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多多人设崩塌,彻底撕开“富养”的骗局
2023/3/21 7:58:00 管理晨读

    

     1

     内娱最具热搜体质的星二代,应该就属黄磊的女儿黄多多了。

     不久前,17岁的她,刚因成功执导了一部舞台剧而被夸上头条。

     没想到,仅仅一个月后,黄多多再上热搜,却只留一片骂声。

     起因是她在网上开了一个专栏,叫陪你多读书。

     在那里,她经常会出镜为大家朗读一些儿童读物。

     但细心的网友发现,一向以“学霸”著称的多多,在视频里却读错了不少字。

    

     比如,河堤读成了河tī;

     闯荡读成zhuang荡、一桩读成了一zhù;

     防御读成防xiè……

     要知道,此时的黄多多,已经是一名高二的学生了。

    

     这些字,基本都不是什么生僻字,甚至可以说是常识。

     读得如此漏洞百出,实在是有点说不过去。

     毕竟,在大众眼里,她一直都是“别人家孩子”的代名词啊。

     什么7岁独立写英文剧本。

     8岁能翻译英文书籍。

     10岁就可以给动画片配音。

     看起来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快成年了却连几个中文词都读不顺溜。

     网友们毫不留情地讥讽;就这,怎么好意思营销自己是学霸的?

    

     尽管,黄多多的栏目很快发公告致歉。

     但还是没有阻挡她的风评急转直下。

     一夕之间,那个人人艳羡的富家千金,立马变成了一个令人绝望的文盲。

    

     2

     其实,黄多多是不是真的有那么无知?

     并不见得。

     真正原因,或许是她的教育轨迹,本身就和普通孩子不同。

     记得《爸爸去哪儿》刚火的时候,刚上小学三年级的多多,就在一档综艺上透露。

     “我上的是英国学校不是中国学校。”

    

     从小,她就一直在国际学校接受教育。

     不仅是英文授课,学的东西,也都是西方的那个体系。

     别的孩子在比谁认字多的时候,她学的是如何和外国人交流。

     同龄人被一摞摞卷子压得抬不起头来的时候,她学的是如何发展特长,享受舞台。

     我们的孩子,要学基础知识。

     是因为那是挤过高考这个独木桥的唯一途径。

     但对黄多多来说,那些无数人抢破头才能挣到的资源,她生来便有。

     她的目标,从来就不是认更多字,考更高的分。

     而是更远大的视野,更丰富的人生体验。

    

     与其说是无知,不如说是她本来就走在了一条,和普通孩子截然不同的赛道上。

     读错字固然不光彩,但嘲讽也大可不必。

     而同样,她再怎么优秀,也不必拿来做普通人的标杆。

     这些年,黄多多的每条热搜下面,几乎都能看到盛赞黄磊教育方式的评论。

     有人说,人家的孩子,小小年纪,又会拍短片,又会写话剧,又能拿冠军。

     你看,女孩还是得富养,得见世面。

     对不起,这句话,我只能认同一半。

     见世面确实重要,但黄多多的富养,是建立在父母强大的人脉和资源之上。

     对普通家庭来说,盲目地追捧这种教育方式,迷信富养,或许就是一场灾难。

     3

     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曾经刷屏全网的那张聊天截图。

    

     一位父亲,省吃俭用将自己的女儿送到了西班牙留学。

     本来约好了每个月的生活费是一万块,但女儿却总是花超。

     几个月下来,父亲实在是拿不出钱来了。

     便商量女儿节俭一点。

     没想到女儿却对他破口大骂。

     不仅用词不堪入目,还说:养不起为什么要生?

     她不知道,为了供她留学,父亲的一日三餐,都只有清粥小菜。

     她更不清楚,为给她省点生活费,父亲的衣服,穿破了都不换。

    

     可对这位父亲,除了心疼,我更多的是愤怒和不解。

     情愿自己吃糠咽菜,也要富养女儿,真的值得吗?

     或许她看到了更大的世界,也跨越了阶层的壁垒。

     但教育出这样一个无礼不孝的孩子,让她见再多世面,又有什么用?

     真正的富养,并不是指父母要给孩子提供多好的物质条件。

     竭尽所能地满足她的一切要求。

     而是能让她精神独立,头脑富足。

     有能力带她去看看世界固然是好,但在一个正确的三观面前,这些都是次要。

     4

     曾经有媒体做过一项调查。

     在所有受访家庭中,有超过半数的家长,会不顾家里的经济实力为孩子花钱。

     有51%的父母,会因为无法给孩子更好的经济条件而感到内疚。

     超过7成的父母,都是受“女孩要富养”的观念影响。

     我们这一代人,大多都吃过贫穷的苦。

     所以总是竭尽全力,哪怕超出自己的能力,也要咬咬牙给孩子更好的生活。

     可富人家庭,不一定就能养出优秀的孩子。

     穷苦出身,谁又能肯定她一辈子卑微如泥?

     在教育这件事上,砸再多的钱,再先进的教育方法。

     都不如父母的潜移默化,给孩子构造一个稳定的内核。

     还记得钟芳蓉吗?

     那个湖南省文科第四,因报考了北大考古系而备受讨论的女孩。

    

     很多报道里,对她第一句描述,写的就是“留守儿童”。

     父母常年在广州打工,一年只能回两次家。

     尽管家里不是贫困户,但生活条件也不尽人意。

     高考成绩出来的时候,钟芳蓉的老师们都高兴疯了。

     有老师说,你应该去报北大的光华管理学院,学会计,会有更好的出路。

     钟芳蓉摇了摇头,坚持报考了看起来冷门的考古系。

     大家都不理解她的执拗。

     但她却无比坚定:“人生道义,在于入无我之境,谦卑自我,铸有我之魂,升华自我。”

     或许她没见过什么世面,没有那么多五花八门的本领。

     但这样信念坚定,心中有梦,勤奋刚强的女孩。

     又比那些见惯了灯红酒绿的富家千金们,差在哪里呢?

     这个世界总是有不公的。

     有的孩子生在罗马,一路鲜花锦簇,顺风顺水。

     有的孩子长在田野,到处荆棘密布,落得一身伤痕。

     不是所有父母都能像黄磊一般,让孩子衣食无忧。

     但我们都可以用爱去浇灌出一个勇敢的灵魂。

     我们或许没有那么优越的条件。

     但教给孩子持之以恒的努力,不轻易放弃的信念,直面生活的勇气,这不需要金钱,每个人都可以做到。

     让孩子有一个独立且自信的人格,便是最好的富养。

     ps:因为公众号改版,如果方便,请给公众号“管理晨读”设个星标吧。

     星标“管理晨读”,步骤很简单。

    

     觉得好看请点下方【好看】

     您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非常经典的管理者必读书籍无偿分享给粉丝,德鲁克管理书籍22本分享:

    

     (长按识别即可关注)

     后台发送 德鲁克 即可获取网盘链接。若链接失效会及时更新(部分)

    

     往期精彩回顾

     负债42亿,一代“鞋王”宣告破产:战胜了所有对手,却输给了时代!

     1张上海各行业真实工资表流出:原来我们,都中了幸存者偏差的圈套

     终于有人把内卷和囚徒困境讲明白了……

     年轻人,没事别想不开去创业

     每天清晨的精品读物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管理晨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