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有“毒”,应从课文中清除?官方回应:名著要读,更要想!
2023/2/16 6:30:00 家长慧学苑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武松打虎”……这些耳熟能详的剧情,都来自于《水浒传》。
对于不少人而言,课本里的《水浒传》文章节选、带彩图的《水浒传》图书、干脆面里的水浒卡,都是难忘的童年回忆。

然而在这几天,“网民称水浒毒害青少年应从课文中清除”的话题登上热搜,引发关注。
水浒有毒?
2022年12月,浙江省政府网站“浙江省民呼我为统一平台”上有网民发布留言,认为《水浒》相关内容毒害青少年,应该从中小学课文和课外读物中清除出去。

截图来源:浙江省人民政府网站
该网民认为,《武松打虎》等两三篇课文确实好,但原书中武松、晁盖之流却是彻头彻尾的人渣。文笔好的小说多的是,不需要从毒小说中找课文素材。更要禁止任何学校向学生推荐水浒做课外读物。
留言内容
近来在电视剧栏目看水浒,感到震惊,虽然电视剧已对原本做了很多修改,删除了完全不合逻辑的情节,但由于电视剧与水浒原书千丝万缕的联系,还是会导致很多人去看原书,客观上导致水浒这本毒小说毒害更多人。看百度贴吧里,对此书的抨击之多就是明证。另外美化宋江丑化方腊尤其不能容忍(这点跟原书一模一样)
回想起我中小学时是通过学中学课文才去看水浒原书的。所以我对中小学选此书内容做课文深感不安,中小学不能给毒小说做推广宣传。
此书恶毒污蔑丑化女性(其恶毒程度到了令人发指地步),情节极其不合逻辑(108人的大多数完全没有上梁山的逻辑,就是作者大笔硬勾进去的),无原则歌颂滥杀无辜(作者有越坏越好的反道德观),毁灭人类三观的程度刷新了人类下限;作者心理极其阴暗变态(咋恶心咋写),给武松、李逵、宋江这些人渣安排善终,给予它们无限的同情,歌颂它们滥杀无辜的恶行,是我见过的最毒小说。古代把它列入禁书是有道理的。
把水浒列入四大名著(按我回忆,就是从八十年代开始的),是只看文笔不看情节的荒唐做法,应该把此书从四大名著中踢除,从中小学课文剔除,不要再糟蹋名著一词。它是名著中彻头彻尾的水货。名著不一定要四大,三大也可。几大名著的提法也不必盲从某专家,现在很多人已经对把水货(水浒两字恰如其分的谐音)列入名著强行推广深感不满。
《武松打虎》等两三篇课文确实好,但原书中武松、晁盖之流却是彻头彻尾的人渣。文笔好的小说多的是,不需要从毒小说中找课文素材。更要禁止任何学校向学生推荐水浒做课外读物。

这样的建议让网友们“炸锅”了,不少网友纷纷表示“现在愿意看名著的小孩已经很少了,居然还要禁”!



