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几岁,怎么理财规划,未来十几年不会没钱、不会踩坑?
2022/11/7 小仙女的家族办公室

    

     这是小仙女第242篇原创

     我发现身边很多朋友不记账、不储蓄、理财就是随便买一点支付宝的债券型理财。而这部分朋友,已经是收入不错,量入为出,不太乱花钱的了。聊起来,大家都是一把辛酸泪:

     我觉得我花钱不多,可是每个月总攒不下来钱。

     每年年底打开支付宝账单,我才知道原来花了那么多钱(还不算微信支付的)

     我现在收入不高,未来几年暂时没什么财务目标。

     之前写过一篇文章:

     买买买的精致陷阱| 20-30岁单身女性自我成长

     20几岁,是我们刚踏入社会的年龄。研究投资理财,是一次投入,受益终身的事情。偏偏学校没有开财商课,我们日常明面上讨论金钱也很少。其实我觉得金钱是很可以摆上台面上来讨论的。

     如果此时开始存钱,建立良好的储蓄习惯、理财习惯,会受益终身。

     我们大部分人做投资理财,想着「我要赚更多钱」,其实本质上,赚更多钱不是最终目标,解决基本需求才是,一般是:提高生活质量,子女养育教育的需求,退休规划。

    

     这时候,我们还很年轻,在应对印上财务目标,存在着大量机会。在20多岁时,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认识到钱的可爱与可怕!

     首先,20多岁的年轻人必须牢记一点,乱花钱有可能会变成一个可怕的陷阱。稍不留意,就会坠入这个陷阱,难以从中逃出。如果没有衡量自己的能力,在花钱方面没有节制,最后有可能使自己成为信用不良者。尤其如果有过度消费倾向的小伙伴,应该将控制虚荣心、克制欲望,当成是20多岁这个人生阶段的重大课题。

     一般来说,信用卡债务等消费者负债比率应控制在个人税后收入的20%以内。如果一个人的税后工资为10000元。那么,在ta的财务计划中,每月信用卡债务和其他信用借贷还款额加起来就不能超过2000元。

    

     现在6000,以后的9万

     无论哪个年龄段,赚钱都不是件简单的事。年轻时能赚到钱,这就为未来播下了希望的种子。20岁刚出头时的月薪为6000元,这就相当于40岁出头的人2万元的月薪,60岁出头的人9万元的养老金(假设年复利率为7%)。

     是不是很吃惊?月薪不过才6000元的人,怎么能和每月能拿到9万养老金的人相提并论?这是因为20多岁时的月薪是希望的种子,这里指的是它所能产生的价值,这粒种子在我们不注意的时候,它慢慢地生根发芽,最终长成能为我们生活带来方便的资金大树。

     我们要为了一时的满足感(名牌商品、汽车等等)而放弃未来每月9万元的养老金吗?当然这是我们个人的选择,但理财专家还是建议我们,在20多岁时最好将一半以上的月收入存起来,或进行投资。

    

     每年2万,定投10年,本息是24万,定投20年,本息是59万

     提升工作能力,达到更高高度

     20多岁时必须加强提升工作能力,晋升到更高的位置。如果错过学习机会,等到了30多岁就会追悔莫及,个人也像企业一样,没有长期性投资,很难继续维持发展。

     在20多岁时,比起眼前的一些事来,我们要提升工作能力,努力工作,达到更高的职业高度,积累更多职场燃料。这样,即使未来35、40岁开始职业发展停滞,至少我们也去到了更高的平台。30-40岁时,收入有保障,退休时间也可延后。

     现在的中国,只要我们愿意,赚钱的机会有很多。同样想要每年收入20万,我们有两种方式:

     方式1:努力工作,每年赚20万,很多人努力可以实现。

     方式2:通过投资理财,每年收益20万。假设利率3.5%,我们需要将近600万本金,而且还要能够找到投资渠道,让我们每年都能享受到3.5%的利率,永远不下降。

     从难度上来说,前者比后者容易得多。所以,好好工作,去到更高的高度,仍然是绝大部分打工人实现「财务安全」的光明之路。

     不仅如此,有一定的投资收益,也可以反过来,增强我们的职业底气。

     如果我们40岁之前能够存够一定资产,有一定投资收益,比如每年有20万投资收益。那么,就算我们到时无法像现在一样拼命,想要留时间陪伴家人,我们也可以减慢工作节奏。

     或者,我们想要坚持自己理想,不赚快钱,慢慢打磨自己的竞争力,打磨自己的作品。有一定的被动收入,可以极大地给我们底气。

     之前有位前辈,33岁失业,就是因为没有做任何理财规划,使得自己非常被动:

     人生3种核心资源:我怕33岁失业,怎么提前预防和转型?

