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医】天天说不想干了,真改行你舍得吗?
2018/10/25 基层e生

    

     自从医改推动以来,强基层一直作为医改的三大重点之一,倍受政策面倾斜及惠顾基层村医的前行。

     譬如:基药零差价补助,一般诊疗费收取,新增公卫补助倾斜村医,家签服务应体现签约医生的价值等等呼声不断!

     有些乡村医疗一体化的地区还把村医纳入到公家人管理,享受村卫生所的公建公营公办与待遇的旱涝保收!

    

     照理说,政府没有亏待村医,但为什么村医总是私下里怨言不断,感到憋屈难伸呢?

     一、村医资质是短板

     村医资质只限于本村开展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因为村医执有的是《乡村医生资格证书》,而既使拥《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书》,也是注册在村卫生室,也属于乡村医生,也只能在村卫生室执业。如果一旦离开了村医执业的注册地点,隔墙隔门进行的医疗行为都是属于非法行医。

     故村医囿于资质与注册的桎梏,缺失申诉不公的底气,只有逆来顺受公卫考核时的扣分委屈与干了活恰到手不到多少钱的窝囊,村医不敢与领导叫板的短板,只有眼巴巴地看着自身权利的不到被憋屈!

     二、村医改行又不敢

     有人看到村医确实蒙受着与身份不般配的不公正待遇,就劝村医既然这里不留人,何必苦苦艰守,不如改行!村医改行,村医们不是没想过,但是改行容易吗?

     因为村医的职业不同于农村其他行业,村医并非是几个月甚至几年就能掌握这门救死扶伤的技术。

     一名合格的村医所培养的成本,其实就是培养一名专业医生一样,往往要不懈学习医学知识五年、十年后,通过不断的实践及钻研,对一些农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辨识与治疗有的放矢,才能被村民所认可,才能象样地在村庄上背起药箱,走入千家万户。

     一旦转行,多年所花费的汗水白白流淌,多年在基层所付出的艰辛与艰苦、忍劳与忍怨所堆垒起的医誉与口碑就白白作废!

     村医改行,不是没有想过,但是回首昔日一路风雨地走来,舍得吗?

     三、村医归属不明确

     村医的农民身份致村医归属不明,村医归卫生院管理吗?但卫生院恰说只是受卫计委委托对村医仅仅行使”绩效考核“;

     村医归村委会管辖吗?村委会推托说村医与村委会是职属不同,就如现在的村小学教师一样,村委会根本不插手人员的分配与聘任;

     村医归县卫计委管理吗?因为卫计委主管村医的考核、注册、招聘及退养等等,但是卫计委说是对村医实行的行业管理,没有义务履行对村医权利与地位保障!

     可见村医只有履行职责的义务,成了没有单位认领的弃儿,缺失对等回报的权利!村医的岗位特性,村医的收入都是由卫生院手上经过,故卫生院掌握着村医的资金分配权。

     村医的资质短板决定了很多村医不敢跳槽及也跳不出槽的尴尬;由于村医生扎根与基层,与村民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又不忍放弃苦苦煎熬了十年、二十年以来的艰辛历程,不忍心改行。

     村医长期以来所生活在独特的工作环境及农民身份,成为了无单位及无部门认领的弃儿,怎么拥有付出与回报相等的待遇呢?

     故村医的憋屈是有情可原,但是如何改变憋屈,放眼村医的前行,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来源:红杏e生

     关注我们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基层e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