官方回应:水浒要读,更要想
针对网民对《水浒》的投诉,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给出了一个,堪称教科书式的答复!
↓↓↓
您的来信我们已经认真阅读,感谢您对中小学生成长的关爱。孩子是祖国的未来,阅读又是教育的基石,中小学生读什么书,怎么读书,备受社会关注。您认为中小学生不适合读《水浒》,关于这个问题,自古就有“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的说法,著名学者刘再复先生也认为《水浒》“蕴含着毒气和血腥气”,可见您的顾虑与担忧是有一定道理的。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将《水浒》收入中小学课文,甚至提倡整本书阅读?我想教材编写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关乎国家下一代接班人的培养,关乎国家的前途与命运,作为教材的编写者绝对不会草率为之,肯定是经过好几番讨论研究才能确定,而且教材的审定也是要一关一关慎重审查的。最后《水浒》内容能被选入教材,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考虑:
第一,《水浒》文学价值巨大。
《水浒》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长篇小说,开创了白话章回体小说的先河。即便是刘再复先生,他也不否认《水浒》“是有才艺、有艺术魅力的大才子书”。可以说《水浒》是一部非常接地气、最能反应现实与人性的文学作品,书中很多创新之处,被后世文学争相模仿。仅从文法角度来说,全书“行文如行兵”,谋篇布局非常纯熟,将草蛇灰线法运用得淋漓尽致。明代文学家金圣叹曾指出,水浒书中的十五种创新文法,包括倒插法、夹叙法、大落墨法、绵针泥刺法、弄引法等,这些写作手法直到今天,我们仍能常常看到。中学生通过阅读,可以从文本的语言、人物塑造和情节设计等方面赏析作品,提升语言技能和鉴赏水平。
第二,《水浒》是批判性阅读的好载体。
《水浒》价值取向与现代文明不合拍,是阅读《水浒》不可回避的问题。但阅读《水浒》是否必会造成中学生误入歧途?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当代青少年误入暴力犯罪深渊,与《水浒》有直接的因果关联。
就算退一步来说,如今阅读的渠道太多太多,但单靠“堵”的方式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堵不如疏,疏不如引,惟有理性地引导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与随心所欲、听之任之,让学生个体“偷摸着自由阅读”相比,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水浒》内容被选入教材,又何尝不是明智之举?正如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敏强所认为的,“《水浒》内容很有价值,应在中小学课本中保留,但是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授课老师有必要进行引导。”我们不能一味地强调其经典性而完全忽略对学生困惑的引导,也不能因为其充斥“暴力”等元素而因噎废食,应该让学生理解中国古典小说中的“精华”和“糟粕”,要以理性的态度来解读它,通过解读,实现解“毒”。所以,我们也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能够用准确的方式引导中小学生实行批判性阅读。批判性阅读能力,是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实际上很多老师在教学中已经注重批判性阅读与思维习惯的培养,也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这对学生阅读思维乃至个人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第三,《水浒》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这其实是前面两点的延伸。
《水浒》没有给我们展现一个“正确”的世界,而是一个多样的世界。有善,有恶,有善与恶之间的种种不得已,幻想、隐忍、挣扎、妥协、反抗……一言一行背后都镌刻着人性的复杂。丰富且深刻的内核,是《水浒》被列入名著的理由,也是值得我们(包括中小学生)一读再读的根本原因。
中小学生该怎样阅读《水浒》这部名著呢?教学中,教师会引导学生读故事、读人物、读社会、读人性,如“庙堂失序与江湖理想”“个体失路的偶然与必然”“快意恩仇与暴力滥杀”“水浒女性的是是非非”“侠义与忠义”“江湖聚义的善与恶”“反叛与归顺”等专题探究,学生带着这些思辨性的专题,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去开展深度阅读,不仅能够进入文本深处,也能培养他们的个性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
阅读可以丰富思想、增长才干,促进人的思想观念的现代化,但如果阅读仅仅读了文字却无思考,那么阅读就没有任何意义。学生通过批判性阅读的过程,能够有效筛选信息,“站出来”去分析思索深层意义,阅读才发挥了其真正的意义。
所以,重要的不在于你“读了什么书”,而在于你“怎样把每本书读好”,有针对性地指导孩子阅读,让他们学会判断,在经典书籍(包括《水浒》)中吸取精华,才能真正让阅读为学生打好精神底色。
心随文动,相互映发,质疑思辨,提要钩沉……这些都会给阅读者带来愉悦舒畅的读书体验,“怎样把书读好”,是我们庄严而宝贵的生命赋予自身的重要使命。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中小学生成长的关爱!感谢您对教育的支持!
对于这次的回应
网友们连连称赞

四大名著都有问题?
事实上,这几年遭受网民投诉的名著名篇,不止《水浒》。此次《水浒》被投诉后,网友们也总结了四大名著曾经遭受的质疑——用今天的价值观和规则去考量过去,那么的四大名著都有问题,譬如说:
《西游记》讲神仙妖怪还宣扬因果报应,是不是封建迷信?《西游记》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算不算超速驾驶?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算不算破坏生态环境?《三国演义》里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算不算非法拘禁他人?刘备火烧博望坡和周瑜火烧赤壁算不算涉嫌故意纵火?曹操的“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汝妻子吾养之,汝勿虑也”存在传播不良信息的嫌疑,同样该禁?!《红楼梦》是不是在宣扬不健康的男女关系?贾宝玉和林黛玉算不算早恋?
不止《四大名著》,一些名作名篇也被质疑过。最常见是《背影》中的老爸买橘子时跨越护栏,被指违反交通规则,还有:
武松打虎必须要从课本中删除,因为他违反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少年闰土刺的那个猹,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这会对我们的孩子形成不良导向;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属于无证经营了;岳母刺字是引导青少年纹身;司马光砸缸算不算破坏公物?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算不算伪造身份?扁鹊和华佗算不算无证行医?
这些质疑的理由每一个都让人匪夷所思,对教材内容提出质疑很好,但不可矫枉过正,相信教育部门对于内容的筛选!
教材课文内容是怎么选的?
虽然这几年对于课文内容的选择总有网友表示不满,但经典名著在中小学教材中的地位却从未变化,那么对于教材课文内容的选择,教育部门是如何筛选的呢?
国家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执行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小学语文编辑室主任陈先云说:“三大因素影响着语文教科书的选文趋向:社会因素、文章与文学作品的价值、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对于中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变更也在继续,例如今年八年级下册课本最大的变化就是将名著导读部分的《傅雷家书》更换为了《经典常谈》。
可见教育部门在关于语文课文的选取上慎之又慎,绝不会选择有害于儿童心理健康的课文!
写在最后
不仅仅是《水浒传》,我们在阅读经典名著时重要的不在于你“读了什么书”,而在于你“怎样把每本书读好”,有针对性地指导孩子阅读,让他们学会判断,在经典书籍中吸取精华,才能真正让阅读为学生打好精神底色。
教育制度在不断改进完善,响应的政策也在逐一落实,都是在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家长们不用过于焦虑,避免关心则乱,要理智看待教材中的问题,为学生“把好关”。
那么对于《水浒》是否应该删除是怎么看的呢?
您觉得《水浒传》适合青少年阅读吗?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家长慧学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