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公益人、高管、大厂人观影:自我探索和有意义的工作
2022/10/17 23:59:18 小仙女的家族办公室

    

     这是小仙女第238篇文章

     昨天和微辣青年的小伙伴聚会,我们观影+讨论。微辣是我大学服务了一年多的公益机构,毕业后也一直和辣籽(微辣的实习生和营员)保持联系,这里有好多一起成长的朋友。

     影片是知乎《荒野求生》里面李雪琴那一期节目《有意义的工作和无条件的爱》。讨论部分,我们更多讨论的是工作。

     听下来,很多年轻人的工作现状是:非常卷、非常累、不快乐、焦虑、抑郁,工作使我面目丑陋。

     嘉宾蒋先贵说有次去看展,有位艺术家说:仿佛当地的人都陷入一个疯狂追求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迷踪当中,最后却忘了我们到底需要什么。

     观影结束之后,我们几个人来讨论。现场几位小伙伴分别是:

     小黑,94年,在互联网大厂做用户运营。我们大学时候一起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实习。

     小仙女,95年,保险经纪人,就是我本人啦。

     小娴,某省级机构副秘书长,工作是乡村振兴。日常经常要出差。我们大学时候都在微辣青年(一家青年创新类公益机构)实习,她大学时候就是学校公益环保类社团的会长。

     她很热爱她的工作,略显娇滴滴的广州本地女孩子,却在这家机构工作了五年多,非常坚定,经常出差,去到连路和信号都没有的大山里,她给我讲了很多他们的故事。我还收到过她给我寄的乡村电商农产品,很好吃!

     十六,启明星支教的人员,以前微辣全职,后面回老家去做公务员了。但他一直还有做公益,做一些支持青年人的活动,这是他的热情所在。

     有一位00后小姐姐,刚毕业工作三个月,已经感觉工作没有意义,每天工作很辛苦又不开心。

     有一位92年小哥哥,在一个车企的人工智能部门做程序员。虽然做的是人工智能,但是他说他其实更喜欢人和人之间的链接,

     P姐,91年,现在是自由职业,做一些自由舞动、自然教育和协作方面的工作。

     木头,86年,微辣青年的总干事、主理人。大学时候创立微辣青年,毕业后全职在微辣,到已经做了好多年了。

     我们去讨论:什么是有意义的工作?我热爱我的工作吗?我开心吗?我有什么期待和困扰吗?

     我才发现,原来很多人在工作中,还蛮压抑和不开心。做着有意义、也非常喜欢的工作时,也会面临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没办法心无旁骛。

     90后会更注重自我价值,有些60后、70后领导,容易把人工具化,不关心人的成长和内心的感受,你就给我把工作做好了就行了。甚至有领导直接说出:“xx,你很好用。”——这样非常物化的表达。

     我们在场几位,都非常关注青年人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个人成长,注重人与人之间的链接,和创造积极改变,所以不太适应这样的表达方式。

     记录一下我当场分享的观点,有些小伙伴表示很有启发。也分享给大家。

    

     工作觉得没意义不开心

     顶锅盖说一句,我觉得我的工作很开心,有意义。

     我先做了一个自我介绍:我是一个有点折腾的人,毕业之后我去了一家融资担保公司去做管理培训生,工作了一年我就离职了。当过半年时间的高中教师,从2019年开始做保险经纪人,到现在快4年。

     我觉得,做一份工作喜欢不喜欢、开心不开心,是可以再细分的:

     我是因为这个工作我能力做得不好,效率太低,经常加班而不喜欢,不开心?

     还是它和我的价值观不太匹配,我不喜欢?

     还是薪酬待遇不好,有发展瓶颈,我不喜欢?

     还是因为上下班交通太堵、通勤太长,我不喜欢?

