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独居大爷曝光1300平豪宅后,我才明白有钱从来就不等于富有
2023/4/3 7:58:00 管理晨读

     文/王耳朵先生

    

     前些天,刷到一则视频。

     博主@冬子话北京 ,钻进了一条老旧的胡同,原本打算记录一下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四合院。

     碰巧在胡同口偶遇一位大爷。

     蓝短袖,钓鱼凳,抽着十块钱出头的万宝路,配上正宗的“北京瘫”,一脸安逸。

     冬子顺势采访起这位平平无奇的大爷,没想到,一番谈话,震惊了几百万观众。

    

     1

     一开始,俩人侃了几句,冬子得知大爷在这胡同里住的房子,只有27平。

    

     一行人都以为大爷是把辛苦一辈子的家当,全砸进这27平的小房子,自己一个人过着拮据的日子。

     冬子替大爷心疼,觉得大爷“这钱花得不值”。

     倒是大爷谈吐之间,很是洒脱:

     “(房子虽然小),但是外面打扫干净,内部整理利利索索的,自己住着舒服。花点钱,就花点了。”

    

     这番话明显没说服众人,大爷便盛情邀请他们进屋看看。

     结果门一开,里面大有乾坤。

     大爷嘴里谦虚着“屋子小了一点儿小了一点儿”,可屋内的装修风格和摆件陈列,却不可小觑。

    

     入眼大多都是中式家具,两尊柜子的柜体上,还雕刻着精致的龙腾祥云。

     旁边的几座木椅和墙上的几幅字画,看起来都价值不菲。

    

     红木家具,古董摆件,精致藏品。

     惊得拍了无数胡同的冬子连连赞叹:

     “我跟您这么说,我们拍了这么多胡同,您这个在老百姓里头得拔头份,真的。”

     在屋外只窥得大爷这屋子一角的摄影师连门都不敢进,生怕器材磕着碰着一屋子的藏品。

    

     本以为视频到此为止,但大爷接下来的一番话,又在网上掀起了波澜。

     “哪天咱们约一下我开车拉你们走,想坐路虎坐路虎,想坐大奔坐大奔。

     我还有一个宅子,我自己盖的,1300平。

     每层是每层的风格,每间房是每间房的风格。有中式的,有美式的,有欧式的,还有法式的,家具也都是跟着那屋子的(风格)。”

     来源:西瓜视频@冬子话北京

     许是觉得这场景太夸张,不少网友嘲讽博主和大爷是沆瀣一气,在镜头前吹牛炒热度。

     没想到只隔了三天,打脸的视频就来了。

    

     2

     7月5号,冬子更新了“胡同大爷”的续集。

     第二次见面,大爷还是一贯的谦虚礼貌,邀请两位博主进屋后,拿出了特意准备的礼物。

     中国扇面协会会长崔永顺老师的扇面作品,一人一幅。

    

     如此贵重礼物,冬子不敢收,但挡不住大爷言语间的诚恳:

     给予的前提是尊重,你们尊重老北京的风土人情,将好的文化展现给老百姓,我尊重你们。

    

     话毕,大爷开着路虎载着一行人来到了大宅子,光从外观看,就能感受到这房子的壕气。

     中式的门楼,欧式的外墙,是大爷自己设计的“混搭”风。

     一楼设了个雅致的会客区,柜子里陈列了满满的书籍,隔断的屏风内满是大爷收藏的瓷器。

    

     楼梯间是欧式风格,装饰了伦敦夜景和几幅油画。

     瓷砖专门挑选了高档的大花绿大理石,足以窥见大爷花了多少心思。

    

     二楼的走道,乍一看以为进入了某星级酒店的总统套房。

    

     里面摆了一套工艺考究又大气的美式风情家具,除此之外皆是琳琅满目的孤品摆件。

    

     再往里,大爷把大面积的公共客厅,辟出了一条通道,分设了几个房间。

    

     有欧式的餐厅,美式的客卧,中式的茶室和为孙女而设的书法室,用的全是上好的鸡翅木。

    

     顶楼的露台,装了古色古香的木长廊,四周配备了电动的纱帘,隔热不隔景。

    

     大爷对着镜头滔滔不绝,反而两位博主越是参观,越是词穷。

     可言语之间,一点儿不招人反感。

     大爷没有开着奔驰、路虎,住着小金屋、大house的优越感。

     让他实实在在开心的,是淘到了心头好后,装饰了自己家的自我满足感和充实感。

    

    

     哪怕有人几次因为好奇,脱口而出询问大爷藏品的价格,大爷都只是摆摆手,只字不提:

     “没多少钱,正合适。”

    

