险可以跑赢通胀,但是不能获得风险收益。因为没有储蓄险没有一点风险(一般认为,10年期国债的收益是无风险收益的风向标,现在10年2.87%)。没有冒风险,自然也不会有任何的本金和收益上的损失。
风险,可以分为系统性风险和个体风险。
收益,也可以分为由于冒系统性风险带来的系统收益,和由于冒个体风险带领的个体收益。
所以,股票赚钱时收益比指数基金、储蓄险更高,但是这赚的是风险的钱。亏钱的时候也亏得很猛。我们不要把风险资产和无风险资产混为一谈。
我们不是把所有钱、把风险投资增值的钱拿来存储蓄险,而是把要保本增值资金里的长期资金挪个地方(短期资金可以不动),从银行账户挪到保险公司——让你的钱赚更多钱,提高资金的运转效率。这是我们的「安全垫资金」。

Q10: 把钱放在保险公司安全吗?
之前我有专门写过文章,详见:
保险公司安全吗?倒闭了怎么办?我买的保险,能赔吗?
强势科普 | 透过理财产品的“暴雷”,看保险产品的安全性
在中国内地,我们买的不是某家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而是一整个保险法保障、银保监会监管、国家兜底的金融体系。
我们讨论的不是某家一家公司安不安全,而是所有在中国内地合法经营人寿保险的保险公司,都是安全的。我们买的长期人寿保单(包括重疾险,也包括年金险、终身寿),都是刚性兑付,一定会赔的。
其实,国家比我们更担心保险公司的安全性,毕竟涉及时间动辄几十年、保费动辄几百亿,可以说是涉及民生和国家安全的长期工程。该考虑的,国家都替我们考虑到了。安全的不是保险公司,安全的是我们国家的保险监管机制。
我们作为消费者,可以信任我们国家的监管机制,在这些同等安全的保险公司里面,去挑选符合我们健康状况、预算要求、公司偏好的产品。
另外,除了保险公司的安全性,我们国家的法律《保险法》《合同法》,也保障了我们储蓄险保单的安全性。
①保险合同的保证性:一份保单,就是一份法律合同。白纸黑字,100%确定,没有任何的不确定性。安全性和国债相同。
②传统寿险的安全性:由于我们用的是终身寿、年金这类储蓄型保险,不同于投资连结型保险、分红险,后者的分红存在不确定性。
这么说吧,你买P2P可能跑路、被骗钱,买股票可能亏钱,买投资品可能买到假货,就算真的出了问题,还可以找保险公司的爸爸银保监会告状,讨个公道,追究到底。

