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是一边迷茫,一边挣扎着往前 |【经纬低调出品】
2018/6/28 12:23:57 经纬创投
6月将完,这意味今年的应届生即将挥别校园,迈向全新的人生。
我们大部分人的平均生命长度大概是28762天,过完一天少一天。今天,即将毕业的年轻人,大约还剩下21000天(其中用来工作的日子约为14000天)。如果说此前的7762天,年轻人最重要的事情是“如何在考试中考出一个好成绩”——那么接下来的的21000天,你不再有“标准答案”了。
是害怕?是慌张?还是志得意满?或是憧憬无限?
在今天的文章中,我们筛选了10位名人给予年轻人的箴言:关于如何解决迷茫,如何实现个人成长,如何建立成熟的心态,如何看待这个变化的世界,也包括如何坚持自己,尤其是当外界与你有所冲突之时。以下,Enjoy:
“
别怕修改梦想
演讲者:Nina Tassler”
Nina Tassler被人们所熟知,始于她带领美国电视台CBS所实现的逆袭:CBS从全美五大电视网里排名,跃居全美第一(是,这家公司的作品包括《生活大爆炸》)。
人人都喜欢逆袭的故事,因为最初的那个不高的起点像极了你我。Nina在波士顿大学毕业典礼演讲中说:
“有时你最终从事的职业可以与你最初从事的工作毫不相关!
来到大学时,我只有一个目标:学习表演,然后去纽约百老汇工作。然而我的第一份工作却是在一个很小的经纪事务所,做前台接待。后来,我又去了华纳兄弟,有幸参与了美剧《急诊室的故事》制作。我职业生涯的最后一章是在1997年加入了CBS电视台。20年来,CBS就像是我的另一个家。
我们不知道最终我们会在哪里落脚,但享受过程,让经历的每一刻都独特而有意义是十分重要的,着力于强化和增长你的核心竞争力。”
▌她,想分享给年轻人的是:
“别怕修改你的梦想,别怕重写你所期待的人生故事,珍惜欣赏你自己!20多岁,是可以犯错的年纪。”
“
数着天数过日子
Steve Blank”
Steve Blank被称为硅谷创业教父,他曾经先后8次创业,他的《硅谷秘史》被认为是研究硅谷历史的最佳著作。他在纽约大学工学院毕业典礼上,分享了在主日学校曾学过的话“求你指教我们怎样数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们获得一颗智慧的心。”
“据我观察,全美高校的所有毕业典礼演讲里,有33%的毕业典礼演讲者的演讲内容都会分享这些建议:‘走你自己的路’、‘学会向他人学习’,以及过去多年里演讲者都非常喜欢说的话:‘你是可以有所作为并改变世界的。我来告诉大家为何会给你们提这些建议。’
我们大部分人平均只有大概28762 天的生命,过完一天少一天。今天,即将毕业的你们大概只剩下21000天的日子,而能用来工作的日子大概只有14000天——其中的紧迫性不言而喻。”
▌他,想分享给年轻人的是:
“不要虚度未来的每一天,对于你们职业生涯剩下的14000天,只有你们自己可以决定要去做什么,让你们人生的每一天都有意义。”
“
与玩世不恭作斗争
Oprah Winfrey”
Oprah Winfrey是世界上最为成功的脱口秀主持人之一,其《奥普拉脱口秀》平均每周吸引3300万名观众。Oprah连续主持了25年的节目,没有错过任何一天。今年,她在南加州大学的毕业典礼演讲时呼吁——我们必须向最危险的敌人之一宣战,那就是玩世不恭:
“当那个小生物陷入你的身体时,它会掩盖你的清晰度,它会损害你的完整性,它会降低你的标准,它会扼杀你的同情心。玩世不恭迟早会打碎你的信仰。
焦虑症全天候在157个频道上播出,我认识的每个人都能时刻地清晰感觉到它。但是在这些时刻,需要铭记的是我们有权拥有希望,我们需要用我们可以鼓起的每一寸智慧和勇气表达立场。问题是:你愿意支持什么?这个问题将贯穿你的整个生活。这就是你如何回答它。”
▌她,想分享给年轻人的是:
“当你感觉到一个人说什么都没关系,我做什么谁又在乎的时候,请思考这个问题:我愿意支持什么?陷入冷漠很容易,我们要做的是时刻与玩世不恭作斗争。”
“
画一个更大的圈
Peter Salovey”
Peter Salovey除了耶鲁大学校长的身份,被国人熟知是因为他写了一本叫《情商》的书并来到中国宣传自己的新书。他在耶鲁大学毕业典礼发表演讲时分享——跳出狭窄的圈,画一个更广阔的圈去包容和理解这个世界:
“首先,要确保你画的圈足够大。如今的世界,你可以在社交网络上拥有700位粉丝或者有1000位网友。看起来拥有一个很大的圈并不是一件难事。但如果你所谓的‘朋友’都在分享相同的故事、类似的观点,那么你的世界可能很窄。然而,一场与现实生活中6个朋友的谈话可能会获得更加丰富的想法和观点。
