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鹅城,今有阆中
2022/7/17 22:30:00 言他君
张麻子好不容易劫了趟火车,来到鹅城当县长,本想着能好好大挣一笔,汤师爷却泼了一盘冷水。
“晚了,我们来错地方了,前几任县长已经把税收到90年以后了,也就是他妈的西历2010年”,
“百姓成穷鬼了,没油水可榨了。”
其实在古代,把税收提前收到几十年后,几乎是常见现象,因为古代人寿命不长,民国时平均寿命也就35岁。
这时候可没有什么细水长流的说法,都是往死里榨,毕竟你不榨,可能过几年人家都去世了。所以“应榨尽榨”在古代(包括民国)十分普遍,客观原因在于,古代唯一能搞钱的就是农业税。
当然,这种现象也不是古代独有,只要缺钱了,现代社会一样会出现,比如最近网上很火的阆中。
四川省南充市下辖的阆中市(县级)最近发布了一起拍卖公告,拍卖未来30年食堂食材配送特许经营权,这些食堂的范围包括公办学校、国企、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
而价格仅为1.8亿。
1.8亿拿下30年垄断经营权,平均每年才600万,而拿下的范围却包括公办学校、国企、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很显然,从企业的角度说这是一桩稳赚不赔,甚至满盆钵的买卖。
但从政府的角度说,这么多食堂合计每年才值600万?未免太廉价了吧,跟白捡似的。
我所在的城市,我记得有一次招标公安局食堂,两个食堂一年就九百万,虽然这是地级市,而阆中是县级市,但横竖也不可能一众机关、学校、单位的食堂一年才600万,还直接给未来30年的垄断经营权,这实在太离谱。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想,你觉得这是离谱,但阆中市政府可能觉得,这是在提前变现未来30年的钱,堪比把税收到90年的鹅城。
鹅城之所以要把税收到90年后,一是贪污需要,二是自身没有造血能力,能来钱的就是收税,但是今年的税,前任已经收过了呀,那现任当然只能往未来收。
鹅城没有造血能力是显而易见的,当地的产业就两个,一是把人卖到美国修铁路,二是贩卖鸦片,卖鸦片被黄四郎垄断,官府注定收不到税,把人卖到美国这事,你也不好收这种税,
所以,唯一能来钱的,就是搜刮穷鬼,提前几十年搜刮。
阆中和鹅城经济上类似,注意仅仅是经济,两者都没有造血能力,阆中的财政自给能力十分低。
从图中可以看出,阆中财政自给率还不到30%,也就是超过70%依赖转移支付,我们常常说很多地方依赖土地财政,但阆中显然比这些依赖土地财政的地方更差,他连土地财政的能力都没有。
阆中户籍人口82万,常住仅为62万,外流高达20万,考虑到外流的多为年轻人口,留住的中老年人居多,所以当地经济是没什么活力的。
年轻人口大量外流,意味着阆中没什么成规模的买房需求,仅有零星的买房需求是不足以构成一个房地产市场的,自然也就不存在土地财政。
卖地卖不出,阆中当地又没什么产业,也没什么矿产,那想搞钱咋办?就只能卖食堂这一类公有资产了,因为这是阆中唯一卖得上价的。
从阆中的困境可以看出,“鹤岗化”对多数县城都不是遥远的,没有产业,留不住人口,连土地财政都不可得,能来钱的唯一办法,就是把公有资产卖出,提前变现,毕竟当地人口越来越少,越晚卖出,价格越低。
实际上鹤岗的状况要比阆中好不少,鹤岗100万人口,其中有30万左右的年轻人口,能够支撑起一个还算成规模的房地产市场。
在我看来,相当部分小县城最终难逃“阆中化”之路,未来能活下来的县城,一部分是资源丰富的,比如四川遂宁市射洪县,靠着丰富的锂矿,吸引了天齐锂业来落户,打造锂电池产业链。
(图源:富途牛牛)
一部分可能没有丰富的资源,但位于比较重要的位置如交通要道,还有一部分有特色产业,第四则是位于大城市周边的县城。
除了这四类县城,其他县城恐怕难逃“阆中化”的宿命。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言他君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