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姿势 | 偏头痛怎么办?试试中医治疗
2017/4/12 固生堂中医

    

    

    

     怎么看你今天工作不在状态?身体不舒服?

     对啊,可恶的偏头痛又犯了...

    

    

    随着生活、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身体健康问题出现得越来越多。而偏头痛,更是困扰着不少人的正常生活。

     固生堂专家赵国平医生根据多年的从医经验,为我们解疑“偏头痛”。

    

     偏头痛俗称偏头风。西医称“血管性头痛”。患者头部一侧或双侧胀痛,呈搏动或持续性频繁发作,主要是由于颅内动脉收缩、扩张引起,多见于女性。

     偏头痛发病率位居全球第三!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致残性神经血管紊乱性疾病,全球发病率约为14.7%,位列第三,致残率位居第七,我国的年患病率亦高达9.3%。发病年龄大多在25 ~ 55 岁的青壮年时期,女性的发病率是男性的2~3倍。其病因复杂,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涉及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是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多基因多因素疾病。其疼痛程度剧烈,反复发作。长期发作,也可伴随大脑结构和功能改变,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痛苦,也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负担。

     出现这些症状需留心!

     偏头痛又分为有先兆偏头痛、无先兆偏头痛、慢性偏头痛三个临床亚型。先兆偏头痛约占全部偏头痛的15~18%。先兆是指发生在头痛之前的完全可逆的神经系统症状,如视觉、感觉、语言、运动等的缺损或刺激症状,最常见的先兆是视觉障碍,如闪光、暗点、黑矇、偏盲等,有的出现手麻、构音障碍。先兆往往在头痛出现前1小时发生,可持续5~60分钟。随后是剧烈头痛,以反复发作的单侧搏动性中、重度头痛为特征,一般持续4 ~ 72 小时,常伴畏光、畏声、畏气味、恶心、呕吐等,日常活动可使头痛加重。

    

     无先兆偏头痛约占全部偏头痛的80%,发作期临床特征与有先兆偏头痛相似。偏头痛往往在头痛前数小时或一两天会出现疲劳,注意力难以集中,颈部僵硬,视力模糊、打哈欠、面色苍白、情绪抑郁、渴望食物等前驱症状。偏头痛患者中每年约有2.5%~3.0%随病程进展,发作次数日趋增加,表现出“慢性化”趋势。慢性偏头痛患者约占全部偏头痛的8%。慢性偏头痛发病高峰年龄较一般偏头痛晚10年左右。

     偏头痛,中医治疗显著

     偏头痛属于中医“头风痛”、“偏头风”疾病范畴,中医药防治临床疗效显著,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之一。中医认为,肝为风木之脏,体阴而用阳;风者善行而数变,巅顶之上,唯风可到。因此,偏头痛应从肝从风论治。在偏头痛发作期,中医药干预可有效镇痛,减少发作频率;本着上工治未病的原则,在偏头痛间歇期、前驱期,针对不同偏头痛个体的体质进行辨证论治,可以有效预防偏头痛发作,达到治愈目的。

     医生简介

     赵国平主任医师

     广州东山分院中医内科/妇科

     简介: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6年。现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老年医学重点学科带头人,暨南大学中医学院教授,中西医结合临床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医学科组组长,中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任全国中医药学会内分泌与免疫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理事。曾任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系主任,曾赴日本九州大学医学部二内科脑循环代谢研究室、日本国立弘前大学基因研究中心高级访问学者。获得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南京市留学回国先进个人,江苏省“333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等荣誉称号。先后主持国家级、部省级科研项目18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编写专著和教材20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基础研究一等奖、江苏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各一项。共培养硕士生40名,博士生15名。

     擅长:中风、偏头痛、失眠、抑郁症、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脾胃病、咳喘、三高症(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痛风、糖尿病)、妇女月经失调、围绝经期综合征等。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预约赵国平医生↓↓↓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固生堂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