第二条建议是:尽你所能画更多的圈。其中一个圈是你的工作,要确保你喜欢它,也要确保它不是你生活中唯一的圈。培养工作之外的激情,与他人分享会带来无数喜悦,也能将我们与其他圈子的人连接在一起——这些人可能与我们平时遇到的人截然不同。 ”
▌ 他,想分享给年轻人的是:
“扩大我们的圈子并非易事。这当然需要勇气,也需要对生活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它拒绝恐惧和怀疑,要求我们互相倾听,量度人性的边界。”
“
拥有足够的坚韧
Hillary Clinton”
Hillary Clinton可能是在中国最为知名的“前美国第一夫人”,这位女性曾经距离“成美国的第一位女总统”这一目标仅仅一步之遥。她承认“刚刚输掉大选的那几个月对我来说一点也不好过,我还没有完全忘记2016年的失败。我还在想那次选举,我还在后悔我当时犯下的错误”。在今年的毕业演讲上,她着重讲到了“坚韧”的重要性,鼓励毕业生在遇到困难时保持自信,继续前行:
“我常常思考‘坚韧’这个概念。我的偶像埃莉诺·罗斯福(注:美国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的妻子)曾说:‘每一次你停下脚步与恐惧对视,你都会收获自信、勇气和力量,这样你便可以告诉自己,我已经经历过这一切了,我有勇气面对下一个挑战。’
这便是坚韧。”
▌她,想分享给年轻人的是:
“相信我,你一定会犯错,会经历失败,不管你有多优秀。坚韧非常重要,因为每一个人都一定会经历失败。最重要的是,即使经历失败之后,也还能够爬起来继续向前。”
“
建立亲密关系
David Brooks”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大卫·布鲁克斯,在芝加哥大学开放日作毕业典礼演讲时说——构建亲密关系的能力是促成人生圆满的重要本领之一:
“大部分学生都不太善于建立亲密关系。我们非常善于逃避,尤其是回避那些心有灵犀般的羁绊或即将到来的场合。我们忙着在二十岁出头时一鸣惊人,自然不想展示自己平庸无奇的一面,可这正是建立亲密关系的绝对前提。
人生在于热烈地爱着你的家人、配偶、朋友,以至于焕发出他们内心的爱。它在于勇于直面循环往复的脆弱感。在于遭遇危机后依然坚守,即便自己不确定是否还相信,在于宽恕对你的背叛;在于当你辜负朋友、工作失误或是伤了配偶的心时,能请求谅解。
当你与家人、配偶、朋友建立密切联系时,谨记‘愿意被他人真正地了解,哪怕前路危机四伏’。”
▌他,想分享给年轻人的是:
“我们并非天生就懂得它(建立亲密关系),需要反复经历脆弱不堪、矢志不渝、人情历练后才能掌握它。”
“
要敢于‘非同凡想’
Tim Cook”
库克曾在IBM供职12 年,1998年年初库克进入苹果任副总裁,2011年接替乔布斯担任苹果公司CEO。他在杜克大学发表了毕业演讲时提出——大家要敢于尝试不同的东西,要敢于“非同凡想”:
“我们可以让这个时代变成最好的时代,最适合生活的时代。无论你选择将毕生精力投入什么,无论你的兴趣将带领你去向何处。
我非常希望你能拿起自己所获得的力量,并且将它用在正确的地方。在你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你应该让它变得比你到来那一天更好。
我以前对于生活的认识没有现在清楚。但是我认识到,生命中最严苛的挑战,就是知道何时应该突破传统的观念。
不要只接受世界的成规,也不要安于现状。
如果人们不敢去尝试不同的东西,我们就无法征服挑战,也无法做到长久的提升。你们要敢于‘非同凡想(think different)’。
我很幸运,能够跟随深信这一点的人学习。曾经有个人,他知道改变世界需要从‘追随愿景,而非路径’。这个人就是我的朋友以及导师——史蒂夫·乔布斯。
史蒂夫的愿景就是,伟大的想法来自不断拒绝接受事情的现状。如今,他的这些原则依然在苹果公司指导我们。”
▌他,想分享给年轻人的是:
“在每一个方面、每一个转折点,我们要问自己的问题不是‘我能做什么’,而是‘我应该做什么’。没有无法突破的挑战、没有永远不会进步的人” 要敢于“非同凡想。”
“
选择长远利益
Peter G. Peterson”
Peter G. Peterson出生于希腊移民家庭,口袋里揣着200美元去到MIT,由此开始了可称为“奇迹”的人生。他曾出任前美国商务部部长,也是黑石集团的创始人之一。他的分享来自于其自传《黑石的起点,我的顶点》,他说的是成功与“狗屎运”之间的关系:
