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疼?骨头疼?全身酸痛?小「阳」人的这些症状到底是怎么回事?
2022/12/28 19:30:00 河豚健康
最近很多朋友都变成小「阳」人了,朋友圈、工作群、家庭群里每天都有阳性的抗原检测结果,以及无奈躺平的特写照。
浏览各个视频网站,很多朋友都分享了自己的感染症状。相同的症状包括:咽喉疼痛、头痛、头晕、恶寒、发热,很多人还有全身酸痛、骨头疼痛和全身乏力,部分人还有腹泻、呕吐的症状。
但是大家有共同的结论:每个人的症状似乎不一样。
脸上脱皮、放屁增加、全身红肿、脱发... ...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奇奇怪怪的症状呢?首先我们了解一下病毒是如何入侵我们的。
病毒是如何入侵我们的?
病毒有很多种不同的类型:冠状病毒、痘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腺病毒、弹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还有一种奇怪的形态:大肠杆菌噬菌体。根据遗传物质划分,主要分为RNA病毒和DNA病毒,还有朊病毒。

(图源National Human Genome Research Institute)
病毒入侵是一个悄咪咪的过程,因此起初感染的时候,难以察觉,直到病毒在体内复制到了一定数量级别,症状才开始出现。

(图源health)
病毒因为没有细胞结构,所以没有办法独立生长和增殖,需要寄生在一个活的细胞里完成生命周期。侵占宿主细胞后,用宿主细胞里的营养物质来完成病毒的转录、组装和增殖,最后,病毒破坏掉宿主细胞后,大量的病毒释放到血液中,重新寻找新的寄主,再次进行增殖。
简而言之,病毒的活动就是:吸附,进入、复制、装配、释放子代病毒。
当你在出现明显症状前,新冠病毒已经在你的身体里完成了这些进程:
1. 病毒体附着到宿主细胞表面并通过胞吞进入细胞;
2. 衣壳分解后,病毒核糖核蛋白转运入核;
3. 病毒基因组转录;
4. 病毒基因组复制;
5. 新合成的病毒mRNA出核并完成翻译;
6. 合成的核蛋白入核与新复制的核酸结合;
7. 合成的病毒表面蛋白进入高尔基体完成翻译后修饰并转运上膜;
8. 新形成的核衣壳进入细胞质并与插有病毒表面蛋白的细胞膜结合;
9. 新生成的病毒体通过出泡方式离开宿主细胞。
免疫器官
免疫器官是产生、储存和释放免疫细胞的器官,一些免疫应答也在这些免疫器官里发生。在这些器官里,免疫细胞经历发生、分化和成熟,保护我们的躯体健康。
主要的免疫器官有骨髓、胸腺、扁桃体和脾脏,淋巴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为什么一些感染者会出现腰痛、骨头痛?
其实可能是脾脏和骨髓里的免疫细胞大量增多导致的疼痛。

(图源Doctors Gates) 全身的免疫器官分布
骨髓——骨头痛、一身痛
骨髓是主要的造血器官,担当了我们身体里的「军事力量储备」。经过一些外周抗原刺激后,骨髓会迅速调动造血干细胞,生成免疫细胞。这些免疫细胞尽管不成熟,但是一旦被释放到血液中去,就会在「边学习边工作」的情况下变得成熟起来。
如果你感觉到骨头很痛,比如腰痛、腿疼、髂骨疼,那可能是你的骨髓「临危受命」,加班加点训练新兵!

(图源ScienceDirect)
脾脏——腰痛
脾脏是一个重要的血液仓库,过滤血液中的碎片和变形的红细胞,清除死亡的血球细胞。在脾脏里,有大量的免疫细胞,能够吞噬随血液一起过滤的病毒和细菌,避免这些漏网之鱼继续作乱。在一些感染发生的时候,脾脏的工作负荷增加,就会容纳更多的血细胞,这个时候,脾脏体积就会变大,脾脏靠近腰椎,容易导致觉得腰痛。
另外腰痛也可能和长时间的卧床,或者是平时就有一定的腰部问题等因素有关,这个时候更为突出了。
黏膜——浓痰
呼吸道、胃肠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都有散在的淋巴组织,负责监视和抵御来自空气的微生物感染。比如空气中、食物中的有害微生物,会刺激黏膜上的免疫细胞,来清除这些抗原。
呼吸道上还有紧密相连的纤毛,这些纤毛会定向摆动,摆动的方向就是「一致向外」,将吞噬了细菌的免疫细胞碎片、空气灰尘、粘液等混合物推出去,也就形成了我们喉咙里的痰液。
扁桃体——「吞刀片」
很多阳性的人都吞咽困难、喝水时犹如「吞刀片」,一方面是扁桃体肿大,一方面是咽喉水肿。扁桃体肿大的原因是因为扁桃体对于经口鼻入侵的病毒和细菌保持高度警惕,以保障上呼吸道的健康。一些患者在病毒感染后,扁桃体内的免疫细胞也会参与到呼吸道内病原体的清除,作为战场之一,扁桃体也会出现红肿胀痛的症状。
英勇作战的免疫细胞们

(图源Microbe Notes)
就像听到号令一样,各种免疫细胞各司其职,开展对病原的攻击。
不同于一般季节性流感,新冠病毒可能引发的是一场「世纪之战」。
如果站在我们免疫系统的角度来看,就是:这辈子第一次打这么艰难的保卫战!
自然杀伤细胞:火力全面覆盖,对感染区域狂轰乱炸,无论是病毒,还是被病毒感染的细胞,一律清除!

单核细胞(如中性粒细胞):点对点作战,各个击破。移动迅速,吞噬力强,用闪电战清除发现的病毒。

清除病毒的中性粒细胞,通过伪足移动,免疫细胞包裹细菌或真菌并将它们消化裂解。
树突状细胞和B细胞:树突状细胞扮演的角色好像通信站里的通讯员,吞噬能力虽然弱,但是能将病毒信息解读后前往淋巴系统传递信息。驻扎在淋巴结的B细胞,是个技术控,树突状细胞传递的抗原刺激B细胞后,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分泌针对病毒的特异抗体,就像追踪导弹一样精准对抗病毒。

(图源ScienceDirect)树突状细胞和B细胞在淋巴结内通过对抗原信息分析,产生免疫作用,是一对配合默契的搭档。
杀伤性T细胞:强效抗击病毒,扫清残党,解决漏网之鱼。
巨噬细胞:吞噬因作战中牺牲的免疫细胞的碎片,以及被病毒攻击后受损的正常细胞。
巨噬细胞负责打扫战场,这些和病毒作战的细胞毒性T细胞死亡后形成细胞碎片,为了不让这些组织碎片影响到机体正常运行,巨噬细胞就会过来清理战场,恢复到生病前的状态。
但是巨噬细胞大量富集的时候,会产生局部水肿,炎性因子分泌增加,也会刺激局部神经感受,也会加重我们「咽喉肿痛」的感觉。

这些免疫细胞的分工,就像一场战役中各司其职的兵种,在协同配合下,一同消灭病毒。
所以很多时候,这些症状代表着我们的免疫系统正在“苦战”。大家知道了这些症状的原因,也能让我们少一些焦虑,毕竟好的心态也是战胜病毒非常重要的一环。
参照文献;
[1] Heesters B , Carroll M . The Role of Dendritic Cells in S.pneumoniae Transport to 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s[J]. Cell Reports, 2016, 16(12):3130-3137.
[2] Di R , Francesca. T-lymphocyte interaction with stromal, bone and hematopoietic cells in the bone marrow[J]. Immunology & Cell Biology, 2008, 87(1):20-9.

河豚健康?END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河豚健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