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ether |为何不见安全套的有效使用?
2021/8/20 14:05:48 性健康研究与教育
哈医大性健康研究与教育 Together?一个可思、有悟,且有为的交流与分享平台美好与同行一直在这里
视频:爱情教会我们的事
为何不见安全套的有效使用?张永瑶哈尔滨医科大学性健康研究与教育中心硕士研究生(2020级)
行为干预被视为预防艾滋病流行的有效措施,其中,使用安全套是青少年预防艾滋病病毒传播的有效方法。然而,青少年在性行为发生中,并未有效使用安全套,这其中的原因有哪些?本文对此稍作梳理,略作分析,希望能引发青少年对于安全性行为的反思和自省,以保障自身的性之健康和幸福。
原因-1:购买安全套的自我效能不高“套套是要花钱的,快乐是要及时享受的”;“要开源节流,省点是点”;“去买个套套,碰到个熟人,情何以堪呀”……对此,要说的是:买个套套的实力和勇气都没有,性爱的过程和结局又会是怎样的呢?还是留给各位想象一下吧。如果你害羞于去正规药房或超市购买,那么你可以打开购物软件,既方便又实惠,还能避免尴尬,但要认准官方旗舰店哦,拒绝假冒伪劣产品!
原因-2:对艾滋病的认知只是“蜻蜓点水”健康信念理论认为,人们是否采取健康行为,取决于对疾病易感性、疾病严重性,以及对于采取健康行为的益处和障碍的感知。当人们谈及艾滋病,向人冲击而来最刻板的印象便是害怕(恐艾),其次便是琢磨这个人干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而感染了艾滋病毒,往往忽略使用安全套预防艾滋病这一核心问题。虽然,艾滋病预防的信息并不少见,可是,只停留于本本上的知识,心中毫无留痕,缺少对艾滋病全面和具有深度的认识,如此也就不会考虑在性行为发生时使用安全套所带来的益处。显然,也就想不到使用安全套了。
原因-3:知识没有内化为行动
研究表明虽有些青年人具有充足的艾滋病预防知识,但还是不坚持使用安全套,知行分离,这说明知识并没有内化为行动。可以用社会认知理论来解释,即青少年存在认知偏差,认为“就一次两次嘛,应该没问题吧”、“自己并不会那么轻易感染艾滋病病毒”,或者认为“感染是迟早的事,无所谓保护还是不保护”。
前两种可以事实论据来澄清,后一种或可用道理论据来剖析,即有强烈的“生之欲望”的年轻人,除非面临巨大压力或处于焦虑中,否则,“死之本能”很难从潜意识中奔腾而出。

原因-4:正确使用安全套的能力缺乏 “真没见过套套”、“真不知道怎么使用”,如此情况下,很难预测青少年在发生性行为时,能够并正确使用安全套。这又回归到性教育上来了。如果青少年所接受的性教育更多的是来自学校和家长的禁欲教育,那么青少年的性欲望、性冲动、性需要就会受到压制,谈何向青少年讲授正确使用安全套的知识和方法呢?此外,青少年在使用安全套的另一问题是无法正确判断安全套型号,青少年可能担心会被性伴侣或同伴嘲笑生殖器过小,往往倾向于购买更大号的安全套,直接导致出现这样的问题——安全套滑落。这安全套戴了又好像没戴……所以,青少年们在主动学习安全套使用方法的同时,要切记安全套的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原因-5:缺乏平等协商和沟通能力
研究发现,让性伴侣使用安全套会引发信任危机,或是引起对方误解;男性在亲密关系上常处于主宰和支配地位,对女性伴侣提出使用安全套的要求,常不予采纳;而女性往往为了维护双方的关系以及顾及对方的自尊则会顺应男性。
如此的状况,不难看出小小套套的使用与否,受到性别关系中权力张力的影响。而其中的中介因素可能在于一方或彼此对于安全套的使用,缺乏沟通的能力,因此青少年在性行为中要彼此交流和协商,对于非意愿或非安全性行为是不能妥协的,特别是女生,要克服传统性别观念,追求性别平等,态度坚决如一,不表现出丝毫犹豫,切勿为了讨好对方或证明爱意而抛弃立场。
原因-6:事前准备不足很多青少年不使用安全套的一个原因在于,“一时性起”而控制不住发生了性行为。事前毫无准备,在“性”趣盎然之时,谁还会想到说:“先等等,我去把安全套找来”。此外,青少年发生性行为时可能喝过酒或使用过精神活性物质,受到这些物质的影响,出现意识不清、思绪混乱,自然是无暇准备安全套,更别提使用了,以至于促进了不安全性行为的发生,增加了疾病发生风险。 因此,青少年要知道,最安全的性行为是清醒状态下的性行为,在触手可及的地方放好安全套,确保为爱保驾护航。

原因-7:安全套缺乏“青少年模式”无论是从安全套的广告,还是安全套的型号,或是影视作品输出,都缺乏适宜的“青少年模式”。放眼看安全套的广告,面向青少年投放的例子罕见,也极少有针对青少年人群而设计的安全套营销案例;我们的影视剧镜头里面也没有告诉青少年,如果没有安全套可以改天再 DO LOVE。那么,即使青少年有使用安全套的想法,那么也会遇到尺寸大小的问题,或者易脱落、破损等情况,让青少年无法有效使用安全套。罗素曾说,“防止青少年沉迷于性的最好方法是,他们对性想知道多少就告诉他们多少。”同样,安全套的“青少年模式”也不应该是洪水猛兽,应该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导,传递正确的性价值观念,减少不良负面信息的影响。
原因-8:法律意识淡薄,性责任模糊
青少年在好奇心和性冲动驱使下,想要发生性行为,但是可能因为法律意识和性责任不清,肆意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有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例子:16岁的男生和14岁的女生,双双辍学,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后,女生意外怀孕,女生家人考虑到女生年龄太小及男生家庭情况,不同意两人交往,于是指控男生强奸,在庭审中女生也作了如是证明,最终男生因强奸罪被判刑。暂且不对该事件的牵扯面和处置进行判别分析,不得不说的是,性安全教育的缺位给两位青少年的“爱”带上了“枷锁”,也互伤了彼此。

青少年发生性行为,不使用安全套,并非只是自身的原因。现实中,家长和学校认为只要孩子们的成绩好,中考、高考顺利就行了,一些“可有可无”的性科普、性教育则“能省则省”。“在性教育这一课上,父母旷课了,却以为还没开学。”在这种性教育缺位的局面下,青少年怎会懂得进行性行为还要戴安全套呢?
对于处于“性化”时代的青少年,即便可从网络中获得有关信息,但是缺少有益的价值观培养,和性健康生活技能的获得,又怎能安度人生?对此,办法是有的,这就是:让“谈性说爱”成为一个常态的事情,直白大方的坦然面对,在学校、在家庭、在社会、在同伴间、在朋辈好友间;当然,在性行为的发生中,主动使用安全套更是一件要坚持的健康行为……
【注】图片来自网络,版权为所属者所有。



电邮:
reallove_999@aliyun.com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性健康研究与教育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