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生富二代,啃老30年,却活成了所有人都想要的样子
2022/9/30 22:30:00 言他君
如果要问,中国古代“最会玩的男人”是谁?
答案一定非徐霞客莫属。
他是明朝“旅游鼻祖”;有钱有闲,大半辈子都在游山玩水。
每游玩一处,他都仔仔细细地写进日记里。后来,他的好朋友就把徐霞客长达30年的旅游日记,整理成了一本书。
就是大名鼎鼎的“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
书中不止描述了黄山、庐山、嵩山、太华山等名山大川的绝世风光;还记载了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大美秘境的水文生态、奇闻轶事。
其中对西南地区岩溶地貌的考察,比欧洲要早一百三十多年。
还证实了一系列从前只存于传说中的奇景——比如香格里拉。
它不止是一本普通的游记。
还是一部难得的地理百科、水文百科、动植物百科;
一本文采斐然、涤荡心灵的文学巨著和哲思巨著。堪称“古今中外第一游记”。
如果明朝崇祯年间有微信,徐霞客的朋友圈肯定很热闹。
现在就“梦回明朝”,跟随徐霞客的脚步,开始长达30年的徒步旅行。
▲《徐霞客游记》开篇写下:”癸丑之三月晦,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
经过历法推算,发现这天就是那一年的五月十九日。为了纪念徐霞客,每一年的5月19日,被定为中国旅游日。
▲徐霞客游历黄山发现,最高峰不是天都峰,而是莲花峰。
▲朝碧海而暮苍梧,是徐霞客一生的追求和抱负
▲徐霞客第一次游历归来,此时他的游记已经爆火,被文坛众人抢着抄写、传阅。
▲因为旅途太过艰险,经常有仆从逃跑……
▲徐霞客53岁这年,终于溯源长江成功。
据不完全统计,徐霞客30余年的旅途中,曾3次遇匪、4次断粮,数百次命悬一线。
他靠着一双腿,走遍了中国21个省份。当长江源头近在眼前,徐霞客已经“双足俱废”,此生再也无法行走。
而他用整个青春年华、生命热血写下的《徐霞客游记》,却带领无数后人“走遍了祖国河山”。
对普通读者来说,它的神秘感、冒险元素,不亚于探险小说《盗墓笔记》。
里面很多关于云南、广西等地的溶洞、温泉、暗流等险地的神秘传说,分分钟让你紧张到屏住呼吸。
如果你也对这部千古奇书感兴趣,言他君强烈推荐这套:
全本全注全译版《徐霞客游记》全5册“中国第一旅游博主”亲笔日记
真正按“日记”顺序来编排翻译;
时间、地点、探险故事,一目了然。
文字优美,画面感极强,读起来引人入胜。
据说鲁迅睡不着的时候,就会读这本书。既放松、减压,又能长见识。
因为从小就喜欢读《山海经》这样的上古奇书,徐霞客特别去一些当地百姓口中的“奇幻之地”。
像是诗情画意的螳螂川、神秘诡谲的双龙洞、神奇美妙的九漈瀑布……书中像这样值得探险的景点,数不胜数,别处很难读到。
▲徐霞客 作者:关山月
这本书几乎是以一种“扫描”的方式;
对他所到各地的地质地貌、风俗人情等,进行了详细的、准确的记载。
一部《徐霞客游记》,就是世界看待中国的眼睛。
其中不少篇目还入选语文教材,如《游天台山日记》《游雁荡山日记》等。
就像《典籍里的中国》特邀文化嘉宾,蒙曼教授点评的:这本游记的文学含量很高。
很多段落、句子读起来都身临其境。就像看了一场心旷神怡的“文字电影”。
▲徐霞客先生造像 作者:黄胄
成年人读,会为徐霞客笔下瑰丽、雄奇的风景着迷不已。如同开启一场险象环生的“纸上探险”。
孩子读,不仅能开阔心胸,树立远大目标。还能提前熟悉语文篇目,学到很多随时可以用到作文里的好词好句。
比如徐霞客的经典名句:“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寻山如访友,远游如致身”等等。
现在正值暑假,如果没空带孩子探访名山大川,就让徐霞客带领孩子踏遍五岳、游历九州、溯源长江!
原价265元,现在赶上秋季“降温价”,仅需128元。
不过两张景区门票钱,就能带孩子足不出户,游览壮丽的祖国山河。
听“东方游圣”徐霞客绘声绘色地讲述这30年的人生奇遇,真的值!