     有些问题是行业问题,有些是公司问题,有些是个人问题。有些问题可以被解决,有些问题注定解决不了。

     木头他表达的观点,我是很认同的。

     他说:人首先要知道自己热爱什么,什么是有意义的工作,才能知道有意义的工作。如果连我们自己都没想清楚的话,其实是没有所谓「有意义的工作」。

     是呀,更了解自己,才能做更适合的选择。这一两年,我学会一件事情,不是一味追求世俗意义上的最好,而是想清楚,我想要什么,什么适合我,怎样的状态更加长久可持续。并不是说,一样事物好,我就一定要去持有它、加入它。

     或者说,忽略外在标准,我们有自己的标准。我们想要的、适合的那个,就是最好的。

    

     过去几年,我在自我探索做得比较深。

     举个例子,我隐约有感觉到我的一些特质更能够帮我把事情做成,身边人对我会有一些常用、共性的评价,比如目标感强、行动力好、深度思考、表达能力好、愿意分享、乐于助人等正面评价,也会有不够尊重他人感受、太自我、不太能共情等负面评价。

     所以希望能够更精准地挖掘我的特点。我去做了盖洛普优势测评,结果显示:

     我排名前10的是:学习、专注、竞争、完美个别、战略、成就、统率、取悦、行动。

     我排名靠后5项是:体谅、排难、公平、包容、适应。

     34项优势特质可以分成4个方面,我的排序是:

     影响力>战略思维>执行力>关系建立

     PS:因为是英文翻译过来,所以有些词汇的字面意思的实际意思会有出入,最好是看详细说明。

    

    

     图:我的盖洛普优势测评

     盖洛普测评结果表明我是一个能做事、能战略思考、能管理、对他人有影响力的人。而在和人建立深度关系方面比较弱。

     当时,我问教练,那我要怎样去改变我的缺点呢?

     她说:不用改。这只是你的特点,不是缺点。它一方面让你在和人建立深度关系时会有一些困难;但另一方面,让你在事业上可以更少受到他人影响,更专注于目标达成。

     我想是的,我仔细思考,决定好了要去做的事情,那谁都阻碍不了我。我的爸妈不行,我的伴侣不行,就更不要说我的领导、朋友或者别的什么人了。这样的特点,使得我在做事情时更少的障碍,更专注于目标和行动,往往能够把事情做成。

     我喜欢不喜欢、开心不开心,这件事情的标准在我,而不是他人。只有我自己能让我喜欢和开心。

     如果一件事情,我做了不开心,那我会花时间来判断问题出在哪里,是不是我能改变的,看看fight or flight (战斗后逃跑)。

    

     就像我的第一份工作,我判断:我的能力还不错,做事高效,这份工作我能做好;行业是好行业,公司是好公司,岗位是好岗位,也有很高的收入;主要问题出在:职业价值观不匹配。

     我的职业价值观前6分别是:收入待遇,成长发展,管理权力,志趣满足,道德操守和独立自主。这几样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如果它们同时存在我会非常享受工作。

     1 收入待遇:注重工作所给予的较高的经济回报和福利待遇,希望与他人相比,能获得比较丰厚的物质回报。

     2 成长发展:注重工作中的成长机会和发展空间。希望工作中有较多学习机会(培养与培训等),所在职业发展前景广阔,所在企业或行业前景光明。

     3 管理权力:注重工作赋予的管理他人的权力。工作中能经常变换任务、管理下属,向他人发布指示,领导他人。

     4 志趣满足:注重工作与个人兴趣的匹配。希望自己从事的工作和事业是自己喜欢的,能够享受工作的过程

     5 道德操守:注重道德操守,希望从事的工作不能违背职业道德、自身道德和社会公德的要求。对我来说,职业需要有利他或有正向社会价值。

     6 独立自主:注重每个人能充分以自己步调或方法来安排工作,希望自己的工作能不受他人干涉和限制,在职责范围内有充分自由等。

     第一份工作不符合志趣满足和独立自主。

     当时在融资担保公司,明明知道客户可以在另一家做,成本只要50%,但我只能硬着头皮推荐自家的。我明明完成工作了,却要跟着大家做公司加班,假装勤奋到很晚。

     当然我回家也会愿意学习和工作,但想脱了鞋子、泡一杯茶、穿宽松的衣服、放点音乐、放点精油,在舒适的环境用我喜欢的状态工作,而不是有人规定好了时间地点。

     加上我当时加上考虑我的职业发展,我看到我团队长的我看到我领导的领导以及公司领导他们的状态都不是我所想要的,所以我就果断离职了,从我认真考虑离职到我换到第二份工作,就用了两个星期不到。