Q11: 以后交不上了,不想交了怎么办?
A: 可以办理减额交清。就不用继续缴费,账户里面的钱继续滚存。
Q12: 如果前10年就身故了,不是很亏吗?
A: 不会,儿童身故杠杆=已交保费,成人身故杠杆等于[1.4-1.6倍已交保费,现金价值(即账户余额)],两者取大。
Q13: 我明明买的是理财型保险,为什么是终身寿险?终身寿不是身故了才赔吗?
A: 增额终身寿这种保险产品,虽然名字叫“终身寿险”,但这只是一个称呼,跟叫「今年我要发大财」,没什么区别。
我们只看本质,本质是,把钱交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负责让我们的钱稳定增值,随着时间越来越久,我们放进去的钱就以现金价值的方式一直滚存生息,越存越多。
增额终身寿险其实还赠送身故杠杆,儿童身故杠杆=已交保费,成人身故杠杆等于[1.4-1.6倍已交保费,现金价值(即账户余额)],两者取大。
它的核心功能还是一个保本增值的金融账户,我们存一笔钱,可以稳定地增值。
Q14: 买的是哪家保险公司?
A: 很多公司都有这样的储蓄险产品,但是不同公司产品存取款收益,最大限度不尽相同。投保之前,要确认清楚。
Q15: 存这么久,有什么用?压力大
A: 一是锁定长期利率。
3-5年期理财,可以用国债或大额存单。
5年期以上,甚至10年期、15年期以上,储蓄险更有优势,因为长期来看利率更高。
储蓄险是不取出利息,一直在账户利滚利,又加上一次存入终身锁定利率,所以,存得越久,利率越高。
而国债和大额存单,会随着市场利率下行而下行,所以存得越久,利率越低。
二是终身寿可以【分期存入】,拉长时间做大事,而不会压力很大。比如花10年给孩子存钱出国念书,比如给自己攒养老金。可以服务于我们的长期目标。
不同于国债和大额存单要一次性存入,储蓄险不用,而且没有起存金额限制,能够分期存入,3 分期付款,缴费压力小,小资金享受高收益。
有人可能会问:要交这么长时间啊?
其实,能够分期付款我们就偷笑吧~你买房是愿意全款给,还是分30年?
你可能会说:那买房是我一次性拿不出那么多钱呀,而且我买了资产
其实,我们这么想,我们现在存的不是一份5万的储蓄险,而是50万。
我们不是在消费,也不是很苦逼地存钱,我们是在做一件很大很大、很酷很酷的事情,给孩子存将来上大学、出国念书的钱。
这50万,保险公司承诺15年每年给你4.23%的利率。保险公司居然还愿意让你分期付款。如果你去买国债或者大额存单,是没有这个待遇的。如果没有10万、30万,去享受人家3.57%的利率,是想都不要想的。
而储蓄险就可以做到(因为之前很多人对储蓄型保险不了解,所以保险公司需要花更大力气来「揽储」)。
Q16:我手上有一笔钱,想要无风险,保本增值,是放在国债好,还是放在储蓄险?
A: 短期理财看定存,3-5年期看国债,5年以上看储蓄险。
如何既享受短期高收益,又锁定长期高利率?
如果手上有大笔本金,比如5万,10万,甚至更多,可以存国债,享受现在还不算低的3.97%的利率。
如果手上每年能拿出1-3万,5年内用不上这笔钱,建议存储蓄险,享受10年3.82%、15年4.23%的利率。
如果手上有5万、10万、50万,也不急全部存入国债,可以拿10-20%,1万、5万、10万,放在储蓄险账户,前期不为赚钱,只为锁定终身利率利率。具体锁定多少利率?请看上面的表格。
其他钱可以去赚更高利息,等后面国债、定期存款利率变低了,再一年一年慢慢搬到储蓄险账户。
这样,就可以实现——短期高收益,长期高利率。
Q17:适合哪些人?
A: 家里有年长的爸妈,手上攒了笔养老金,担心他们上当受骗,买各种保健品、进美容院被骗钱、炒股票亏钱,又想要5年期回本,可以当做养老金,想用的时候随时领取。
准备攒首付过几年买房,担心钱被自己花掉,想找个地方存起来。需要安全保本,要灵活,但是又不能过头,需要能阻止自己买买买。过几年“办大事”,要用钱又可以拿出来。
自己做生意,想要一笔长期紧急备用金,发生债务时,可以做到资产隔离(保险规划得当,可以避债),平时做生意,又要想资金可以灵活周转。
自己做家庭理财,想要把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或者工作忙,没有时间研究投资理财/理财知识空白。已经配置了房产、股票、保障类保险,想要储蓄类保险,用做资产配置,把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
给孩子当教育金,集中力量办大事。在ta要用钱的时候,能够一下子拿出来一大笔钱,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助宝宝一臂之力,供孩子升小学,小升初,初升高,读大学。


最后,小仙女分享我自己存的几份储蓄险:

第1份:每年存3.5万存5年
这是当成5年期定期存款来存,到期会有20万。将来可能买房/买车/每年和闺蜜去旅游/当成干妈基金,给我们三闺蜜宝宝包红包买礼物。
第2份:每年存1.4万存10年
一份是年存1.4万存10年,每年发年终奖的时候,存下来1.4万,对生活也没有什么影响,不知不觉存,快到第3年了。其他时候容易乱花钱,但是这笔钱是铁打不动每年存下来的,算是强制储蓄。这笔钱,我到了65岁,可以每年领取3.3万出来,领一辈子。如果我中途急用,也可以把钱取出来。

第3份:给妈妈存养老金1.5万存15年
第3份是给我妈妈存的养老金,每个月1281元,每年1.5万左右,存15年,存完我妈妈每个月可以领取1500,加上她退休金1000多,每个月可以有2500-3000,在三四线小城市,也还算过得过去。
趁着我年轻,还没有结婚,没有家庭负担,给爸妈都存一笔,以后他们的养老就不用我担心了~也不会说,要是我突然经济紧张,忽略了给爸妈的生活费。
所以还是趁着没结婚,稳稳当当把这笔钱存下来。每个月1281,我的压力也不大,也就是买多两套衣服、吃多几顿饭的事情。但是对于爸妈,就是每个月指望着的生活费了。

