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ether ︱大学生的性话语<2>
2021/9/21 8:22:24 性健康研究与教育

     哈医大性健康研究与教育 Together?一个可思、有悟,且有为的交流与分享平台

     美好与同行一直在这里

     李盼盼|哈尔滨医科大学预防医学专业(2018级)

     两个人之间产生情,可能是因为外表、品格、地位、财富与潜力,或是与对方互生情愫能满足自己某方面需求。在情感关系中,我们不乏看到很多痴男怨女,从开始的甜甜蜜蜜到最后的冷眼相待,互撕指责,分手后又借酒消愁,哭自己的青春喂了狗,哭遇到的不是自己的良人,哭当初自己猪油蒙了心,哭自己无怨无悔的付出是付诸东流。

     我们离不开某个人,往往是因为内心的匮乏和缺失,恰好这个人能填补,而当你真正内心丰富而充足的时候,是很难轻易喜欢上某个人。喜欢一个人,也是喜欢上我们自己的渴望。但是,如果把对方当做投影的幕布,自己想投放什么人生就投放什么人生,那么是永远也得不到真正的爱。

     陈隽睿|哈尔滨医科大学卫生监督专业(2018级)

     如何看待大学生性行为及大学生的性权利?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提几个问题,如何看待人饿了就要吃饭以及人吃饭的权利,如何看待人困了就要睡觉以及人睡觉的权利,如何看待人内急就要上厕所以及人上厕所的权利?大学生性行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如同穿衣吃饭一般,没有讨论的余地—是自然使然、天性使然。相对应的,大学生的性权利应该也就理所应当的成为大学生群体的基本权利。

     诚然,大学生不当的性行为可能会导致怀孕、性传播疾病的流行以及许多灰色产业链条的蠢蠢欲动,也可能会衍生出一些社会上的、伦理上的问题,但是这些绝不是限制或者禁止大学生性行为、剥夺大学生性权利的理由。

    

     周新羽|哈尔滨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2018级)

     性,可以在任何你积满幸福指数的情况下水到渠成。医学研究发现,适当的性生活不仅可以缓解疲劳,使双方精神抖擞,还可以增加免疫力,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当然,性也是有底线的,是应该受到道德以及法律约束的。 对于性,依然会有很多人拿出亘古不变的“话题 ”来反驳新时代下的性观念。比如,“一次身体出轨便会导致一场爱情的万念俱焚”、“身体的 n次方交融是导致性疾病的主要途径”、“自慰成瘾下的年轻人,身体虚弱指日可待”、“非异性恋才应该得到祝福”…… 不难想象,有关性的讨论本就因人而异、褒贬不一。但,对于性,无需夸大来说,应尊重事实,尤为重要的是要冲破世俗的观念。我希望,我们每个人能心无芥蒂,善待自己的性,让自己的性得以安好。

     唐源潞|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19级)

     我们结交朋友并不是与一个人的性别与外表交往,而是与灵魂交往。虽然这样说有些抽象,但也要明白,与人的相知相识,是深入了解的过程,是灵魂与灵魂的碰撞过程。“我见众生皆草木,唯你是青山”,每个个体的独特美丽之处,不在外表,更与性别无关,而是在于灵魂。

     反思我们自己周围,当出现那些打扮或行为女性化的我们眼中的“男生”时,那些不修边幅,大大咧咧的我们眼中的“女生”时,总会有一些议论的声音,会有人说这是一个男生/女生该有的样子吗,但是,谁又能定义性别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先天生理上的性别是早就决定了的,但每个人都应该有二次选择的机会,我们能做的就是尊重,平等的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个群体。

    

     郭云轩|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19级)

     历史上有一道著名的难题叫做色盲悖论:假设有一个人,他有一种奇怪的色盲症。他看到的两种颜色和别人不一样,他把蓝色看成绿色,把绿色看成蓝色。但是他自己并不知道他跟别人不一样,别人看到的天空是蓝色的,他看到的是绿色的,但是他和别人的叫法都一样,都是“蓝色”;小草是绿色的,他看到的却是蓝色的,但是他把蓝色叫做“绿色”。所以,他自己和别人都不知道他和别人的不同。

     事实上,从这个悖论中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你以为你是正常的,殊不知你可能是与别人不相同的异常。所以说,单纯以大众和小众来划分是正常和不正常是不可取的。

     王天龙|哈尔滨医科大学儿科医学专业(2019级)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思想与习性,在人世间体现的淋漓尽致,哪怕是天真的小孩子,也会聚成几个“小群体”,形成一种“小圈子”。无疑,这是刻在人类基因中,用于团结人们、保护人类能够在远古时代更好生存下来的保障。可是在今日它却发挥着疏远、排挤同类的副作用。在性和性别的领域,同样存在如此的情况。

     我们应该给予不同的思想以最大的包容,从而给思想的解放和改变提供最好的环境与土壤。而这,依赖着我们对于社会的宣传——创立“多元化”的社会。社会是一个大杂烩,我们不可能立竿见影的改变所有人的观念,只能期待时间能够冲淡偏见,让我们的后代来不断革新思想,而这,需要我们为他们铺平、拓宽革新思想的道路。

     缪金睿|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19级)

     无论一个人是生理上的男性或者女性,亦或者是生理上的“其他”,从来不应该依据这去断定这个人就应该怎样。并非男孩子就应该喜欢变形金刚,女孩子就应该喜欢洋娃娃;并非男性就应该成熟有雄风,女性就应该温婉内敛。

     实际上,性别从来不能断定“性格”。就像现在社会上很常见的,越来越多的女强人活跃在职场,也有很多的男性被称为暖男。我的生理性别或许不能改变,但我的心理性别取决于我自己,我觉得我是什么样的人,我像是什么样的人,我喜欢的是什么样的人。我真正想的,并不是性别上的两极分化,而是在性别光谱上绘出一个属于我自己的位置。

    

     【注】图片来自网络,RECSH编辑, 版权为所属者所有。

    

    

    

     电邮:

     reallove_999@aliyun.com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返回 性健康研究与教育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