     现在保险经纪人的工作我非常满意,可以算得上「人间理想」、「神仙工作」了。为什么呢?它满足我全部的职业价值观,甚至远远超过,常常给我惊喜。

     收入待遇,成长发展,管理权力,志趣满足,道德操守和独立自主。

    

     图:我的一些小成绩

     聊聊收入待遇

     我喜欢有高收入、高投入产出比。那现在高收入行业:法律、金融、互联网、前几年深圳的公务员、保险营销。

     事实上,只有少数的金字塔顶端的律师,才能得到很好的收入。

     互联网的高收入是略有泡沫的,这两年已经在降薪、裁员,而且有35岁危机。

     一些地方的公务员待遇再好,也是地方财政支出,大环境不好时,也会有波动。

     而保险营销的工作,是多劳多得,销售的职业生命周期是不是很短?这看我们怎么去定位我们的工作,如果定位在「出卖苦力的销售」,或者「赚一波块钱」,那生命周期确实短。

     如果定位在专业风险顾问、理财规划师、传承专家,那就不担心。这成熟的保险市场,90%以上都是保险经纪人。

     保险是风险与保障、爱与责任、有温度的事业,总是需要人来服务,专业、靠谱、有温度,缺一不可,如果我们都具备,其实可以长期、可持续经营的。

    

     聊聊自由和独立自主

     对我来说,工作的自由度非常重要。如果一份工作能给我一定的自由度,让就算收入少一些,我也可以接受。

     长期加班、无法兼顾家庭、家人身体有事走不开过的人,肯定都能体会。

     不是说不工作,而是希望能够时间地点自由,精神自由,按照我们喜欢的方式来工作,做的事情符合我的价值观。如果这样,工作对于我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不需要任何人、任何奖励去驱使我做事情。

     时间、地点自由。

     精神自由,没有要求要签哪家、签多少、没有业绩要求。

     我自己个人身体情况比较弱,我知道我是没办法去和大厂人卷的;我热爱自由,喜欢无边无际地表达,我也去不了体制内,会极大程度地压抑我的个性和生命力。

     而刚好保险经纪人他是很自由的,不只是工作时间地点自由,不只是没有业绩考核的要求。更底层的是,他是一个精神自由的工作。我们不需要去承诺签哪些公司的产品,现在当我的客户量比较大的时候,其实我是可以去挑选客户的。一些不同频、提过分要求的客户,我会拒绝、删除。

     我可以去做很感兴趣、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比如以前我有出国交流的机会,但是因为钱的问题没去成,内心特别遗憾。

     现在我可以自由地做我想做的,去读MBA、读心理学硕士、甚至有同事一边旅行一边办公,而且这些事情又反过来帮我探索自我、增加见识、丰富人生体验、链接到更多同频的朋友、放大影响力,反过来助力我的工作。

     这些都要花钱,感谢保险经纪人的工作让我赚到钱哈哈哈哈哈哈!

     一直源源不断地帮到人、赚到钱。实现自我!我都和朋友说,我的青春,从做保险经纪人开始。

    

     我的盖洛普优势第一名,是学习。

     学习对于我来说不是负担,而是一种智识的享受。

     我的盖洛普特质第一名,是影响力。

     如果还能够把学习到的东西分享给他人,多多交流,获得反馈,链接更多同频的朋友,那真的是太美好不过的事情。

     这份工作,不仅能够用上我「劳动」这个要素,它还能够用上我的写作能力、公众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共情能力、过往资源、影响力。

     我作为公益人、创业人的两方面的特质,都可以在这份工作中发挥强大优势。而且,它倒逼我去觉察和死磕我的重大不足,让我变成一个更完整、完善的人。

     就像我的朋友和我说,曾柔仙如果你只是想做一个年收入30-40万的专业保险经纪人,你已经做到了,你这样就可以了。但如果有更高的追求,你应该去突破自己,改掉一些卡点。而我真的去做了,慢慢有一些提升,会比身边绝大多数同龄人更加成熟沉稳。

     我喜欢做公益,工作中也会分一部分时间做公益,帮人理赔、给人义务讲解、做科普讲座、心理学相关分享,帮人找医生、买房、找律师,这些不会马上给我带来什么利益,但是对我的客户、朋友们非常有价值,我就很愿意去做。

