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ether ︱“情-性-爱”的关系
2023/1/7 13:42:22 性健康研究与教育
哈医大性健康研究与教育 Together?一个可思、有悟,且有为的交流与分享平台美好与同行一直在这里
“情-性-爱”的关系
陈枫|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21级)
传统观念认为,性关系只能发生于经过爱情认证的婚姻关系间,然而事实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正如当性不再限于“爱情”之中,可以受到多方因素影响,甚至进行交易,性与爱的之间的关系也变得不再是线性化的图像。本文仅就伴侣关系中“情、性与爱”做一梳理,或许能拨开云雾见巫山。情为何物?大多数人的“情”很可能是一种心理慰藉,其中一种是由安全感缺失—产生情绪—对象投射。不难感触到,当没有安全感或处在焦虑状态时,你很可能对给你安抚的人产生极大好感,这也是很多人的初恋是同桌或离自己很近的人的原因之一。回想曾经有过的体验,当你初来到一个环境,难免紧张,这时如果同桌能和你打开话题,那无疑会让环境显得火热得多,至少不会又冷又硬,你不得不承认,在开口或微笑的那一刻对TA的好感就已经进入潜意识了。还有一种是,由自我缺失—产生情绪—价值观投射而产生的,我们知道,认清自我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在没有认清自我时,我们一定会趋向于树立一个价值标准,被选定为标准的人必定有超出常人之处,或是最漂亮的,或是最富有的、或是最得人心的,但是这个标准其实是你自己那可怜的价值观的投射,当这种标准投射到同性身上,产生的一般是膜拜与效仿(不一般的可能也有),而当标准投射到异性身上,你看,TA在你最在意的方面,完美的符合了你的期待,远超他人,你又把TA当成了价值观标杆,并时不时看看能被你当做标杆的人在干什么,相当于给你自己加了一层心理暗示的buff,此时,一种完全由你自己心理产生的名为“一见钟情”就来了。再者,人总是要有归属感的,因为个体生活在一个大的社会中,总是需要一种安全感,在达到了爱情的第二层,即从“拥抱”转向“拥有”之后,双方的想法开始转入更实际的第三层,就是组建一个共生的共体,并成为自己未来生活的归宿。

性因何而为?性的本质是在性激素作用下,因性张力的驱动而去获取、满足欲望得以实现的行为。当然,人类的性还有因此而产生愉悦的感受,从而追求这种体验的需要,并非仅限于生殖的目的。这一点,早有性学家完美揭示了性反应的4个紧密相连阶段:性兴奋期、兴奋持续期、高潮期和性兴奋消退期,而这4个阶段是不以男女为分别的。然而,男女的性始发具有各自不同的动因。有说,男人想要滚床单,大部分都不是因为爱情,只是因为欲望而已。又说,男人觉得,性是性,性与爱两者可能会有交集,但大部分时候是独立的。又有说,男人在激情之后,确实会使爱意增长,但只是性在其中起了催化作用。而女性是怎样的呢?我觉得,因人而异,因境不同,很难进行板块划分。正如甜歌中唱到,“女人的心事你不懂”、“女人的心思你猜不透”。性是两厢之事,一方的无端揣测远比不上双方的交流更清澈。?
?爱是灵性相存!如果说“情”是一种精神上的需求,“性”是一种生理上的渴望,那么“爱”就是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扶持,共同进步的共情。爱不复杂,复杂的就不是爱,因为爱是一种纯粹的利他。做一比方,爱就是:我种下花,就希望花能盛开。我只想它能随它的性子长成它喜欢的模样,只要它喜欢。甚至有一天它不愿再生长,选择枯萎,我也会尊重它,与它好好道别。一般情况下,爱情与性息息相关,爱情越深厚,那么,对于性的需求也会越大。而当爱情进入平稳期后,性需求也会趋于稳定,不会像开始时的那样频繁,不必太过在意。爱和性的关系是恋爱和婚姻里必须要面对的,我们应该更多关注爱的本身。性与爱虽息息相关,但是不能把他们画上等号。爱情不是为了性需要的满足,虽然性离不开爱情,但是爱情本质应该是在彼此吸引之下的灵魂交汇,这个吸引有对外表美的吸引、言语好感的吸引以及个人灵性的吸引。我认为,所有美好的爱情都离不开性,爱情因为性而更加甜蜜;愉悦的性不可能孤立于爱情而长久存在,性因为爱情也更加神圣。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注:图片来自RECSG.




电邮:
reallove_999@aliyun.com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性健康研究与教育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