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子在他皮肤下滑行,肉眼可见:这病有生命危险
2022/5/28 19:00:00 新浪探索
粪类圆线虫第一期幼虫(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如果感染了这种寄生虫,可能一生都无法摆脱……
撰文 | 栗子
审校 | 二七
一位64岁的西班牙男子,患有转移性肺癌,肿瘤已扩散到脊柱,并开始压迫他的脊髓,于是他不得不住院治疗。
医生用高剂量的糖皮质激素为患者进行了四天治疗之后,发现他全身上下都出现了红疹。并且,红疹的形状是一些波浪线。当医生把一处红疹的轮廓勾勒出来,等到24小时后,那处红疹却不见了,波浪线已经移动到新的位置。
B为被勾出轮廓的红疹,C为24小时后,红疹已不在原位(图片来源:原报告)
这就表示,可能有什么东西正在皮肤之下滑行。医生检查患者的粪便,并从中找到了粪类圆线虫(Strongyloides stercoralis)的幼虫,有的是杆状,有的是丝状。而那些遍布全身的会挪移的红疹,就是丝状幼虫在皮下蠕动的结果。
男子被诊断为类圆线虫过度感染综合征(strongyloides hyperinfection syndrome),他的病例被医生发表在了《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钻透皮肤很容易
粪类圆线虫身型不大,雌性成年后大约有2-3毫米长,雄性成年后通常不到1毫米,幼虫的长度也大多在几百微米。这种生物,在人类、猫和狗的体内都可以寄生。
不过,这是一种兼性寄生虫。也就是说,它们并不是必须在宿主体内寄生一段时期,才能走完生命历程。这种蠕虫的生命周期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生,一类是寄生。两种形式会交替出现,母亲可能寄生,孩子可能自生,孙辈可能再去寄生。
红为自生生命周期,蓝为寄生生命周期;①⑤为杆状幼虫,⑥⑦为丝状幼虫(图片来源:CDC)
假如你还记得开头提到,粪类圆线虫的幼虫有杆状有丝状。其实,从卵中孵出的幼虫最初都是杆状。在自由环境中成长的杆状幼虫,一部分会通过四次蜕皮发育为成年雌虫或雄虫,交配后的雌虫又可产生下一代杆状幼虫。也有一部分杆状幼虫会在两次蜕皮之后,发育为丝状幼虫,就是可以感染宿主的幼虫。
丝状幼虫接触到人类时,能穿透皮肤进入体内,从此开启寄生的旅程。幼虫一路迁徙到小肠,并在那里发育为成虫,但只有雌性能走到这一步。寄生的雌虫找不到异性伴侣,并不代表它们会停下繁衍的脚步,只要进行孤雌生殖,母亲依然能在肠粘膜内产下后代。
在人体里孵出的杆状幼虫,一部分最终随着粪便排出体外,成为自由的生命。重要的是,另一部分杆状幼虫又能蜕变成丝状幼虫,再利用自己的穿透能力突破肠粘膜,寄生到人体的其他部位,这种过程叫做自体感染(autoinfection)。
回头看本文的主人公,64岁西班牙男子的红疹会遍布全身,也是自体感染的结果。那些会动的红疹,有个正式的名字叫“larva currens”,拉丁语意为“赛跑的幼虫”。顾名思义,幼虫在皮下运动的速度很快,每小时可能跑出5~10厘米远。但造成红疹的自体感染,并不是幼虫穿透肠粘膜导致的,而是粪便中的幼虫穿透了肛周皮肤。根据病例记载,这一位患者的红疹就是从肛周开始出现,然后才逐渐占领躯干和四肢。
患者身上的红疹(图片来源:原报告)
有了自体感染的技能,粪类圆线虫可在人体内持续造成感染。比如,进入肺部的寄生虫有时会被人咳出来,然后被吞下去,再进入肠道。还有的人从第一次被粪类圆线虫选中开始,直到65年之后仍然受到这种蠕虫感染的困扰。如果不接受有效的治疗,影响可能持续终身。
粪类圆线虫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感染这种寄生虫也不是十分罕见的事情。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大约有3000万~1亿人被粪类圆线虫感染。它们偏爱温暖潮湿的环境。如果人们接触了被这种寄生虫污染的水源、土壤或粪便,身体就有机会遭到入侵。那位西班牙患者,就曾经在污水处理厂工作过。
如果光脚踩过被粪类圆线虫污染的土壤,寄生虫也有机会入侵(图片来源:Unsplash)
除了红疹之外,他还有轻度腹泻的症状,那就是肠道被入侵的结果。这种寄生虫感染的其他症状,还可能包括肿胀、瘙痒,皮肤被穿透的部位也可能有轻度出血。如果粪类圆线虫入侵肺部,则可能令胸部产生灼烧的感觉,造成喘息和咳嗽,或是导致肺部疾病。
而在过往的研究中,科学家们还介绍过一种更危险的情况。假如幼虫穿透肠粘膜时,顺便让一些肠道微生物也突破了原有的屏障,进入人体循环,这就可能为患者带来败血症或脑膜炎,甚至危及生命。
什么人更脆弱
不过,感染了粪类圆线虫的患者,也不是个个都会受到严重症状的困扰。大部分感染者都没有明显的症状,也不会意识到自己被寄生虫入侵。对粪类圆线虫来说,在人体内安静潜伏数十年而不被察觉,并不是一件难事。
左为雌性成虫,体内排列着虫卵;右为可以感染人体的丝状幼虫(图片来源:CDC)
但对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类来说,这种寄生虫更容易在他们体内引发严重感染。比如,那位西班牙男子是癌症患者,医生在癌症治疗过程中为他施用的高剂量的糖皮质激素,会抑制机体的免疫应答。
免疫功能受到抑制之后,他患上了类圆线虫过度感染综合征。在这种情况下,粪类圆线虫的生命周期会加快,导致患者体内的寄生虫数量,比普通感染者体内多得多。幼虫在患者皮下的“赛跑”会加速;肝、肺、脑、心脏等器官被入侵的现象,也容易在此时发生。类圆线虫过度感染综合征的死亡率,可高达80%。
不过,造成高死亡率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诊治来得太迟。从这个层面上说,64岁的西班牙男子还算是幸运。医生发现他的症状之后,用抗寄生虫药伊维菌素对他进行了治疗。口服这种药物之后,患者的红疹和腹泻症状都明显减轻了。
不要以为,能拉出去就没事了。
封面图来源:《夏目友人帐》原报告: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icm2115708
参考链接:
https://www.cdc.gov/parasites/strongyloides/biology.html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topics/medicine-and-dentistry/larva-currens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1941746/
https://emedicine.medscape.com/article/229312-overview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新浪探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