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一女子感染新冠后过量饮水致“水中毒”!发烧了如何正确喝水?
2022/12/22 19:30:00 河豚健康

     “阳”了就要多喝水,这是大家近期的治“阳”大妙招。还有日常被吐槽的关心口头禅“喝点热水”,也都与喝水有关。可见,“多喝水”的好习惯深入人心。

     近日,据四川省人民医院消息,一名中年女性出现意识模糊紧急入院治疗。经医生分析,系因感染新冠病毒后过量饮水导致水中毒引起。

    

     网友评论:凡事都要适度

     串场绿茵:喝过了头,凡事要有个度,遵医嘱。

     王兴sky:之前有同事也出现过水过量中毒,跑步后喝的太多了,排泄差,水中毒了~

     柠檬与柑橘阿_:喝四五斤就可以了,喝到八斤是真没必要。

     晴朗的美:这条常识应该广而告之,多喝水的医嘱不适用于所有人,我的观点是,不渇你喝什么水?

     高高每天都在干什么:我这几天,一天吃一顿饭,剩下时间都在喝水,不喝水喉咙就不舒服,好家伙,明天不敢喝太多水了~~

     张起灵手中独一无二小黑金:昨天喝了三升水就缓解了嗓子,全身痛得遭不住!

     南风槿鹤:水里掺点盐糖啥的,你光光一顿喝你不紊乱谁紊乱?

     水喝太多可能引起“水中毒”

     很多人感染新冠后会大量喝水,甚至有网友调侃“喝到快要住在厕所的程度”。这则新闻里的患者于12月10日感染新冠病毒,出现全身酸痛症状,发烧至39℃并呕吐了2次,呕吐后开始大量饮水。家属描述说,她不停地喝水,继而出现肢体抽搐、神志模糊的症状,被紧急送往监护室抢救。经医生分析,为大量饮水后出现的水中毒所致。水过量摄入时,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引起水中毒。急性水中毒时,人体的体液量增加,可引起脑细胞的水肿,导致头痛、嗜睡,严重时可引起昏迷,甚至死亡。“水中毒”又称稀释性低钠血症。正常情况下,身体中细胞内外的钠离子浓度处于平衡状态。当水的摄入量远远超过排出量时,过多的水分就会滞留在身体中,导致血浆被稀释,从而使血浆中的钠离子浓度降低,这种现象就是“水中毒”。

    当水中毒时,细胞外的钠离子浓度比细胞内的更低,为了维持细胞内外的浓度平衡,细胞外的水分会流向细胞内,导致细胞膨胀。如果脑部细胞发生膨胀,由于大脑是由坚硬的脑骨固定和包裹的,脑组织受到挤压。其实新冠感染后保持一定的饮水量非常重要,尤其是出现发热之后,及时喝水有助于降低体温、缩短恢复时间,因此防控指南上也建议大家感染后要积极地喝水。但是喝水的量也要有控制,每天的饮水量最好不要超过3L选择适合自己的饮水量更重要

     今年11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理工大学、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日本茨城筑波大学等多个国际团队的研究人员在顶级期刊《Science》(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研究显示,每天8杯水(约2L)的推荐量,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太高了,超过大多数人真正的需水量。而且不同年龄段、性别、国家的人,不同季节不同的身体状况下需水量也是不同的。

    人每天都需要摄入一定量的水以维持身体机能。肾功能正常的成年人一般饮水量以2000毫升/天为宜。当天气较热,出汗多,不做剧烈运动的话,每日饮水量可增加至2500毫升/天左右。

    例如,一个20多岁的男性每天的水周转量为4.2升,并不是需要每天喝4.2升水,每日平均饮水量大约为1.5~1.8升就够了。同理,对于20多岁的女性来说,每天可能只需要1.3~1.4升。老年人的饮水量则相对更低。当然,即便是这个标准,肯定还有很多人喝得太少,而不是喝得太多。因此大家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多喝水,并且少量多次。另外,肾功能正常的人持续最大利尿速度一般是500-1000毫升/小时,运动员可达1000-1500毫升/小时。如果超过肾脏排尿能力,体内过多的水会稀释血钠浓度,渗透压下降,水进入细胞内,出现细胞水肿,即“水中毒”。吃完7类药要少喝水

     生病时喝水还需要注意自己服用的药物。很多人认为服药就应该多喝水,来减轻肾脏负担,有助排泄毒物。但偏偏有些药服用后却要少喝水,甚至不喝水,比如以下这几类药。

     止咳药

     1

     止咳糖浆、甘草合剂等药物需黏附在发炎的咽喉部而发挥作用,喝水过多会将药物冲掉,降低药效。一般建议服用此类药物后10分钟内不要饮水。需要含服的药物比如硝酸甘油、麝香保心丸等,不可直接用水吞咽,而是要通过舌下含服,让毛细血管吸收。服用后30分钟内也不宜喝水。

     口含片

     2

     如西地碘含片、复方草珊瑚含片、银黄含片等,含服时要把药片置于舌根部,并尽量贴近咽喉处,使药物保持较高的局部浓度。建议含服后30分钟内尽量不要喝水。

     含漱剂

     3

     这类药主要用于咽喉、口腔清洗,有去臭、防腐、收敛和消炎的作用,是牙龈炎、牙周炎等口腔疾病的辅助治疗药物。该类药物不能吞下,含漱后要在口腔内保持一定的浓度,不宜立即喝水。

     治疗胃病的一些药物

     4

     比如胃黏膜保护剂(硫糖铝、果胶铋等),服用后在胃中会形成保护膜,因此服药1小时内尽量不要喝水,以免保护膜被水稀释。需要直接嚼碎吞服的胃药,也不要多喝水,以防止破坏形成的保护膜。

    一些苦味健胃药,如复方龙胆酊等,是通过苦味刺激舌部味觉感受器及末梢神经,促进唾液和胃液分泌,起到增加食欲的作用。因此服用时不光要少喝水,服后也不要漱口。

     抗利尿药

     5

     该类药物(加压素、去氨加压素)服药期间应限制饮水,否则可能会引起水潴留或低钠血症等。

     缓解腹泻的药物

     6

     比如蒙脱石散,服用后如果喝过多的水,会影响药物对消化道内病毒病菌的固定和抑制。一般该类药物说明书会明确标明药物与水的服用比例。建议将药物倒入半杯温开水(约50毫升)中混匀快速服完即可。

    提醒,送服药物一般建议用温水(40℃~50℃),但有些药物的水温则要低于40℃,如维生素类和助消化的胃蛋白酶合剂、胰蛋白酶、多酶片等,以及一些含活性菌类的药物等。总之,服药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不清楚的可以寻求专业药师的指导。应该怎样正确补水

     如果生病发热,可以适当喝白开水或淡盐水,但24小时内饮水不要超过3000毫升,避免发生“水中毒”。慎喝电解质水。目前市面上所销售的电解质水也不要盲目跟风喝,因为电解质水主要是运动饮料,用于运动之后体内出汗、电解质缺乏,补充养分。普通群众购买电解质水要注意相应的体质,心肝肾功能不全、高血钾、高血钠、代谢有故障的患者严格慎用。

    所以在轻度电解质缺乏的情况下,电解质水确实是需要的,但也不是必须和无可替代的。因此当出现发热等症状时,如果能正常饮食,则无需额外补充电解质。如果整日不进食同时排汗或严重腹泻呕吐,才需要补充。肾功能和心脏功能不好的人,更要注意把握饮水量,具体情况需遵医嘱。

     【图片和部分文字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河豚健康?END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河豚健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