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医共体” 提高基层诊所首诊率, 力争打破就医两极分化格局
2017/11/17 基层e生

    

     县级医院人满为患,乡镇卫生院门可罗雀。如何打破这种医疗资源不平衡的格局,激发基层医疗单位的活力,让百姓看病更方便更实惠?近日,作为浙江全省第一批县域“医共体”建设的11个试点县之一,东阳召开动员大会,印发《关于推进城乡医疗健康服务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提出重点要实现两个医改核心指标:基层首诊率达到65%以上,县域内就诊率保持在90%以上。

     打破人、财、物屏障 夯实“医共体”建设基础

    

     家住东阳市虎鹿镇夏程里村的程立忠今年69岁,身患高血压和脑血栓等疾病20多年,以前看病取药需要家人陪同坐车到巍山医院。从前年开始,巍山医院每周一到周五都会安排专科医生到虎鹿卫生院坐诊,程立忠现在看病抓药在家门口就能解决。“现在我走路最多5分钟就能到卫生院了,家人也不用每次都陪着了。”程立忠说。

     据统计,东阳市目前县域内就诊率达到了90.15%,超过了全国82.5%和全省84.99%的水平,但是乡镇等基层医疗单位服务占比仅为47.66%。东阳市卫计局副局长胡小骏表示,为打破就医两极分化格局,近年来,东阳逐步通过推行县域内分级诊疗,整体提高县域医疗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实现专家、培训、药品的下沉。

     “老百姓对专家是充分信任的,有不少病人看病就是冲着某专家去的。”虎鹿卫生院院长吴向群说,自从有巍山医院的专家坐诊以来,今年前10个月的门诊人次同比2015年增长了7%。

    

     4家市级医院托管18家基层医疗机构 医疗资源实现大重组

    

     东阳的“医共体”建设确定了由东阳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妇保院、横店医院等4家市级公立医院对全市18家基层医疗机构进行托管的模式。基层医疗机构在经营管理上全部由牵头医院负责,统一资源调配、统一业务管理、统一医保支付、统一信息平台,实行规章制度、技术规范、质量管理、信息系统、采购配送、后勤服务等“六统一”管理,统筹人员调配、薪酬分配、资源共享等,形成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的渠道和机制。

     胡小骏介绍,在市级层面上,东阳还将成立医共体管理委员会和“医共体”管理中心,对全市的医疗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

     目前,东阳已设立临床检验、影像诊断、心电诊断三大共享中心,患者在乡镇医院检查的结果能直接在市级医院通用,并能通过专业物流配送到市级医院,这大大便利了偏远山区的患者就诊。据悉,影像诊断中心运行两个多月,就为乡镇卫生院诊断病例8000多个。

     随着“医共体”建设的推进,东阳将建立“医共体人才池”,以解决乡镇卫生院招不到人才、留不住人才的困境。从2018年起新招入的所有新职工都归入人才池管理,按照专业特点,由市级医疗单位共同培养,由医共体统一调配,在山区、半山区、平原地区、城区进行轮换工作。劳动关系落实在城区,条件成熟时在城区建设人才池公寓。金华市副市长、东阳市委书记黄敏表示,“医共体”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远的民心工程。东阳将以提升基层首诊率为主要目标,加强牵头医院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培植优势专科,切实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为重点,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临床用药联动机制,将市级医院用药下延到基层医疗机构使用。“力争基层医疗机构的门诊人次、住院人次、医疗业务收入前两年每年同比增长15%以上。”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基层e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