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ether ︱我,是我生命的主角
2021/10/19 19:57:36 性健康研究与教育
哈医大性健康研究与教育 Together?一个可思、有悟,且有为的交流与分享平台
美好与同行一直在这里
我,是我生命的主角
文︳光隅
【注】:本文作者是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2017级),尊重本人意愿以笔名发布此文。谢谢作者授权RECSH发布此文。

我的性向是我的

我是女生。最初发觉自己身上存在潜在的男性特质,是从初中时发现自己吸引女生多于吸引男生开始。打从进入青春期,就不止一位女生对我表示过超出朋友关系的好感。在网络上同未有谋面的陌生人聊天,很久之后对方会因为突然得知我是女生而感到吃惊,甚至这种被错认性别的情况不止一次。然而经过多年的反复考量,我确信我的性向没有什么可置疑的。
我知道有一些LGBT群体中的女性,俗称"T",会有明显的男性化举动。诸如将自己的头发剪得和男生一样短,穿清爽干练的男装(飞行员服、夹克等),甚至裹胸,在外观上遮蔽自己的性别特征,从而向外界暗示自己的性向。她们如果不是单身,则通常会有一位温顺可爱的女友,俗称"P"。
在青春期的一段时间里,我也曾将头发剪得和男生一样短,也格外青睐男性化的服装,而这并非审美上的偏好。回想起来,这种举止倾向归根结底是"男性崇拜"心理的投射。


我具有intp的人格

可话又说回来,我崇拜男性什么呢?我不可能见到一个男人就崇拜他。那么我有没有可能不是"崇拜"男性,而是"自我认知"是男性?在确认我的性向之后,我只能否认这种想法。对,我当然是个女人。因此合乎逻辑的表述是,我崇拜男性群体较为普遍存在的某些特质,而这又与两性相吸的那类崇拜有所不同,我对这些特质加以着自觉或不自觉的模仿。
哪些特质?我是intp人格,理论说此种人格推崇清晰逻辑与沉着思考,属于男性人格(假定男女性人格的分界存在)。我日常生活的诸多方面都反映了这个人格的特征,比如我追求表达的逻辑性和高效性,易于发觉他人言语中的不合理,爱独处且在独处时往往进行不间断的思考,等等。此外,我自己很爱搞笑,也爱他人的幽默,我认为幽默是一种高级的品质,而高级的包含豁达的幽默更是顶级的品质。其次,我在群体中倘若处于管理地位,我的行为方式将迅速从温和礼待变得雷厉风行,或许这也体现出我对于力量(权力、魄力)的追求。我为人可靠、乐于助人,许多人对我有所依赖。
其实我本人在度过青春期后,就留起了长发、会注重穿着和妆容了,但我在女性装扮的外衣下依然持续吸引着女性,而我衣柜里始终保留着一两套男装,以备我想换换心情的不时之需。换什么心情?当我穿上男装,我感到安全、被庇护。我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渴望依赖男性的庇护,所以庇护最好是出于男性化的自身。当我穿上厚厚的夹克和宽松的男式牛仔裤,把钥匙、眼镜放在夹克的大兜里而省去了出门背包的麻烦,我感到轻松和一丝洒脱的意味,乃至增添勇气。


性别界限的是与非

或许从心理层面上而言,我是雌雄同体的(当然严格意义而言每个人在心理上都雌雄同体,只不过大部分人只在性别内呈现主要特征)。而据我观察,无论是容纳了男性特质的女性,还是容纳了女性特质的男性,生存状态往往都更为饱满、层次更丰富,多元化思维发展更为完善,甚至个体的艺术创造力都受之裨益,无数艺术家出产其中。当青春期我初步意识到这一切时,曾设想假如这个世界没有性别界限的存在,人类身体出于某种机能变构而能实现个体繁衍,将如何?人口会增多还是减少?(我思索后认为,从生育的生理限制被打破的角度来说,人口应当增多;从性别多元化消失导致个体生存稳定性下降的角度来说,人口又应当减少。)那么绝大部分生物存在性别界限是因为这个潜在的、不现实的、模糊不定的问题而产生了重大意义吗?在心理上的性别界限意义是否同样重大?
我并非从未有过自我怀疑。在面对心仪的异性时,我也会紧张地猜想自己是不是缺少女人味。当我说吸引同性远多于吸引异性时,这句话的两个侧面是吸引同性多和吸引异性少。我并非不漂亮、待人不温和,我只是界限感强、理性而反叛。女性吸引男性那一套,我不是没有了解,傻白甜女生往往很“好销”,她们一来让生性好强的男性有保护欲,二来让生性好强的男性不受威胁。可问题在于,我也好强。我不认为女性就应当在多个领域屈于男性甘当弱者,不认为生为女性就理当占据更少的资源、权力以及更低的地位。就算不上升到性别平权这样宏大的话题,我认为光是剥夺女性争夺资源的快感也是不人道的。


独立,就是我的生活模样

话虽这么讲,玻璃天花板还是很高很厚,遮盖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包括择偶。择偶问题是否存在陷阱?人类是否通过多数男性选择弱于他们的女性充当配偶进行繁衍,不断汰除有独立意识的女性,从而实现了世世代代一轮又一轮的性别压制?如果是,这样的汰除会持续到何时?有没有“除不干净”使得女性独立最终成为共识的那一天?
无飞来横祸的人生平均持续七十多年,两万七千多天,在这两万七千多天里,大部分人都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身心压迫和改造。年轻时拥有独立意识的女性,许多人随着日久疲惫、承受压力的增加,将会丧失维护信念的勇气和精力。然而,并非这些只是曾经英勇过的女性就不是英雄,不能要求所有人都是一往无前的铁娘子。要我说,好歹跋涉数千年到达了现代社会,就算一个人无法永远坚持,也永远有人在坚持。尽管“小鞋”不是一声令下就能脱掉的,但前赴后继变革的星星之火定能成就燎原之势!
【注】图片来自网络,RECSH编辑整理,版权为所属者所有。



电邮:
reallove_999@aliyun.com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性健康研究与教育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