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见过的最壮烈的公务员辞职!
2018/7/18 12:10:22 公务员之家V
点击
“公务员之家”关注我哟
全国公务员最喜欢的微信平台!点击关注吧!
来源|识局(zhijuzk)感谢授权!
如果没遇到中年危机,那就创造一个。
▼
一
我认识L哥快10年了。
一般来说,我的体制内朋友们在10年间的变化,主要遵循三条规律:级别越来越高,肚子越来越大,发际线越来越靠后。不过L哥总能给我惊喜。
从我认识他以来,他从没遵循过后两条规律——这可能跟他的肚子本来就不小、头发本来也不多有关。而现在,他连第一条规律也不打算再遵守下去了。
“兄弟,我已经跟领导提了辞职。”我接到L哥电话那天,詹姆斯刚刚跟湖人正式签订了一份4年1.53亿美金的合同,C罗则在稍后宣布加盟尤文,合同同样是4年,年薪3000万欧元。
电话那头,L哥的语气很平静,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仿佛他也找到了自己的紫金王朝或斑马军团。
但我照例问他的去向。他回答,上个月他到省城一家中等规模的律师事务所面试,所长很欣赏他,催他赶紧入职。
我则追着问那个八卦人士最关心的问题:“那他一个月给你多少钱?”
“底薪3500,交五险,另外还有提成。”L哥说,“所长说,如果我干得好,第一年就能挣15万。”
“3500?!”我喊了出来。
▼
二
“你激动什么,现在律师这行都这样。”L哥淡淡地说,“这就算不错了,很多小事务所连一毛钱底薪都没有。”
L哥说的是实情。但另一个实情是,他本人在辞职前,是我们省一座小城的市直机关的科长,前年被列为副县处级干部重点培养对象。
官不算大。同批被列为重点培养对象的还有很多。不过,考虑到他今年还不够34岁,所以后面的想象空间倒不算小。
至于薪水,确实不多,一个月拿到手的大概是6500块,年终的文明奖、取暖费和十三月工资不计在内。
他在小城有两套房、一部车。他的父母都是市直机关退休干部,也有两套房、一部车。按照我那点贫乏的想象力,像他这样的人,倒不是完全不应该辞职,但至少也该等某个大公司向他抛出橄榄枝,许诺再给他两套房、一部车,才能考虑这个问题。我实在想不出他干吗要主动去面试一份3500块的工作,在我看来,这简直相当于在没有中年危机的情况下,自己创造中年危机。
“你想啥呢。”L哥打着哈欠说,“就我这样的,一天律师都没干过,啥经验没有,专业知识也不如人家科班出身的人,还指望刚上来就月薪10000?做梦吧。”
我说那你也得等时机成熟了再辞职吧。总不能新工作还不如原来这份吧。
“要按你这种心态,我永远也别想辞职了。”L哥说,“世界上哪有那么多十拿九稳的好事让我碰上?大部分人找工作都是先苦后甜,这得慢慢来。”
“所以这就是你主动找罪受的理由?”我问他,“你能不能告诉我,你到底是因为日子过得太舒服,所以闲得难受,还是因为日子过得太舒服,所以有了闲得难受的资本?”
电话那头,L哥好像苦笑了一下。“要没点危机感,过得太舒服,不一定是好事。”他说,“再说你也知道,我过得一点都不舒服。之前都说过了。”
“之前是说过。”我据理力争,“但之前我也说过,你是生在福中不知福。你以为出来就舒服了?要是更不舒服怎么办?”
L哥沉默了10秒。然后用低沉的嗓音说:“那我究竟是该在里面继续忍受100%的不舒服,还是该冒着99%的更不舒服的风险,去追求1%的更舒服的希望?”
▼
三
我没法回答这个问题。但我知道,L哥已经在体制内度过了11个“不舒服”的年头。
我刚认识他那会儿,他在县区级组织部门工作,后来自己争取到某乡镇做副镇长,干了不到两年,又通过遴选考到了市直机关。
大家都以为他是在积极追求进步,但他自己以为,他是在积极追求更舒服的事业环境。
然后他失望了。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我们不能理解他的失望,甚至直到他自己开口抱怨之前,我们也没察觉到他的失望。
因为我们都觉得他是个真正把工作当成事业的人。他在乡镇的工作与法律有关,于是自己去考了司法考试;到了市直机关接触财务工作,又去考了注册会计师。作为一名公务员,他给领导做过6个月的专职司机,专门从事计算机维修长达两年,还给上访户端过三年多的水,但从来没懈怠过。
在我与他共事的两年多时间里,每一件大事、小事,他都做得一丝不苟。有时我会劝他,有些破事糊弄一下就得了,他每次都答应,但每次都不知道该怎么糊弄。
其实我也不知道。于是每当单位只剩下我们俩的时候,他都会苦笑着对我说,看吧,你说的那些都没用,咱不是那样的人。
可我还是觉得他不如我。因为我至少在向着油滑的方向前进,而他却越活越天真。
这从他的抱怨里就能看出来。
▼
四
事实上,L哥并不热爱他的工作。
特别是最近这几年,他已经在无数次抱怨中摸索出了一套完整的“体制内工作不好”理论,主要论点包括以下4条:
第1条,体制内工作的付出与回报并不对等。其实他在那座小城里升得不算慢,但他总是无法忍受有些能力不如他强、付出不如他多的人比他还快。
所以他羡慕体制外“干一分钱的活,领一分钱的薪水”的模式。
第2条,体制内的收入还是偏低。尽管他的生活早已奔入小康,但他对自己的房子首付来自父母这件事耿耿于怀,总觉得凭自己的本事,去体制外完全可以白手起家。
所以他考司考、考注会,本来也有为“随时去体制外”做准备的目的。
第3条,体制内的生活已经一眼望到了尽头。根据他的分析,他将在波澜不惊中度过安稳但缺乏鲜亮色彩的职业生涯,不需要时间机器,他就看见了30年后的自己。
所以他搞不懂,既然已经知道结局,为什么还要花半生光阴去实现那个结局。
第4条,就他本人而言,他认为自己在尸位素餐。他认为自己做的绝大部分工作是无意义的,既没有改变什么,也没有帮助谁,虽然收入不高,但拿这样的收入,心里也还是有愧。
所以他想,还不如去做个纳税人算了,至少心里踏实。
我逐条反驳了他。
▼
五
我告诉L哥,第4条以后千万别再说了,不然谁听见谁都想打死你。
至于前3条,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存在,但不只存在于体制内。你以为出去了,就真能有付出就有回报?体制外的钱就那么容易赚?你难道不知道体制外的兄弟姐妹们背负着很大压力?
