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ether ︱?性别不是边界线,偏见才是
2022/7/22 22:42:23 性健康研究与教育
哈医大性健康研究与教育 Together?一个可思、有悟,且有为的交流与分享平台美好与同行一直在这里
性别不是边界线,偏见才是
文|宋佳蕊,哈医大性健康研究与教育中心硕士研究生(2021级)
某化妆品牌营销文案说,“花是开给所有人看的。浪漫之心,无分性别。”这条广告能不能带来产品销量的增长不知道,但它确实引发了社会对于性别的思考与共鸣。
从小的时候,我们常常听见老师总是夸那几个调皮捣蛋的小男孩聪明,却很少听见夸哪个小女孩聪明。“女孩学不好理科,因为脑子没有男生反应快”,似乎本分顺从的性格就是她应该认真努力的理由。“理科班的女生都很阳刚,而文科班的女生总是柔柔弱弱”。成年后,因为你是女人,所以不能太胖,但反观那些身处屏幕背后指指点点的人,要不就是大腹便便邋里邋遢,要不就是对自己很有优越感的“普信男”。

因为性别,女性遭受智商歧视、身材歧视、职场歧视……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是女博士,并且还没有把自己嫁出去,那就是一个失败者。在职场上,一些招聘信息只限男士,女士连面试的入场券都拿不到更别提一份工作了。甚至因为生育而丢掉工作者比比皆是。在媒体采访中习惯用“独立女性”形容一个女人经济独立、人格独立、思想独立,却没有“独立男性”一说。女性总是被问到“你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问题来吸引眼球,博得话题,但这种问题对男性从不过问。
还有,在校园中,时常会看到那些长相清秀,性格温柔,举止女性化的男生遭受校园欺凌。对于少数持不同观点、不同态度、不同打扮的人往往会被传统思想或大众所谓的“性别标准”而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谴责。然而,性别只是生命的一种形式,而不是标签,不应该凌驾于个人意愿之上被随意评判。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即使与众不同,也可以活得自在。性别不应该被定义。如同广告语所说“力量、汗水、狮子同样属于女性;温柔、细腻、玫瑰同样也属于男性。”无疑,以性别去评量男女价值,皆属于偏见和狭隘的思想。对此,可悲的是很多人对于性别的认知缺少基本的常识,且总是基于男权的社会文化规训以及片面局限的个人经验,不去反思自我的性别观。
当然,性别不止是女性,还有男性。所以性别偏见也不会只聚焦在各个年龄段的女性,还有那些不符合传统性别角色的男性和LGBT群体。“男孩不可以留长头发,不可以穿裙子,不可以化妆”;“男生要学跆拳道而不是芭蕾舞”;“男性要有阳刚之气大大方方”……这些旧的条条框框圈住了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同时还带来了性别暴力,人权剥夺,甚至令人失去生命。
性别偏见,简而言之就是因性别差异而产生对他人不公平的看法或态度。性别偏见由来已久,即使社会在进步,偏见依然时时存在,处处存在。也许是传统思想太根深蒂固,也许是社会制度带来的刻板印象,也许是再美好的世界也会有挑衅之人的存在。从学理的层面而言,性别偏见源于对性别的理解缺乏基本常识的指南。性别涉及生理层面的表征,也有性别角色的形成和分工,还有性别身份的建构和认同。不能忽视的是性别是个体在与他人互动关系中,并受社会影响才得以界定的。因此,先天的生理性别虽无法选择,而后天的社会性别却是具有流动性,因此也就可以看到在性别表征和实践中,性别具有不同的表达方式。由此不难懂得,性别不是边界线,偏见才是。
人因性别不同,会有差异的存在。但差异并不意味着排斥平等,而是尊重差异,接纳差异,存异求同;平等也并非要消除差异,而是达到和而不同的共存与共生。时代在变迁,如今女性开始独立且追寻自己,男性则要走出陈旧观念的桎梏,而一个对于性别具有尊重、包容和公正的社会更需要人人用行动去努力建设!

【注】:图片来自网络,版权为所属者所属。




电邮:
reallove_999@aliyun.com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性健康研究与教育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