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们,再不创业就来不及了!一大波创业项目等着你!
2017/12/10 扁鹊平台

    

     医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专业群体,传统思维会认为医生似乎只适合医院这片土壤,离开医院很难成活,更别提医生创业了!

    

     但在医疗大健康成为社会热点、投资热点、在医疗体制不断变化、社会资本热追之下,创业机会层出不穷。在大潮涌动时赶快来做个弄潮儿吧!

    

     在中国,很多具备相当从医资历的医生都有过对前途的怀疑与迷茫。他们有的选择转行,有的选择自由执业,少数人则选择了一条更有颠覆性的道路:在医疗领域里创业。就像大家熟知的原协和医院急诊科于莺、原妇产科龚晓明…。

     有人会说,象于莺这样的已经站在医疗的金字塔尖的被他人艳羡不已的医生,不满于现状跑出来创业,容易成功,因为她有影响力、后面跟着大量粉丝(270万,可真不是个小数量级了),如果不是网红医生创业的确会艰难很多。

    

     下面就跟大家一起整理一下目前医生们创业都有哪些靠谱的方向,以及要注意的问题:

     1. 网络红人:有很多医生会在自己的微博、微信上分享医学知识、健康讲座、科普教育,从而吸引大量粉丝。当你的粉丝超过10万当量的时候,已经产生了无形的价值,一些网络运营商会找到你借你的影响力做广告宣传。

     我就看到过一位百万级粉丝的医生写了一篇叶酸代谢异常问题的文章,引发了大量患者热追叶酸基因检测。

     不过网红医生最大的挑战便是要一直保持内容的新鲜有趣,保证粉丝的活跃关注,这就很见功力了。

    

     2. 网络讲师:很多医生开了微课堂,内容精彩,自然会引来无数打赏,我曾经参加过一位心血管医生网络讲座,在线数千人,每人打赏都在5元以上,1个小时的讲课费相当可观。

     网红讲师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招募那么多的听课会员,这恐怕需要一个专业团队的运作,另外一个问题便是总要组织新的讲座内容,保证粉丝的参与活跃度。

    

     3. 网络咨询问诊服务:这个大家不陌生,好大夫、春雨医生都有这项业务,且一度是业务重点。

     但目前看起来由于大多数患者的支付能力有限,网络医生的收入并不多,网络平台收入也有限,服务于高端人群应该能够获得不错回报,但如何营销自己就需要专业营销人员帮忙运作了。

     我们曾经帮助一位专家在患者圈里做预约电话咨询服务,这项服务特别受外地患者的欢迎,他们愿意在病情稳定后不再千里迢迢、冒着挂不上号、或不得已买高价黄牛号的风险,每月或每几个月通过10-20分钟的咨询来解决问题。仅在这个项目上该专家就有29万的年收入。相当可观吧!

     当然要给专家配一名懂医学的助理,在电话咨询前需要整理患者的病案资料,以帮助专家全面了解患者目前状况给予正确建议。

     除了咨询之外,这个项目还带动了网络购药的收入。

     这个业务,需要找到牛的愿意用业余时间为患者咨询的专家,这就不太容易了。

    

     4. 网络家庭医生:这个与上一个比较类似,但咨询会在网络进行,这个模式需要大量的患者群作为基础。

     5. 大牛专家经纪人:当你有医药背景,完全可以依靠你对医学的认识和对医疗行业需求的了解,给大牛专家做各种工作,比如刚才提到的专家助理。

     这个工作分为好几个级别,最初级的是专家出诊、患者管理的小帮手;再高些级别的是能够把患者管理上升到科研研究;最高级的是能够帮助专家再扩大影响力,甚至可以组织科研课题。

    

     6. 医生集团:这个相信您更不陌生,目前也是社会资本投资的重点。估值能达到流水的几十倍,简直是天理不容。

     不过相信这股热潮很快褪去,还是认认真真想想医生集团到底做什么业务,怎么能即服务于社会需求,又能养活自己甚至有盈利。

     特别提醒一下,医生集团不是凑几位知名专家就能成功,一定要有一个懂市场运营管理的人做市场运作才可能成功。(今后会分享一些好的运营案例,请大家持续关注)

    

     7. 医院管理:很多有管理经验的医生创业选择给非公立医院做管理工作,这是非常好的路径,但非常艰难,大型公立医院是买方市场,往往对经营管理的需求没那么急迫,但非公立医院往往经营压力巨大,不能盈利早晚要被枪毙掉。

     所以提早做准备,跟牛人组团、学习医院的经营管理、参与实战、不断修炼,否则很难接住这样的工作。

     当然除了以上技能外,还需要能够周旋于投资方与医院管理团队之间:一是在投资人利润要求的高压下如何管理他们的盈利期望值;二是在没有患者的焦虑状态下还能不断激励员工想尽办法宣传医院品牌,引流患者。

    

     8. 医院投资:有些公立或非公立医院的高层管理者有机会进入医院投资领域,这对以上提及的技能需要会更高。

     9. 医疗产品研发:有很多医生在医疗过程中发现缺乏很多医疗工具(比如手术器械、耗材、辅料、检测方法…),因此投入研发。研发是非常烧脑且烧钱的,一定要找足资金以保证产品能顺利问世。

     我的一位医生朋友就是超级研发超级牛人,每年都能研发出5-10个医疗或大健康产品,只是可惜有的产品因为没有资金保障而不得不停滞。

    

     10.医疗互联网平台搭建:比如说原协和医院妇产科的龚晓明医生,就创建了“中国妇产科网”、“沃医健康”;协和医学院的医学博士,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公共卫生硕士张遇升创建了“杏树林”;我作为一名内科医生也凑热闹搭建了“扁鹊平台”—一个医生的创业平台…

    

     模式当然还有很多,也相信随着医疗体制的不断变革,还会衍生出更多模式,就看你是否修炼好有足够的能力和勇气进入大潮。

     (平台里还会分享一些医生创业项目,欢迎关注“扁鹊平台”

    

     更多创业项目请扫码进入“我的-创业项目”

     更多科普知识请扫码进入“我的-内容分享”

     或添加13701395648微信,注明“参与创业项目”)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扁鹊平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