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干一杯,你说少喝点
2022/8/26 15:48:36 李尚龙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北京还是挺热的。

     就像做“干一杯”这个专栏的时候,也是在某个6月末的盛夏突然和龙哥喝酒想到的。

     和龙哥一起喝酒,喝多了就总想说点什么,不知道是因为有些话只有喝了酒才能说,还是只有喝了酒,才不在意,听的人是谁。

     只有这样,表达这件事终于摆脱了社交属性。不加以任何修饰和思考。只是:我想说。

     一些茂盛的表达欲,在遇到不对的人时,你想全盘托出倾其所有,对方只会说:少喝点。

     而我们一生,大概都在找能和自己“干一杯”的人。

    

     那天有一个人这样问龙哥:

     有没有哪个道理你明白之后对你人生产生了重大影响呢?比如说人生的改变,生活方式或者价值观的改变等。

     龙哥告诉他,一个人一定是被无数的价值观和好多好多不一样的想法慢慢的堆积起来的。

     人是他后期生活的产物。那对于我们来说太多了,但你会慢慢发现,道理可能你都知道,只不过你没有知行合一而已。

     如果我们能够知行合一,是不是人生的苦难会减少?

     不是的。

     因为据我观察,无论多么完美的人,只要他们活着,都是有痛苦的,这些苦难有些可解。

     有些终其一生,都无解。

     但是,如果能做到知行合一,我们人生的精彩程度会增加。因为所有你相信的事情,都去努力做了。

     哪怕没有成功,你的体验会增加,认知也会高于你之前的认知。

    

    

     那个人看看了龙哥,继而转向头问我: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我说:至少有1点,我觉得是可以展开说说的。找到你的痛苦根源,这是自律的重要配方。

     知行合一最难的就是无法坚持下去。

     很多时候我们只知道自己现在的阶段痛苦,却从不挖掘痛苦来自于什么?

     因为只有找到痛苦的根源,才能长线保持自律。

     换句话说,当你知道你为什么痛苦了。你就会为了不再痛苦而改变,并且坚持下去。

     在“干一杯”这个专栏中,有一个小朋友说,他有一个困扰了自己很久的问题,就是无法和自己的领导沟通,所以希望有一些和领导沟通的解决方式。

     我和她深入聊了之后,我发现害怕沟通不是根源。

     根源是:对于权威的怯懦。

     根源是:对于业务熟知程度的不自信。

     所以:不要畏惧权威。

     所以:要提升业务能力是“向上沟通”这个课题唯一的解决方式。

     如果你有类似的问题,不妨问问自己:你的痛苦根源是你害怕和脾气差的领导沟通吗?换一个脾气好的领导,你会一丁点都不怯懦吗?

     如果你对于自己的业务成绩非常有信心,你是不是不再害怕述职?

     你会不会非常愿意分享自己的方案?

     你对于自己如何做工作会不会有一些天然的自信和分享欲?

     如果会,去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就够了。

     其实我们在人生的很多课题里,都在迎合他人。

     都在探求他人对一个事件的看法,但是可能只有在一定年纪之后,你会发现,他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谁,你的价值是什么。

    

     还有人在“干一杯”这个专栏里这样说:我总是被关系困扰,无论是原生家庭还是亲密关系,每一个都牵扯着我,我太痛苦了。

     我忽然想到我之前的一个好朋友。

     她是一个极其漂亮的女孩,从小就格外出众,芭蕾舞跳的非常好,认识她的时候我还在上小学。

     记忆里只有她透亮的瞳孔和随春风摇曳的裙摆,只可惜,她生活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之中。

     一直被父母压制长大,长时间的漠视和忽视让她渐渐认知到家并不是自己最重要的地方。

     不仅无法感知到家庭真正意义上的温暖,还在成年之后不停的被剥削金钱和精力反哺弟弟。

     但是她却好像没有按照既定的规划和路线行驶,先是努力学习考取了到了全额奖学金的优异学校深造。

     继而做和原生家庭的课题分离。我每次看她的时候都能感知到她的脆弱和坚强,是的,即脆弱、又坚强。

    

    

     那天我跟她说,我想帮龙哥做一个课程专栏,叫“干一杯”。

     第一:是因为龙哥喜欢喝酒,所以我特别想用酒的方式去让他和读者们聊聊生活里的难题。

     第二:是因为我觉得所有的问题和苦难都需要反馈和交流。

     但是现在的生活节奏太快了,我们有时候宁愿找树洞都不愿意和别人说话,如果真的有一个人能陪你说说话,再给你一些他对于你人生的建议,那是不是一个非常好的事?

     第三:我觉得我身边的一些人,比如说你的解决方案可以用来给一些人启发。我认识你这么久,你真的好像从来不需要情感的寄托,比如说,你生活中无法割裂的不良关系,就像原生家庭,你是如何解决的?

     她想了想,回答我:“自我审视,“我需要”最重要。”

     然后她告诉我说,在她成年之后,开始和父母既定规则,比如说每个月的赡养费用多少,支付方式是如何的?

     她说:“这是我需要支付的,多余的,谁也不能强求我,我也不强求任何人,这样,我就不会痛苦。”

     她又想了想,接着说:“回溯过去和改变他人是很愚蠢的行为,因为你把所有的期待都放在了一个你根本无法控制的人身上。”

     “而有些东西如果已经是既定的事实,就接受吧,接受可能没有那么被父母重视,但是,这并不代表,你可以不爱自己。”

     谁超级渴望得到什么,谁就会被什么欺骗并且很难获得它。

     她说:“人性是复杂的,小时候,有几件事情我记忆非常深刻,第一件事情是,在和弟弟玩蹦床的时候,因为蹦床塌陷,差点摔倒地上,这个时候爸爸下意识的先把自己拉回怀里,继而拉了弟弟。”

     “还有一件事是,小时候夏天的时候总喜欢在田地里乘凉,看着星星就睡着了,一同伴随那段记忆的,有妈妈喷撒下来的花露水和拨弄额前碎发的双手。”

     “所以,也不是一点都不爱的吧?”

     我看着她良久,直到我们同时红了眼眶。

     人性的进化如同一本复杂而耐读的书,一辈子都读不完。真正的自洽和幸福,就是接受和不强求。对待关系如此,对待人生亦如此。

     酒过三旬的时候,正是真情流露的时候。

     干一杯这个专栏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只是一个简单的专栏。

     但是对于很多订阅者来说。他们可以在这个专栏向尚龙老师提问,并得到尚龙老师音频和逐字稿的回复。

     虽然不知道真正的回复对于现阶段的他们是否有百分之百的帮助。

     但是我知道,这是他们人生某个时刻的真实影像。

     这些东西,被记录,被写下来,被解决,被听到。

     很开心,我们作为旁观者。

     也作为亲历者。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李尚龙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