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ether |从小(学)到大(学),我所接受的性教
2021/7/18 17:03:48 性健康研究与教育
哈医大性健康研究与教育 Together?一个可思、有悟,且有为的交流与分享平台美好与同行一直在这里
从小(学)到大(学),我所接受的性教育
魏欣婷|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专业(18级)
小学时的性教育是姥姥口中的“羞羞”,姥姥会告诉我,在别人上厕所的时候要把头或者视线从别人的“屁屁”上转移开,因为如果看到别人的“屁屁”是非常不礼貌的,而且“人在做天在看”,老天爷会让你的眼睛长“tiao tiao”(具体是那两个字我不记得了,是当地一种方言,时间过于久远无法求证),大概我现在的理解就是类似于麦粒肿一样的眼部疾病吧。我也隐隐约约知道,这个部位是一个私密器官,是一个不可以随便偷看的部位。
记得,在每年开学时收到精美的带有比较形象的裸体插画的美术教材,唯一有印象可能就是班上的男生们喜欢怯怯的笑两声,但是终结于“害臊”。我没敢看过上面的性部位,害怕眼睛长东西这个有点玄乎的信念一直持续到我的大学,直到学医以后,才正视起他们来。
初中的性教育仍然是比较空白的,但因为我是女生的缘故,月经初潮的时候,妈妈给我上了一堂简短的性教育课。与我的紧张局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妈妈非同寻常的淡定和自然。妈妈前后张罗,给我买卫生巾,教我怎么用,怎么护理经期的卫生,然后一遍遍的重复着“没得事,很正常很正常,女孩子到了这个年纪都会来月经的,不来说明有问题!”

但现在回想起来,妈妈虽然平复了我对于月经的恐惧,但是也加深了我对于月经的羞耻,因为在家长的观念可能还停留在“来月经是排身体里污秽的血液”,所以在别人面前拿卫生巾、在厕所扔弃用完的卫生巾废纸,我都有点无所适从,会下意识的想隐藏掉,不想让别人知道那几天我是在生理期。
在初中阶段,对于“性”的困惑也会特别多,处于最迷茫、懵懂的年纪,相比于小学时的一张白纸,这时的“性”才开启了一扇门,而很多关于“性”的隐晦含义让人手足无措、应接不暇。困惑得不行时,会首先与和我一样来月经的同龄人在私下偷偷交流彼此的感受。也就是在这种“同病相怜”里,我才慢慢消解了一点关于“性”和“月经”的困惑与紧张。
当我和同龄人交流顺畅,可以比较放得开的时候,接着是和我的妈妈或者姥姥交流,我就会有意无意的打探她们以前的故事,问问她们以前是怎样解决的。在这种交流中,心里会特别的安宁,他们的经验让我信服,而我的负面情绪他们也都大可感同身受。初中的我比较喜欢生物、地理这些小学科,因而对男生女生的性生理结构了解的非常清楚,对于性生理上的一些困惑也在生物教材里被解答。

但是性的羞耻感依然普遍存在,会用一些指代来描述性器官。今天的我,想反思的是,这种行为其实是有风险的:我们试图用“委婉的方式”来解决羞耻感,却最终让这世界充满了更多的性暗示、性联想、性诱惑。对成人而言,这或许是一种“情趣”,甚至可以看做某种文化,但对孩子的性教育而言,这显然和我们的目标背道而驰。因而我认为,解决孩子“性”的困惑,需要减少性隐晦词语的使用。
到了高中,学校偶尔会把性教育摆到台面上,关于性的困惑从“性器官”转移到“性交”上来。高中依然很喜欢生物,课本上涉及到性器官结构和“交配”的字眼也越来越频繁,所以光是分数的诱惑就让我战胜了对于性的羞耻。学校的性教育方式我认为有点欠妥,那天课间班主任让男生们帮忙搬了几个大箱子进来,然后让班长发给班上的女生,没错就是卫生巾。尴尬的是班长,也可能觉得尴尬,直接给第一排的同学让从前往后传!很遗憾此后什么也没有发生,什么介绍和科普都没有!印象中高中时期关于性的困惑,是交配和受精过程,那个时候觉得就和动物界比较常用的“交配”一样,完全是一个生理过程而已,也不知道还有高潮还有性快感,所以想不通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人觉得这个是一件特别美好、特别有爱的过程。即便有喜欢的男生也理解那种“puppy love”的悸动,但是不理解为什么要用行为来表。
在那个时候的我看来,牵牵手、接接吻、抱一抱就是所有爱人之间最美好的事。关于这个困惑,解答我的是电视剧和新媒体,看一些比较温馨的电视剧里平凡的夫妻结婚生子,养育后代的情节,有时候深深打动了我,所以对性爱也没有那么排斥了。关于性快感的解答,最初是一个有点畸形的理解,随处可见的“壮阳”广告隐喻了性交能带来性愉悦的快感。在高中,获取正规性知识的渠道比较有限,所以关于性交的正确理解一直很缺失,关于性快感的困惑也一直存在,直到高中毕业以后,开始钻研一些微信公众号、小红书、微博等新媒体或自媒体后,才从“丁香医生”“丁香妈妈”“偶尔治愈”等公众号里,了解到非常科学的性知识,让我开始试着理解,性是一件让人快乐和愉悦的事情,是爱人之间自然而然的相互表达爱意的方式。

进入大学,因为学医的缘故,对“性”会更加的坦然,但是也只是停留在生理层次和心理层次,对于社会层面的理解非常少,这里就要特别感谢学校开设的《性,性别与健康》的课程,让我更加全面客观积极地认识性。在大学,“性”的社会含义被放大,为我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性也包含了情感关系和责任、生育权等内容,甚至接触到了LGBT等特殊的性少数群体的字眼,让我用更加平等、温柔的眼光去看待性关系、看待性。而现在的自己关于性的困惑,就更多是关于自我的性权利上,会更加专注于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帮助自己在性权利的行使过程里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在孰对孰错里甄别真假。我想这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价值观构建过程,但是经过老师的指导,我相信,我会更加深刻的理解“性”、看待“性”。至少现在,在揭开了“性”的神秘面纱以后,我会更加坦然的面对这些字眼。
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和大学,对于“性”的认识,正因为了解的越来越多而越来越深刻和美好,越来越理性和客观,并不会变成一个“老司机”。相反,我会更加尊重别人对“性”的看法,尊重他们的选择。我不觉得单纯是一件值得开心和骄傲的事,我们的父母、学校,最常说的话题就是“学习”和“教育”,从胎教到美术启蒙,从英语辅导到奥数培训……生怕孩子在哪个阶段落后了。但和每个孩子、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性教育,却总是被忽视。

如果父母、学校、甚至整个社会都在“性”上集体失声,孩子并不会一直保持“单纯”,反而会活在风险之中。调查数据显示,十分之一的孩子可能在18 岁之前遭遇过性侵,70%- 90% 是熟人作案。性教育的缺失,还可能成为犯罪的“帮凶”。如果没有正确的性观念,当性侵发生后,受害者往往不敢或不知道如何发声,使得侵害者更容易逍遥法外,甚至屡屡得手。此外,如果社会没有正确的性观念,可能因为不恰当的舆论讨论和沟通,给受害者造成二次伤害和羞辱。
也希望,更多的人要意识到,只有积极的性教育才能让我们不再“谈性色变”。
【注】图片来自网络,版权为所属者所有。



电邮:
reallove_999@aliyun.com

与子同舟,
同行致远。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性健康研究与教育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