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ether|开往春天的地铁 — 我眼中的爱与性
2021/12/23 8:21:32 性健康研究与教育
哈医大性健康研究与教育 Together?一个可思、有悟,且有为的交流与分享平台
美好与同行一直在这里
开往春天的地铁 — 我眼中的爱与性 万欣蕊|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20级) 目光交叠,指尖相接,爱情就在此时发生了;情之所至,从心而欲;爱的春天也就来到了。 爱与性的关系是密切的,虽彼此矛盾,却相互统一。无可避免,爱欲与性欲似乎就是两个相悖的命题。无疑,性与爱的关系究竟如何面对?又该如何应对?这是需要思考的。 对于爱人,虽然爱使人们敬之重之,给予充分的尊重和自由;但是性却截然相反,它使人有时甚至不惜以冒犯的代价获得亲近的机会。向左是对纯洁感情的向往,向右是难以克制的欲望,却都要统一在爱人身上,二者不是无法调和的吗? 爱要求人们忠贞不渝,持久专一;而性却引诱人们见异思迁,见色起意。人的本质是动物,喜新厌旧是本能,爱却以承诺的形式约束了这种本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爱限制了性的可能,性也冲淡了爱的意义,二者不是激烈冲突的吗? 爱使人们仅因为彼此的存在感恩,性却使人们渴望更多的接触,甚至有断言,“爱是想触碰又缩回的手”,二者是不可并行的吗? 综上种种,这些矛盾看似存在,但就我看来在实际相爱的两人中却并不成立。理由很简单,无礼、冒犯的前提是行为使对方感到不悦,而情况往往是爱之至也,双方对彼此真诚强烈的情感促使了性的渴望,良好的性是双向满足,共赴愉悦。性,在某种程度,也可以看作是爱的一种方式,看作去往爱的通道。这样说来,性和爱其实存在统一性。

性和爱的统一同样在于许多方面。
众所周知,爱与性的影响都是身心双重的。很多时候爱以心观身,性是以身达心。爱与性都离不开心理和激素的作用,在脑电波和人体激素的作用下,爱愈演愈烈,性也越做越爱。檐下咬耳,耳鬓厮磨,爱与性交织缠绵,不分你我。同时,如同硬币的两面,陷入爱情和性欲都经常会使人出现喜忧参半的反应。 如同马尔克斯在《霍乱时期的爱情》中所写,相思病具有和霍乱相似的症状。一方面,情到浓时爱与性使人见面时充满活力,精力丰沛,欢欣雀跃,心情亢奋;分离时茶饭不近,四肢乏力,日思夜想,寤寐思服。另一方面,稳定的关系给人安全感,而当关系不确定或趋于崩塌时人们情绪起伏不定,难以集中注意力,精力涣散,倍感压力和疲乏。其共同点还在于爱与性都是勇士的勋章,不灭的渴望。它们都使人具有勇气和动力。 前几年,诗人余秀华的一首很火的小诗恰能体现这一点——《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跋山涉水,栉风沐雨,车马迢迢,不远万里,而这一切的缘故都是想靠近你。距离是大半个中国,动词是去睡你。是怎样的爱,怎样的性,怎样的渴望和勇气啊。 卓文君夜奔司马相如,罗密欧密会朱丽叶,多少纯粹而浪漫的故事是以爱之名璀璨生花!“爱真的需要勇气,来面对流言蜚语。”

大众舆论向来对相关话题喜闻乐见,今年在网络上引发热议的“黑科技”事件一经曝出,便引得网友铺天盖地的热议,两位当事人更是一时间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仔细想来,这对年轻的情侣不过未分场合,未能注意到教室的监控录像。部分群众不将矛头指向对准故意泄露他人隐私的保安部门,反而一味辱骂诋毁两位当事人,实在是难以理解。两位当事人行为欠妥无疑,但他们同样是这件事情的受害者。有人喜闻乐见,自然也有人谈性色变。部分学生家长自以为出于对子女的保护,不予相关教育,间接促生了爱之盲目,性之无知,甚至是对爱情和性行为的恐惧逃避。而有智识、懂坦荡的爱才是健康、安全、开阔的爱,才能如阳光一样,给人以滋养和温暖。 有人说,性欲是合理的,无论是否有爱加持;也有人说,无爱之性是可耻的,无性之爱也并不完整。这同样带有浓厚的偏见色彩。419,有性无爱,以合法合情的方式从中获得愉悦有何不可?柏拉图式恋爱,有爱无性,但同样达到了魂交彼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难道不算爱吗? 大学生,正是接触爱与性的多发期。或许是紧紧相握的双手,是甜蜜温柔的拥抱,是月色下恋人动情一吻,或许还是闺房之乐,鱼水之欢。有说法表示大学生理应专注学业,不应在正当学习的年纪选择受困于儿女情长。就我之见,作为成年人的我们拥有自己认清情感的能力和掌控身体的权利。 爱和性这种正当合理的欲望,只要不伤害到其他人,便不应被嘲笑。而从相反的角度看来,即使没有爱与性,大学生活也同样完整,同样精彩。父母叔伯,兄弟姐妹,同学室友,老师同好……流光溢彩的青春岁月里,总有一些陪伴使我们不寂寞。 面对爱与性,我们理应以开放、包容的态度看待其多元和变幻,尽量尝试去理解,而不是去评判。Being thus, 那就:乘上性的地铁,通向爱的春天!

【注】图片来自网络,由RECSH整理编辑,版权为所属者所有。



电邮:
reallove_999@aliyun.com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性健康研究与教育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