     来源:西瓜视频@冬子话北京

     3

     看过这俩视频的网友,笑称大爷“凭亿近人”。

     可财富不会从天而降。

     回忆起当初背井离乡,告别父母独自奋斗的日子,大爷一度哽咽。

    

     他初中毕业,16岁当了知青,去到黑龙江,后来娶了当地的老婆,一晃十几年。

     30岁的时候孤身回了北京,一个人拉扯孩子。

     日子苦到在环卫局里搓垃圾,抽大粪,搓沙土。

     用他的话说,“人间最累的活,我都干够了。”

    

     从谷底到站上巅峰,可贵的是暴增的财富没有抹杀大爷的同理心。

     他依旧独居在27平的胡同屋,坐在门口抽十几块钱一包的烟,见着环卫工就去送几瓶水,打心底里尊重每一个行业,活得很通透。

     反观几天前,北京南站出口的另一位大爷。

     他和一中年男子因倚靠栏杆扶手问题,起了纠纷和矛盾。

     争吵之余态度嚣张,伸手就打了男子一巴掌,反反复复地辱骂:

     “你外地人到北京来你就是孙子!你是重孙子!你记住了!”

    

    

     还有不久前公交车上的“正黄旗大妈”。

     因为年轻女孩没及时给她让座,就破口大骂:

     “我就瞧不起外地人,臭外地的,上北京要饭来了,狂什么啊?”

     “我生在红旗下,长在天安门,我二环以内户口,北京首都我的家。我正黄旗人,有通天纹,你看看你有吗?”

    

     以及之前去上海宝格丽酒店的意大利餐厅打卡的网红。

     摆拍的时候镜头里误入了一位穿着背心裤衩踢着拖鞋的大哥,就气急败坏:

     “呵呵,背心裤衩也能进了,我觉得得给全餐厅其他客人免单。”

    

     水深则流缓,人贵则语迟。

     几番对比,高下立判。

     4

     优越感这东西,就像内裤,凡人多少都有。

     可以精致,可以秀给亲近的人看,但是大庭广众之下刻意暴露出来,立马就low了。

     网友@之家哥 曾举例自己做五星级酒店前台的见闻。

     那一天酒店客人很多,忙了一下午后,只剩下两位。

     一位是穿着非常朴素的老人,安静等候办理入住手续,面带微笑,回答问题时彬彬有礼。

     @之家哥 核对他的订房信息时,才知道这位不起眼的老人,是某集团的董事长。

     堂堂一个集团的董事长,竟然自己排队,也没有要豪华套房。

     而跟在老人后面的,是一位中年小老板。

     男人脖子上挂着一根硕大的金链子,腰上系着5米开外都能看到的LV大logo皮带。

     走到前台,还没说话,就把他的GUCCI钱包往台子上一拍,嗓门打开:“快给我办!我是会员!”

     真是应了主持人孟非说过的那句话:

     “所有的优越感都不是来自容貌、身材、知识、家族、财富、地位、成就和权力,它只来自缺见识和缺怜悯。”

     真正有涵养的人,从不会把优越感写在脸上。

     职场人@李勇,讲过一个他们老总的故事。

     “那天我跟老总出去办事,走到天马路那截路段时,他的车速一下慢了下来,四下里打量着什么。

     我正纳闷时,他停了车,下车打开后备箱,拿出了一大袋矿泉水瓶子,然后走到一位捡垃圾的婆婆面前,将那一大包瓶子递给了她。

     我当时惊呆了:我们老总有亿万身家,没想到他竟会做出如此举动。”

     一个人身上真正闪耀的东西,都不是和钞票挂钩的。

     是善良,是教养,是包容,是见过世面的涵养,以及悲天悯人的心肠。

     就像胡同大爷介绍他最喜欢的那条壁挂金龙鱼时,说得那样:

     “都说这鱼寓意富贵有余,其实我不这么想。

     我觉得它呢,代表温顺和和谐。”

    

    

    

    

     孔雀开屏的时候,也会露出屁股。

     富和贵,有时候差的不是金钱。

     -THE END-

     ● 作者:王耳朵。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间略懂点人生歪理。关注【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一个路见不平,就忍不住一声吼的中年boy。

     END

     文章转载 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告知删!

     非常经典的管理者沟通书籍无偿分享给粉丝,书单如下(部分):

    

     关注管理晨读

    

     (长按识别即可关注)

     后台发送 沟通书单 即可获取网盘链接。若链接失效会及时更新

     觉得好看请点下方【好看】

     您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往期精彩回顾

     负债42亿,一代“鞋王”宣告破产:战胜了所有对手,却输给了时代!

     1张上海各行业真实工资表流出:原来我们,都中了幸存者偏差的圈套

     终于有人把内卷和囚徒困境讲明白了……

     年轻人,没事别想不开去创业

     每天清晨的精品读物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管理晨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