“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既包括兴趣、爱好、能力、优势等等,也当然包括劣势。也因此,职业规划不是一件有统一标准的事情。
回望过去,我遇到的机会最后都成了二选一的题目——眼前利益还是长远利益。而我的选择都是——长远利益。
我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不要没有搞清状况就被一个工作机会给诱惑了。你不能仅仅是找一个能发挥你相对优势的工作,你还要考察企业文化的不足之处。因为这些不足像地雷一样潜伏着,随时可能摧毁你的事业。”
▌他,想分享给年轻人的是:
“选择短期利益和享受,或者避免一些短期痛苦是一种方法,但它们都是以牺牲一些重要的长期利益为代价。所以在遇到二选一的题目时,选择长远利益。”
“
不安并不糟糕
Sheryl Sandberg”
Facebook首席运营官Sheryl Sandberg在麻省理工学院2018届毕业生典礼上分享了自己在大学毕业后对于第一份工作的迷茫——她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印度从事麻风病治疗项目,彼时她有一种人生走到拐角、前途未明的感觉:
“当年我大学毕业时,所记得的一件事情是,当时就有一种‘转弯儿’的感觉,根本无法看清在接下来要发生什么。我不知道哪里最适合自己,或者说自己在哪里能够做最大的贡献。我只知道一件事:我不想从事商业,甚至从来没有想过要从事科技行业。
对像我这样的人来说,在学期的第一天就开始为期末考试而烦恼,没错,令人不安。然而,毕业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没有明确规划下一步该怎么走的一段时期。”
▌她,想分享给年轻人的是:
“平静的大海永远不可能造就伟大的水手,不安的过程很难熬,但并不糟糕。事情不会总是像你想象的那样匆匆结束,但你会在人生的不确定道路上获得宝贵的经验。”
“
相信你的原则
Ronan Farrow”
Ronan Farrow以揭露好莱坞制片人韦恩斯坦性骚扰的报道,而一举获得了今年的普利策新闻奖。在洛约拉马利蒙特大学的毕业典礼演讲中,法罗的分享关于“自我怀疑”——在某个时候,如果你面临着自我怀疑,怎么办:
“不管你选择做什么或是什么方向,无论你是一名医生还是一名金融家,你都将在职业生涯中面临一段时间——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做,也不清楚什么对你来说是正确的。
我希望在那一刻你能相信内心的声音。因为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以自己的原则感受为指导,而不是饱受雄心壮志,煽情主义,名人,粗俗或文雅的影响,更不是不惜一切代价赢得胜利。”
▌他,想分享给年轻人的是:
“在所有怀疑自己的时刻,相信自己的原则,以此为指导。那么这一代不会像以前那样犯下同样的旧错误,那么做正确的事情不会那么难得。”
终其一生,我们都会遇到无数难题,也会听到很多人分享的“道理”。但正如前文Peter G. Peterson所说的,人生从来不是一件“有标准答案之事”。你的人生终将由自己所主宰,愿这些“他人的分享”成为你短暂黑暗路途中的光,给你提供一个别样的视角。
「 今日互动 」
你人生中听过,
最有道理的一个启发是什么?
Reference:
本文综合自Nina Tassler / Steve Blank / Oprah Winfrey / Peter Salovey / Hillary Clinton / David Brooks / Tim Cook / Sheryl Sandberg / Ronan Farrow的历年演讲及Peter G. Peterson自传《黑石的起点,我的顶点》
图 / Brandon James Scott
也许你还想看 :
所谓的能力问题,全都是态度问题
张颖对话登山家夏伯渝:2次截肢5次挑战珠峰,他用43年实现一个梦想
麦肯锡告诉你:要聪明地工作,远离更辛苦地工作
创始人们:你的格局太小,结局不会太好
那个从来不加班的年轻人后来过得怎么样?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经纬创投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