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读读曾国藩
2022/8/19 14:33:53 李尚龙
01“完人”曾国藩没有人天生就是出类拔萃。所有名留青史、令人称道的人物,无一不是在点点滴滴的经历与坎坷中成长起来的。
在晚清时期,有这样一个人:
他出身乡野,连最简单的文章都背诵不下来,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他人目下二三行,余或疾读不能终一行;他人顷刻立办者,余或沉吟数时不能了。”
可就是这样的“笨人”,最终却成了世人眼中的“完人”。
他就是曾国藩。
曾国藩的蜕变是后人学习为人之道的楷模,他常年累积的笔记与书信,也被整理成了一部传世之作——《曾国藩家书》。
人们常说:“富不过三代。”
但曾家人在《曾国藩家书》的熏陶下,人才辈出,十代内出了200多位杰出人才,包括收回伊犁、出使英、法、俄的著名外交家曾纪泽;担任清政府驻韩国和德国大使的曾广铨;翻译家曾约农;中国味道化学理论创始人曾广植……
克劳迪娅?哈蒙德|中信出版集团
正因如此,《曾国藩家书》才备受后世人的喜爱,即便在今天,我们再次品读《曾国藩家书》时,你依然会发现,人生真谛就在这字里行间。
02守拙以勤,笨鸟先飞
在曾国藩那个时代,科举考试是飞黄腾达的最好选择。
可科举是很有难度的,尤其是对曾国藩这样的“笨人”来说,要想考中无疑是难上加难。
他14岁参加科举考试,前前后后一共六次,每一次都以失败告终。
“不是我不努力,实在是我太笨啊!”就是他当时的写照。
一天晚上,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曾国藩正在挑灯夜读。他对着一篇文章重复朗读了很多遍,就是背不下来。
这时候,家里来了一个小偷,潜伏在屋檐下,希望等他睡着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曾国藩去睡觉。不仅不睡觉,口中还翻来覆去地诵读同一篇文章。
终于,贼人受不了了,他跳出来大声说:“这种水平还读什么书?”
话声刚落,只见贼人将那篇文章流畅地背诵了一遍,然后轻蔑地看了曾国藩一眼,扬长而去。
“一介小贼都背下来了,而我还不如贼!”
怎么办?
唯有继续苦读书,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在挫折中积蓄力量。
磨杵成针,水滴石穿,曾国藩用苦功夫、笨功夫,弥补了自己在先天条件上的不足,最终成功上岸。
正如他自己所言:“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年少时期的曾国藩,天资并不聪颖,甚至可以说有些愚笨,他能成为一代理学大师,全靠一个字:勤。
在读书上,曾国藩定了一个规矩:一本书,不理解上一句,不读下一句;不悟透一本书,绝不读下一本;不完成当天的学习目标,绝不睡觉。
就是这种一条道走到黑的苦学精神,培养了他异于常人的勤奋、吃苦、踏实的品质。
这些品质,都谓之“守拙”。
守拙,让曾国藩从小习惯了挫折教育,抗打击能力特别强。
从14岁起,他就开始考秀才,七年奋战,年年落榜,却始终不屈不挠。
终于,在第八年,他考上了秀才;第二年,又中了举人;又过了四年,又中了进士。
而曾经的同窗,早早考中秀才的,却连举人都没有考出来。守拙勤,看似慢,实则是最快的方法。因为扎扎实实,不留遗弊。
03持之以恒,该来的总会来
曾国藩一生推崇“有恒”,认为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做好一件事。
他在给弟弟们写信时也说:“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就写日记一事,从29岁起,一直到他临终前一天早晨,他依然在写。数十年如一日,记录了他从青年到生命终点的点点滴滴,承载了他自我监督、自我成长的圣贤之路。
西方有一条“一万小时定律”:长时间专注于一个领域,持续付出一万小时的学习和积累,就能成就一个领域的专家。
换句话说,不管是否有天赋,只要你步步前行,日日不止,就能一步一步地靠近你想要的终点。
据说,到达金字塔顶端的只有两种动物,一个是飞上去的雄鹰,另一个是蜗牛。
蜗牛没有翅膀,也没有腿,它只能一点一点爬上去。
也许它要比雄鹰多花几百倍的时间和努力,但当它到达顶端后,所看到的风景是一样的。
守拙恒,不需要天赋异禀,也不需要玲珑剔透心。
你只需要找准方向,耐心将简单的事情重复做,踏踏实实地将重复的事情用心做,就能登上让人只能仰望的人生巅峰。
曾国藩的一生,参透了一“拙”字。
自知天分不高,守拙勤,勤于学问;
自知修为不足,守拙恒,恒于修身;
自知不懂兵法,守拙慎,慎于作战。
一个“笨”到极致之人,实为“大聪明”。
一个“拙”到极点之人,则为之“大巧”。
从普通耕读家庭子弟,成为晚清重臣,成为“立功立言立德”一完人,曾国藩用传奇的一生留给普通人一条逆袭的“捷径”,那就是:
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人若有大拙,必得之大巧。
?
历史学博士宋平明老师
精讲:曾国藩如何考试挫折?
教你学习能够改变生活的历史学
精选21个历史人物模型
实现你的“人生管理”
课程一经购买 永久回听
▼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领取课程试听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李尚龙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