第4份:每年存5万存20年
第4份是给自己存的养老金。作为保险经纪人,我平时收入比较高,但是支出也多,如果不是强制存钱,强制定投,其实存下来的钱不多。
比较担心:
1 广州市的社保养老金的缴费基数上限最低工资标准是4588元,我公司按照最低标准缴纳。如果按照社保养老金替代率40%计算,我退休时候,每个月可以领取1835元——这个太少了。
2 我的生活开销比较多,想花就花,没有特别地去控制支出,每年支出30万+,日常生活幸福感强。不到2000的这个收入,完全不能让我维持现在的生活质量。而我并不想退休后被迫消费降级,生活水平下降太多。所以需要额外补充养老金。
3 我的收入比较高,但是这个高收入,是以社保养老金少、工作相对不那么稳定为代价的。所以,我必须居安思危,强制性地存下来钱,不然的话,现在花钱一时爽,以后没钱就很惨。
基于以上,我给自己存了两份退休金,累计每年能够领取13.3万+,满足就基本的生活。以后如果我有其他的资产或者收入,可以锦上添花。没有的话,也能够满足基本的生活。
存这4份储蓄险,基本就够了。加上我给自己和家人投保了保障类保险,医疗这块不会有什么支出。接下来就是提升智识,每年好好工作赚钱,正常交上。安全垫资金足够了。随着我的收入上升,我会把其他的资金用于基金定投、不良资产投资、实业投资等。
现在还这么年轻,马上存每年存10万储蓄险,会不会压力太大?
说实话,压力不小。但是,除了以上3点个人原因,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中国进入低息环境,美国从2008年至今维持在0利率,日本已经维持了22年0利率,欧洲长期0利率、负利率,中国基准利率现在还有1.5%。如果进入0利率社会,我们的钱就再也无法产生利差了。

图:美国自2008年维持0利率

图:日本22年0利率

图:中国自2015年至今基准利率1.5%,储蓄险利率3.5%
而且,中国女性平均年龄已经突破80岁,等我们退休时只会更长寿。在0利率时代,如果没有现在没有及早准备,没有一笔被动现金流,到时候只能吃本金,坐吃山空,面对我们隔壁国家日本现在面临的窘境。
我不想如此。咬咬牙,现在承担一点压力,在还能工作的时候,在高收入的时候,先做好准备。
总结:储蓄险是保本保息、长期锁定利率的产品,利率可以比肩大额存单、国债,但是又可以分期存入,起存门槛低,很适合中产家庭来作为「安全垫资金」、作为「基石资产」。是家庭资产配置中,中长期安全资金的重要一环。
财富管理的最终目的,不是让金钱成几何比例倍增,并覆盖全球,而是让生活更美好,让我们爱的人过得更好。

—
—
推荐阅读:
[关于保本储蓄]
进可攻,退可守的85后养老方案,一年3万只要10年
保险人总说储蓄险利率高,被洗脑了吗?我怎么觉得低
以前一夜三次,现在三月一次(别问要脸)
储蓄是富人思维:90后还能通过存钱改变现状吗?
到2045年,还有4.5%的大额余额宝,政府兜底
小白存钱计划|七年就是一辈子,陪你从女孩到独立女人
15年期「国债」,每年4.85%,30万变50万
银行定存利率下调,年化4.85%长期理财能买吗?
保本增值,一款【保证领取本息】超高的增额终身寿
[关于独立女性]
小仙女故事 | 那个五年级得红斑狼疮的女孩,现在怎么样了?
把老友记搬到现实,我们在珠江新城开了一家清吧
找男朋友一定要注意的——法律和财务风险
不管是单身女青年,还是当老阿姨,我们的快乐都是钱给的
我约见了一位打离婚官司的律师| 20-30岁单身女性自我成长
25-35岁,女人的黄金时代和自我成长| 工作、婚姻和钱
[关于保险行业]
众生都将就,你更加认真专业,就能获得红利
26岁女生,从外资银行辞职,来当保险经纪人,靠谱吗?| 明亚12问
25岁,年收入30万和200万,十年后会有什么区别?
写给新人小伙伴,也写给25-30岁的女生
小白入行、没有底薪、对销售身份接受无能,我还能当保险经纪人吗?
你的一天,价值3000 | 抓住黄金200小时,年入30万
我身边优秀的同龄人——对自己狠得下心,下得了手
你好,我是柔仙
95后保险企业家
用专业、高格调来做保险
如果你也想加入我的团队,
欢迎和我聊聊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小仙女的家族办公室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