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图鉴,他们的高考或许已经和命运的抉择无关 |【经纬低调分享】
2018/6/7 11:36:00 经纬创投

     今天是高考第一天。每年的这个时候,高考都会成为全民话题。

     今年的高考又有些特殊。这一届高考生绝大多数出生于2000年,这意味着,00后正式进入成年期。

     对于高考,这届考生不及父辈那么苦大仇深:半数考生认为这不是一场“改变命运的考试”,参加高考只为增长经历。62.53%的考生觉得压力不是很大,每天至少能睡六七个小时。

     除此之外,这篇文章还从多个维度分析了不太为人所知的23个高考真相。以下,Enjoy:

     来源 / 火星试验室(ID:sparklelive)

     文 / 莫大

     编辑 / 王凡

     图 / 视觉中国

    

     从1976年恢复高考,到2018年第一批00后进入高考考场,高考在40多年里一直是每个家庭的大事。但我们对这件大事真的了解多少?

     父亲更关心高考,状元多出自教师家庭,表演成为新晋热门志愿,B才是命中率最高的试题选项,考前要吃姜……我们搜集了这些数据,希望呈现出不太为人所知的23个高考真相。

    

     每年一次的全民话题

     1

     2018年,将有975万名考生踏入高考考场,比去年增加了35万人,其中包括92名盲人考生。去年全国录取率为74.5%,而在高考恢复的1977年,录取率仅为5%。

     2

     安徽和黑龙江是最关注高考的省份,2017年高考话题搜索量均占到21.1%。最关注高考的十个城市中,安徽省占半数,排名第一的是六安。就算你没听说过六安,也肯定听过那里的毛坦厂中学。

     3

     去年,最关注高考的三个年龄段分别是18岁以下(29.7%)、18-23(29.3)岁和41-50岁(21.7%)。可以理解为,还没考的,刚考完的,以及孩子要考的。

     4

     近年最受关注的专业是英语,其次是表演。高考的辐射面之广造成了专业选择上的地域分野,东北、华北地区的家长更想让孩子学工科,华东地区家长青睐理科和教育,华南地区家长偏爱管理、文史学,西南西北家长选择医学和农学。

     5

     2017年,在目标分数为600分以上的学生比例排名中,北京、海南、天津占据前三甲。这些省份的高考都是自主命题。

     6

     去年参加高考的学生中,将近55%的考生觉得,自己参加高考的首要目的是实现家庭期望,实现个人理想摆在第二位。但到了报志愿的时候,更多考虑的是专业是否适合自己,就业、学校和城市选择次之,父母意愿排在最后。

    

     备考的诀窍

     1

     2017年的高三后半程,超过八成考生每周至少要参加一次考试,仅有6.6%的同学半个月以上才考一次。

     2

     近年来半数考生都上过辅导班,也有越来越多的同学选择在线教育。北京的在线教育普及率排全国第一,占到61.7%,而高考大省山东、河南和河北普及率排名垫底,仅比西藏高。

     3

     临近考试,77.23%的考生只吃家常菜,有14.85%吃得比平时更清淡。去年,与高考关联度最高的食物,依次是鱼、苹果、姜、牛奶、杏。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姜汤有防止腹泻、清热解暑的功效。

     4

     高考前一天晚上都在干什么?2017年有68.32%的考生继续复习功课,倒头就睡的占12.87%,个别心大的同学,前一晚选择看电视玩游戏,占8.91%。

     5

     有不会写的选择题先别急着选C,回顾过去几年高考试题和模拟试题,B的正确率最高,占比26%到28%。三短一长选最长的正确率为26%到31%,三长一短选最短的正确率仅为21%。

     6

     永远不要相信学霸的鬼话。调查发现,76.2%的考生会在平时自命“学渣”,但其中13.4%心里想的是,我其实是个学霸但我不说。

    

