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计委官员撰文“村医三大心病”,来看看写了什么!
2018/11/3 基层e生

    

     近日湖南省卫计委基层卫生司一官员撰写了“村医三块心病“一文!文章说,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增强农村群众对医改的感受度和满意度,村卫生室的作用不可或缺,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仍是绕不开的话题。但目前,由于乡村医生仍处于体制外,尽管各地采取了很多办法,但乡村医生队伍结构仍难优化,能力水平提升有限,这也是影响基层卫生事业稳定发展的因素之一。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需要重视以下问题。

    

     一、养老保障问题

     “关于乡村医生养老保障,各地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总体来看,养老保障待遇不高,部分地区待遇与乡村医生的期望值相去甚远。养老保障制度不完善,导致一些已经离岗的老年乡村医生不满意,甚至频频上访,也不利于在岗乡村医生队伍的稳定。“

     从目前全国各地的老年乡村医生的退养发付标准看,除了新疆自治区的老村医们享受城镇职工退休养老保险待遇外,其他各地区的老村医们每月能领500元以上的也寥寥无几,超过90%以上地区的退养老村医每月只领到200-300元,甚至有个别地方的老村医们低于这标准或没有。

     故全国各地的老村医们为了养老保障而多次奔走呼号,为了讨回公道,层层上访政府有关部门,希望得到一份善待。可是各级政府都是口惠而实不至,对于老村医们表面上百般尊重,但是提到具体要求时则采取塞责敷衍!在老村医们在一次又一次上访回来等待政府的口头承诺兑现失望后,又形成了一次又一次的上访潮!这种局面,如何维持乡村医生队伍的稳定与发展?如何提升乡村医生队伍的职业优越感?如何激励乡村医生队伍的敬岗爱业?

     二、退出机制问题

     ”村医退出机制尚未真正建立,在养老保障制度未能真正建立的前提下,即便有年轻的执业医师愿意扎根农村工作,老年乡村医生也很难自愿退出村卫生室岗位。这也是造成当下乡村医生队伍结构不优、老龄化严重的一个原因。“

     有些地方限于财政压力没有对老年乡村医生年龄采取一刀切,致使村医的发展形成了”堰塞湖”现象,即老村医在没有享受养老保障的前提下,为了生计不忍离岗!而后备的青年村医由于没有空缺及拥有资质纷纷出走到民营医院就业,这就在基层形成了严峻的村医队伍青黄不接现象!但是又由于老村医们的电子信息化熟练程度低,对于公卫的上传颇感吃力,而青年村医限于待遇低等各种原因不肯留守,那么就出现了逾七八十岁的老村医还在执业上岗的现象!如何破解这道基层人才接力难题,应该引起各地管理部门的重视!

     当务之急应设定老村医们的退休年龄,完善老村医们退养保障,才能让后备村医力量齐头跟进,为对接基层医疗新形势、新任务!

     三、执业风险问题

     “村卫生室与县乡医疗机构相比,尽管相对简陋,但仍是一级医疗机构。在其开展医疗服务过程中,必定存在医疗风险的隐患。一旦出现医疗纠纷赔偿,对村卫生室的从业者——乡村医生来说,轻者背负一定债务,重者倾家荡产。因此,如何防范医疗风险,由地区统筹建立抵御乡村医生执业风险的机制也十分必要。“

     村医虽然渺小如斯,卑微地守护农村,但是也是承担着基层医疗机构的治病救人职责。村医在实施零差价销售基药时,还要担负起医疗风险的重任。

     在今年中秋节前夕,山东梁山县某村医在给村民输液时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急送县级医院救治无效后死亡。然而在第二天早晨,这位年届40岁的涉事村医迫于无力赔偿而自尽身亡。

     这起悲痛的事例,就是折射出村医在缺失执业保障下,每一次医疗行为都可能成为万劫不复的灾难!而如何着力保障村医的执业环境,攸关村医队伍的健康发展,只有不断优化及创造村医的执业的各个环节,让村医在守护村民的健康付出时少担负一些医疗风险,才能让村医们安心地恪尽职守!不然,防不胜防的医疗风险如何让村医编织起牢固的基层医疗网网底!

     村医的困境与现实,这位卫计委官员是一语中的,直接了然地剖析了今日村医队伍出现萎靡不振现象的”三大心病“现实!但是既然找出了病因,但愿及希望有关部门对症下药,一一攻克!

     文中对于老村医频频上访及后备村医的不断出走和村医的执业风险等阻绕村医发展的三大痼疾都作了剖析!希望有关部门采取切实措施:不断完善村医的养老保障;妥善安置退养村医的生活需求;为村医的执业风险提供必要的举措,以善待村医为己任,使村医安心守护农村,为乡村健康及振兴大业添砖加瓦!

     来源:诊所老板之家

     关注我们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基层e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