    

     面临人生重大抉择时,多听他人意见

     在20多岁时像择业、结婚这些人生大事都需要我们作出选择,由于这些重大事件会左右我们的人生,因此我们不能光凭自己的判断,要更多地听取周围资深人士的意见。

     20多岁是迈入社会生活的第一步,它是为今后30年职场生涯打好基础的一个重要时期,从财务方面来说也是一样,20多岁形成的消费习惯和投资经验,对于今后的生活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我们可以多听听身边师兄师姐、老师、过来人的意见,千万不要异想天开、自以为是。

    

     准备买房和结婚,思考财务目标

     20几岁的财务目标,就是要准备买房和结婚。我们的一辈子会面临各种人生议题。这些问题并不会按照先后顺序一一等着我们来解决,很多时候我们要一次面对各种不同问题。

     储蓄也是同样的道理,不能在某个时间段只为一个目的而储蓄。

     20多岁的年轻人也不能把所有的钱都用来买房。像买保险、存教育金、存养老金,也是需要考虑的。存教育金、养老金,都不是最紧急的,却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越早开始,压力越小。在利率3.5%时,存同样多的本金,每晚5年,就要额外增加20-25%的本金。

     不需要存很多钱,只要更早开始,我们就成功了一半。从长远目光来看,提前做准备十分重要,当然我们还应具备挑选合适金融产品的好眼力。更早开始,我们的风险承受能力更好,需要的本金也更少。

    

     20几岁时的投资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人做投资理财,想着「我要赚更多钱」,其实本质上,赚更多钱不是最终目标,解决基本需求才是,一般是:提高生活质量,子女养育教育的需求,退休规划。

     高收益不是最终目的,美好生活才是。我们可以做的:

     1.记账,明确自己的收入-支出,资产负债。自己是做什么工作,收入是否稳定,在未来是否有可能涨工资或者失业?未来没有大额开支?

     2.明确理财目标,比如一般是买房、买车、结婚、换房,子女养育教育,退休规划等。

     3.建立投资框架,比如,自己能够承担多大的风险,配置多少比例房产、多少比例的风险资产(仅进攻资产),多少比例的无风险资金(防御资产),留多少比例的现金在手上备用。

     很多人投资会半途而废,可能因为他在做风险投资时,没有考虑到需要很长的周期,把生活费、教育费、买房钱拿来投资了,或者中途生病了,所以不得不割肉。当我们在考虑投资之前,我们应该先做好规划,保证日常生活,留出未来基本开支,比如日常生活、看病费用、子女教育费用。

     4.选择适合的产品,坚持投资,比如保障类保险、教育金、养老年金、国债、基金等。

    

     20几岁时的金融产品选择

     推荐一些投资理财产品选择。

     比如,教育年金保险,用来给孩子配置教育金,就很适合。孩子还小,可以让金钱陪着孩子一起长大。未来确定性的开支,我们用确定性的资产来达成,孩子教育花费是刚性开支,用确定性收益的年金保险,可以保证使命必达。

     比如,保障类保险,定期寿险、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这一类保险可以保证不管我们什么时候生病,都有一大笔钱可以用。

     建议保障保险可以尽早配置,一是越年轻则保费越低,二是越年轻身体健康状况越良好,可选空间大,可保范围更大,除外责任少。现在很多公司也会供员工配置商业保险。

     但值得注意的是,一旦离职,公司的保险就断了。所以可以考虑,自己额外配置一部分。

    

     比如,给自己存商业养老年金,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社保养老金账户出现空账,等我们这代人退休,可以领到的社保养老金是多少,要打个问号。中国人口众多,从来都不是高福利国家。如果我们想要一个幸福的晚年,需要自己准备养老金。

     举个例子,一位30岁的女士,现在一年存5万,存10年,从60岁开始每年可以领7.8万,领一辈子。

     比如,通过长期基金定投的方式,来实现每年10-12%的收益。配置股票型基金,投资一个周期,购买被低估的公司,在熊市时坚持定投。实现每年10-12%的收益,是有可能实现的。

    

     美好的生活不会自动产生,它来自明确自身情况、理性规划、坚定执行、避开一路上的坑。

     而小仙女老师,可以陪伴你,我们一起来走这条路。一起慢慢变富。

     你好,我是柔仙用专业、高格调来做保险长期招募如果你也想加入我的团队,欢迎和我聊聊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小仙女的家族办公室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