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葬或将不被允许?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推行农村丧葬改革
2023/3/22 8:15:00 时尚阳光萱萱
2023年2月13日,新华社授权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这是21世纪以来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与以往不同的是将“推进农村丧葬习俗改革”作为单独一项列举出来,将“推进农村丧葬习俗改革”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殡葬涉及每个人和每个家庭,关系到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是重要的民生工作之一。殡葬工作做得好,不仅是社会稳定器,也是城乡一体化发展加速器。在农村推行丧葬习俗改革,将农村死亡人员遗体火化,采取将骨灰葬于公益性墓地,目的是禁止乱葬,节约土地和林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倡导文明节俭的办丧事,改革愚昧落后的殡葬做法。
然而,这一政策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原因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落叶归根”、“入土为安”的思想根深蒂固,“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古人认为死亡是一种灵魂的转换,人死后会通往另外的世界,坟墓是逝者的安魂之所,因此土葬成为了人们精神追求的主要埋葬形式。

另一方面,土葬也是丧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地区,葬礼仪式至少举行三天三夜。而且,葬礼不仅是一种仪式,也是一种传统,更是映射出孝道思想,也是对故者的尊重与怀念。
既如此,政府为什么还是要重点整治农村土葬呢?这也是因为土葬确实存在一些陋习。首先,农村进行土葬的话,会使用掉大量的耕地,从而会造成资源浪费的情况。其次,农村下葬所使用的棺材非常的浪费树木,这不符合我们国家现在推行的环保的理念。

并且,最终土葬的尸体腐烂也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非常容易因为尸体的腐烂造成对环境的影响,这样一来,一旦影响了我们生活的环境,造成土壤的污染,就会影响到周边居民的生活。所以说,经过国家的大力宣传,在土葬之后的火葬也会成为我们国家的第二大殡葬的形式。
而推行火葬,一来可以节约土地和林木资源。二来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出大殡、行大礼,丧事活动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用品琳琅满目,劳动伤财,这是现在农村地区葬礼的真实写照。

第三,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在农村丧事中,,鞭炮声声,哀乐阵阵,披麻戴孝,招摇过市,严重影响了其他村民的正常生活,因为丧事而引发的土地、林地等纠纷也比较频繁。因此,开展农村丧葬习俗改革,有利于和谐乡村的建设。
此外,火葬对环境的污染要小得多,也比较文明,符合现代社会的丧葬习俗。而且火葬之后就可以直接把骨灰盒安排到陵园之中了,这样日后祭扫的时候也很方便,陵园节省了城市的土地,又不会污染环境,还方便统一管理。

对此,不少网友表示,是不是要一刀切了,不能再土葬了?其实不然。毕竟建坟是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习俗,有很多传统文化在里面,不能乱来,也就是不能去搞“一刀切”,毕竟一切违背农民意愿的都是白扯。像前几年一些地区实施了“一刀切”政策,一夜之间夷平了许多农民的祖坟,引发了巨大争议。
总的来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的“推进农村丧葬习俗改革”,并不是说就要对农村的土葬、火葬一刀切,而是引导农民逐步从土葬过渡到火葬。那么,对于今年的丧葬改革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时尚阳光萱萱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