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大多数的痛苦,都来源于关系
2022/8/9 16:01:04 李尚龙
青辂:
龙哥好,我想问一下我该怎么劝长辈不乱买东西。妈妈自从口罩原因在家以后,经常刷某音直播。直播什么买什么,一天下来能买20多个快递。
短短一周下单了五千多元。我倒不是心疼,只是家里东西越来越多,家门口的驿站天天都是快递,一天签收十几件。
要是有用也行,几乎都是冲动消费买的。怎么办呀?

青辂:
你好。
我每次心情不好的时候,都会反复读一本书,这本书就是《被讨厌的勇气》。
因为我发现,成年人的世界里,心情不好的主要原因就是人际关系。
其实人只要做到两点就能很开心:第一,管你屁事。第二,管我屁事。
但这人是我妈啊,我怎么能说管你屁事这样的话。
实际上,真的可以。
我妈也很喜欢买东西,还经常给我买东西,比如给我买一些腌制的牛肉和鸡肉,有一天我回到家突然发现家门口堆满了快递我就知道我妈又给我买东西了。
我就问她:您能不能帮个忙,下次别买了。你下次买我拒收了啊。后来她就不买了。
当然,我妈买她的东西跟我无关,给我买东西和我有关,所以我可以跟她说,别买了。
你发现了吗?课题一旦实现分离,一切就简单了很多。所以回到你的问题,她短短一周花了五千块钱,这钱是他的还是你的,还是你们共同的。
如果是她的,的确你不应该管她,因为这是她的事情。但如果是你的,你就要想明白,要不要跟她说了。
或者别说了,直接停掉她的亲人代付,当然你老妈会觉得你不孝,你多请她吃点好吃的看两场他们年代的话剧就行了呗。
我就是这么对我老妈的。
我有段日子跟我妈说,反正一个月就是这么多钱,你随便买,我都给你付了,但超过这个费用我是实在没办法了。您得自己想办法。
我还说,这和小的时候您和父亲教我的一样:总量控制。
这样,课题就实现了分离。
其实啊,越亲的人,越不容易实现课题分离。总是把事情搅和在一起到头来焦头烂额,但简单一些想一个问题:这是谁的课题?就能简单很简单。
都是成年人,不要扛着别人的课题到处跑。很累的。
阿德勒说:“人的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要想消除烦恼,恐怕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
有个不爱学习的孩子,上课不听讲,回家不好好做作业,天天就知道打游戏。如果你是父母的话,会怎么做?
大多数情况下,你应该会想尽一切办法让他学习。上辅导班、请家教,有时候也免不了耳提面命,不做完作业,就家法伺候。
但结果你也能想象得到,这种强制性的手段,很少会让孩子发自内心地爱上学习。当然,也会有家长会把心思花在引导孩子的学习兴趣上。
但从阿德勒的思想出发,这都不重要。
你首先要考虑的,并不是“怎么才能让孩子学习”这个目的,而应该是:孩子学不学习,这是谁的课题。
学习这件事,是孩子自己的课题,与此相对,父母命令孩子学习,就是对别人课题的妄加干涉。这样就免不了冲突。
我们必须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区分开来。
人际关系造成的烦恼,其实都源于对别人课题的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干涉。
可是,你也会想,让孩子学习,应该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至少也应该是父母和孩子共同的课题,怎么会是妄加干涉别人的课题呢?
其实也很简单,在判断是谁的课题时,你只需要考虑一点:这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如果孩子选择不学习这个选项,那么这种决断带来的后果,像是成绩不理想,考不上好学校等等,最终的承担者不是父母,而是孩子自己。
所以,学习是孩子自己的课题。
但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阿德勒的心理学是在推崇放任主义。
你负责带路,他负责走每一步。
父母要随时准备好给孩子提供充分的支持;在孩子没有向你求助的时候,不去指手画脚。父母要随时准备好给孩子提供充分的支持。
有时候我们就是被这种复杂的关系搞得焦头烂额,这里有个故事:戈尔迪奥斯绳结。
在首都的街道中心有供奉天空之神宙斯的神殿,在神殿中摆放有一辆古老的战车。在这辆战车上有当时十分著名的"戈尔迪奥斯绳结",根据传说解开绳结的人就是亚洲的统治者。亚历山大造访了这座神殿,在一番努力仍无法解开绳结的时候,他拔出宝剑说道:"用我亚历山大的方式吧!"一剑就将绳结砍为两断。
你看,很多课题就是这样。
拉回到这个事情,我的建议是你跟妈妈说建议,剩下的保护好自己的内心就行。她怎么做的事情,是她的自由。
另外,抖音就抖音,别某音了。
疫情原因就疫情原因,别口罩原因了。
是不是你也从事直播工作的原因?如果是这样,你的妈妈可能是因为爱你,才不停买东西的。你也要告诉你妈妈,这是你的工作,和你在一起是我的生活,别掺合在一起,这也是课程分离。
祝好。

即将涨价,速速加入:

对了,明天晚上18:00直播会讲《被讨厌的勇气》
秋天的第一摞书,记得点预约: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李尚龙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