再说,体制内的生活波澜不惊,难道体制外就风起云涌?不见得吧。要是你出去之后,发现还是一眼能望到生活的尽头,再想回来可就难了。
别的朋友说得就更露骨:“你都多大的人了,还整这些没用的。”“我看你是吃饱了撑的,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多艰难。”“你在这儿旱涝保收,吃喝不愁,混日子也能混到退休,退休金也不少。干吗没事出去找罪受?”
“人干吗要混日子呢?混日子对得起自己吗?”在一次晚间的小规模聚会上,L哥忽然提高了声音说,搞得邻桌的客人都回过头看他,“体制外的工作确实难做,这我知道,但我就是不喜欢现在的工作,行不行?”
我提醒他,你不喜欢现在的工作,当然行,但你别忘了你身上还有责任。现在你上有老下有小,要是挣不到钱,怎么养家?三十好几的人了,养不起家,对得起老人孩子吗?
“我相信我不会沦落到那个地步的。只要过了最开始的几个月,养家绝对没问题。”L哥挺直了胸膛说,“再说,难道我就只能为家人活,不能为我自己活一回?”
我说你这就有点自私了。一家人之间应该相互迁就,哪能光考虑自己想要什么。
于是我们又从工作问题扯到了人生意义问题。
▼
六
“我这怎么能叫自私呢?”L哥皱着眉头说,“如果我说,我应该追求我想要的东西,我老婆也应该追求我想要的东西,那叫自私。可我的意思是,我追求我想要的东西,她追求她想要的东西,这哪里自私了?难道非要我也追求她想要的东西,才叫不自私?可那不是把她置于自私的境地了吗?”
我说,我的意思是,你为嫂子考虑,嫂子为你考虑,才是一家人啊。
“你是说,我应该追求她想要的,她应该追求我想要的?”L哥开始发挥他作为一个准律师的逻辑思维能力,“那要是我给她的东西,不是她真正想要的,怎么办?她想要什么,难道不是只有她自己最清楚吗?我去追求我想要,她去追求她想要,结果还不是一样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且还更准确不是吗。干吗非要拧巴着来呢?”
我当然没法在逻辑上论证为什么非要拧巴着来,只好岔开话题:嫂子是成年人,就不说了,但你儿子还小。难道你连儿子也不养了?
“我再说一遍,我养得起儿子——就算这家律所倒闭了,只要我有能力,也能找到下一家。”L哥认真地说,“而且我也想给儿子做个榜样。我想告诉他,人生应该有点理想,别总想着舒舒服服地混日子。表面上看,混日子好像是为了照顾家人,其实对自己对家人都不负责任。”
我无言以对。
▼
七
直到那天,我才意识到L哥居然是个理想主义者。
我还以为这种动物已经灭绝了。至少在我能接触到的世界里灭绝了。我不知道他是怎么幸存下来的。
L哥好像也意识到了自己有多“珍稀”。
“我知道,我这个年龄,还说这样的话、干这样的事,太不成熟了。”最近这段时间,他经常作这样的自我批评。不过他似乎并不打算听别人的批评,所以后面往往还会加上一句:“我就跟你们说说这个事而已,不求你们理解。”
我们也没法理解。
昨天我接到电话,还是一如既往地泼冷水:“要是你挣不到钱怎么办?你到底想好了没有啊?”
“我不完全是为了挣钱。”他马上回答,“不过我会挣到钱的。”
“我知道,你是为了‘实现人生价值’呐。”我懒洋洋地说,“可万一你实现不了呢?”
对方立刻扔过来一堆大道理:“可万一哥伦布发现不了新大陆呢?如果他也这样想,就不会去发现新大陆了。”
“那你确定你是哥伦布吗?”
“那你确定我不是吗?”
我再次无言以对。可能对理想主义者来说,最幸福的并不是有一个新大陆已经找到,而是有一个新大陆可以寻找吧。
我只能祝他好运。
▼
尾声
在我身边的体制内朋友中,L哥不是唯一一个走出来的,但是唯一一个“向下”走出来的。其他朋友都是有了更高的薪水、更舒适的工作才辞职,他们的人生已经划出了确定的“向上”轨迹。
而L哥的人生轨迹,从此通向了未知。
说实在话,我并不看好他的发展前景。他可能永远无法达到自己理想中的状态。
但我不得不佩服他的勇气,也不得不承认他现在很快乐。
用他的话说,一份不喜欢的工作,跟一坨翔没什么区别。那么,当你面对着一坨翔,你是破釜沉舟地冲掉它,还是勇往直前地吃掉它?又还是义无反顾地假装它不是一坨翔而是一堆黄金?
既然他没办法假装它是黄金,又不想吃掉它,那么,把它冲掉就已经是胜利了。
千元征稿点击这里
29岁”网红“干部,最燃党课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点击听课)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公务员之家V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