     这份工作,让我把我的兴趣、公益、工作赚钱、能力提升这几件事,都集合到了一起。在时间地点上我是自由的,在精神上我也是自由的,我的兴趣、我的能力能够让我很好地去工作,能够让我很好地帮到朋友,我喜欢分享和表达,能够放到我的影响力,整个过程,都有机会能够去让我赚到一份很不错的收入。

     对自己很有价值,对他人很有价值,对社会很有价值,同时这件事情他又不是短期的,他是长期的,可以越做越好的,有复利效应的。

     我就真的是觉得,这份工作真的是太好了!

     有时候,看着夕阳照在对面写作楼,我就在想,怎么会有这样的神仙工作呢,这么适合我。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

    

     聊聊工作不开心

     我在想,当我们说做一份工作不开心、压力大,不利于身体健康,让人面目全球、抑郁焦虑的时候,我们可以再细分一下,找到自己不开心、不满意的具体的原因:究竟我是为什么不开心呢?为什么不喜欢呢?

     然后从自我探索、职业发展的角度去考虑,可能会更好一些。

     自我探索,比如个人优势、职业价值观、身体健康、对于压力和竞争的承受力、对风险的偏好,喜欢生活的城市、喜欢的行业、企业、岗位。

     职业发展,比如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职业倦怠、工作与生活平衡、职业发展不同阶段,做岗位尽职调查。

    

     开心真的很重要吗

     我不追求非常开心,我追求的是平静略带一点喜悦。

     我觉得长时间非常非常开心,不一定都是好事的。

     首先,开心像一种天气,而平静喜悦像一种气候。前者更飘忽起伏,后者更稳定。

     开心很容易变化,今天堵车了不开心,明天升职加薪了很开心,后天被领导骂了要加班了不开心,大后天失恋了很不开心。开心不开心,这件事情似乎很容易受到他人和外界的影响。

     而我内在的平静和喜悦,是一种底层的情绪,不会太因为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其次,太开心的时候,我就光顾着开心了,情绪太兴奋,比较难沉下心来,去深度思考。当然如果能够开心和平静切换自如就很棒,我自己是还没有修炼到位。

     比如我去年谈恋爱,真的就超级开心,整天冒着粉红泡泡,我要跟他在一起吃饭、牵手、散步,看着他笑,看他忙前忙后给我做饭,聊一些没有意义的话,逛逛博物馆,我真的是超级开心呢,这段关系给到我很多滋养。

     今年我单身,我花了更多的时间去进行自我探索,我的情绪消化能力有很大提升,我更能够去深度思考、复盘反思我做的事情。

    

     怎样去深度自我探索?

     我们首先要知道,对我自己来说,什么是有意义、热情的工作?不然,我们是不可能找到理想工作。所以对于自我的探索非常重要。

     有什么自我探索的方法吗?分享我的:

     一是看书。

     二是和人坦诚交流。

     三是在事件中去经历,不要害怕经历。正是经历困难事件、拒绝苦涩情绪,让我们更了解自己。

     四是去做一些测评。

     测评其实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它像一面镜子,不是说“我测了就知道我是什么人格,什么职业价值观,有什么职业兴趣、职业能力”。

     而是说,它像一面镜子,照出来我们的意识、潜意识的部分,当我们做测评,其实是自己和自己对话;它又像一个地图,我们拿着地图去探索。

     测出来和我符合吗?哪些符合,哪些不符合?事实上怎样的?

     职业兴趣: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

     职业能力/优势:盖洛普优势测评,新精英能力测评

     人格测试:大五人格、MBTI测评

     性格测试:DISC测评

     职业价值观测试:新精英职业价值观测评

     职场状态测试:三叶草测评

     我经常给朋友们分享这些测评,如果你感兴趣可以测一测~也可以拿着结果和我交流分享。可以私信我要链接~~

     关于自我探索、关于职场难题,朋友们,我们要相信,人经历的困扰是有相似性的,不同时空的人,可能经历了相同的困扰,也已经总结出来一套方法。我们可以和他们交流/阅读,去寻找答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最后,祝大家都能够找到有意义的工作,和无条件的爱。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返回 小仙女的家族办公室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