点击图片,立即购买▼
徐霞客:一生只做一件事
就是走遍中国
有人猜测徐霞客是“穷游博主”,还真不是。
毕竟无论是400年前的明朝,还是今天,能够支撑你一场“说走就走旅行”的就四个字:有钱任性。
徐霞客就是一个如假包换的“富二代”。
▲徐霞客黄山探幽 作者:胡定元
他祖上光是田产,就有一万二千亩。比30个鸟巢面积还大。
除此之外,他的父母都心胸豁达、通情达理。尤其是他的母亲王孺人从小就教育他,“丈夫要志在四海”。
还说如果守在家里,那就跟篱笆围起来的小鸡、马鞍束缚住的小马一样,不会有出息。
徐霞客说:父母在,不远游。也是母亲告诉他:游必有方。还亲手做了一顶“远游冠”送给他,让他放心大胆地远行。
正是母亲无条件地支持,成全了徐霞客人生中第一次的游历。
不过徐霞客的“旅行”可不是单纯的游山玩水、寻奇访胜,而是为了探索山川的奥秘、考察风土人情。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李约瑟曾评价说,《徐霞客游记》读起来一点都不像是17世纪学者所写的东西,倒像是一位20世纪的野外勘查家的考察记录。
可见徐霞客的日记,记述之翔实、准确、事实就是。
而且他选择的旅游路线大多都是荒山野岭,人烟罕至的地方。
经常要攀爬悬崖峭壁,在积雪覆盖的山涧行走……好几次,他都差一点跌入深渊,万劫不复。
有人问他:值得吗?
徐霞客说:”西汉张骞开辟道路,却从没有亲眼见过昆仑山;唐朝玄奘、远超耶律楚才都是奉了皇命,才有机会西游。
而我不过一介普通老百姓,一根竹杖,一双鞋就能去到黄河、沙漠,登上昆仑山,横穿西域。与这三人齐名于天下。即便死,也没什么遗憾了。“
何等胸怀,何等壮志。
▲《徐霞客游记》终篇之地悉檀寺
在那个科举兴盛,人人都想“往上爬”的年代,只有他不求功名利禄,不为扬名天下。只出于本心的热爱,用一双脚丈量大地,用一生光阴,探问远方。
言他君觉得,每个向往诗与远方的人,都应该读读这本《徐霞客游记》。看看什么是真正的“按照喜欢的方式,度过这一生。“
相信每个人读完,都会得到心灵的平静和丰盈。
点击图片,立即购买▼
“第一人称”视角讲述
代入感太强,如身临其境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徐霞客的游记,都是文言文,恐怕很难读懂。
事实上,他的文字凝练,优美质朴。很多句子,哪怕不看翻译也能读出意趣。
比如他写:望雁山诸峰,芙蓉插天,片片扑人眉宇。就很能想象中,置身山脚下,瞻仰雁荡山峻险峭拔之势的场景。
还有《游武夷山日记》写道:
“上下皆绝壁,璧间横坳仅一线。须伏身蛇行,盘壁而度,乃可入。”一读就能明白他的意思。
更不用说,咱们这个版本还是全注、全译。
经典结构层次:题解→原文→注释→译文,一气呵成。哪怕毫无文言文基础的小学生,也能无障碍阅读。
书中还特别注释了地理名称、人物、制度、宗教、疑难字词等。行文流畅,完全可以一目十行。
这么说吧,喜欢读原文的读者,能读到完整无删减的《徐霞客游记》;
想要读白话文版本的读者,也可以直接读全文翻译。
因为是日记形式记录,而且都是徐霞客边走边记,每个字读起来都有“把臂同游”之感。
比如他写道:
初六日,天气很是晴朗。我寻到一位向导,手持竹杖上山,经过慈光寺,从左边往上爬。能看见石峰抱在一起,中间的石阶被积雪覆盖,望上去如同白玉一般。
旁边树木稀疏,枝干上铺满茸雪。黄山群峰盘结连环,唯独天都峰巍然挺立。
背阴处,积雪已经冻结成冰。坚硬溜滑,很难站稳。我只能独自前进,用竹杖来凿冰,挖出一个小洞之后,再把脚放过去。随后的人都纷纷效仿我,才得以安全通过。
文字鲜活又真实,细节处更是引人入胜,好像真的同他一起小心翼翼在冰雪上行走。
尤其推荐冒险爱好者阅读,真的会起一身的鸡皮疙瘩。
点击图片,立即购买▼
其中的文学之美,壮怀之志
值得反复品读、回味
徐霞客对万物自然美,有一种天真的好奇和赤子一般的崇拜之心。
从这本书里,能读到不少美到窒息的美景,如:
竹林灌木,遮蔽掩映;云霞山烟,拨弄飘逸。
松树有四人围抱那么粗,每条树干都分出许多枝桠,像鼎倒立,高耸入云。树皮柔滑,与如凝脂。比搽了粉还要洁白。
松枝绕弯盘曲,如同虬龙,绿色的松针迎风飞舞,昂然端立在半空中,真是奇观啊!
他笔下不止有云霞瀑布、崇山峻岭,还有不少珍奇动物,水文奇景。
锦绣山河、世间万物,都被徐霞客写进日记里。
《徐霞客游记》一套5册。
装帧上特别选择了古典色系,典雅脱俗,别有一番韵致。
内页选用轻型纸张,阅读省力。
排版也很舒适,原文、译文互为映照。读起来更有代入感。
不管是自己阅读、收藏,还是送孩子、送朋友,都是一件拿得出手的礼物。
原价256元,现在赶上特惠价仅需128元。不到两张景区门票价格,就能“游遍祖国壮丽河山”,真心超值。
点击图片,立即购买▼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言他君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