     高考是爹的事,还是妈的事

     1

     孩子高考是父母的人生大事。去年有机构调查,有20.59%的家长放弃工作全职陪考,26.13%给孩子在学校附近租房。将近六成父母亲自研究了高考志愿,22.54%的家长更焦虑一些,寻求过专业付费咨询。

     2

     别觉得妈比爹更操心孩子学习,大数据显示,父亲对孩子的高考关注度达到59%,明显高于母亲。2017年高考,广东、江苏、山东、河北四省父母操心指数位居前列,浙江、河南、湖北、辽宁、安徽、四川、北京紧随其后。

     3

     2017年高考时,有56.44%考生选择让家长接送。送考的方式多为步行,占45.54%,而23.76%的父母开着私家车送考。超过六成考生提前半小时到考场,四分之一提前一小时到。

     4

     不过,根据去年的调查,只有15.28%的考生认为家长对备考的帮助最大,32.81%的人更相信自己的努力,其次是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分别占到24.27%和19.1%。

     5

     孩子高考期间,父母讲话要注意措辞。2017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孩子最讨厌听到的话依次是:

     乖,听话

     快点!

     考了多少分?

     多吃点……

     6

     对了,2017年,还有四分之一的家长选择求神拜佛,祈祷孩子金榜题名。67.73%的考生并不认为烧香有用,但觉得有个心理安慰也不错。

    

     第一批参加高考的00后在想些什么?

     2018年高考的参加者,绝大多数出生于2000年,这意味着,00后正式进入成年期。与以往相比,他们参加高考时的心态会有什么不同?

     1

     走进2018高考考场前,已经有95%的00后考虑过学校和专业,大部分人心里有谱,25%的考生为一个明确目标而战。59.41%的同学会自我暗示:我是最棒的,我一定可以。

     2

     对于高考,2018年的考生不及父辈那么苦大仇深,半数考生认为这不是一场“改变命运的考试”,参加高考只为增长经历。62.53%的考生觉得压力不是很大,每天至少能睡六七个小时。

     3

     当然,他们的心态与社会环境的变化有关。今年超过四分之一学生的00后考生除了参加普通高考,还会通过自主招生、艺考、出国等方式上大学。

     4

     今年填志愿时,只有3.37%的考生让父母做主,他们更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将近20%的00后考生报志愿会受偶像影响(包括学术偶像),而14%的家长认为这没什么大不了的,22.13%的无关群众觉得00后就该这么酷。

     5

     2017年高考之后的晚上,有55.45%的同学选择和父母吃饭聊天,23.76%的要和朋友出去嗨。不过,他们都已经在畅想大学生活了,在最想做的事中,同学们把谈恋爱排在了好好学习前面。

     6

     2017年的调查显示,86.92%的家长认为,即便孩子没考上大学,也不必感到抱歉,他们的人生与父母无关,而未来的路还有很长很长。

     参考资料:

     新浪教育《00后高考调查报告》

     BBC《中国高考40周年:发生了哪些改变?》

     《关于高考期间衣食住行的数据》

     《高考大数据》

     《大数据看高考》

     《高考来了,大数据能做些什么?》

     《高考家长操心指数》

     猿题库《2017年高考生学习行为大数据报告》

    

     高考,对大多数人而言是人生中极为重要的时刻。在这个懵懂又敢想的年纪,收藏着我们最美好的年华与梦想。

     今天,第一批00后迎来了高考,你想对当年今日的自己说些什么?高考前后的那段岁月有没有让你至今难忘的回忆?

     欢迎在留言区与我们分享你与“高考”的故事,我们将选取最走心的三位朋友,送出神秘礼物一份~

     本文经火星试验室(ID:sparklelive)授权转载

    

     也许你还想看 :

     看看这些国家的高考作文题是如何放虎归山的?

     共和国我和你自拍——今年高考40年了,我们诚意推荐一篇文章

     一个人开始废掉的3种迹象

     所谓的能力问题,全都是态度问题

     多数人只痴迷于高速,却并不理解真正的增长

     创业者的勇敢,是自我颠覆时的“纵身一跃”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经纬创投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