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种电器千万不要自己修,拔了插头也带电!
2024/3/31 果壳

     微波炉坏了。找人修?舍不得钱。买新的?更舍不得!要不自己修修看?

     ♂?停手!

     我国每年触电死亡的人数超过3000人,其中因家电触电导致的死亡人数超过1200。

     听到这个数字后,你想了想,拔掉微波炉电源插头再开始修。很快,你被电流打得一蹦三尺高,抱着胳膊嗷嗷喊疼。

     你知道吗?哪怕断了电,电器还是会把人电坏的!

     拔掉插头,电器还有电!

     拔掉电器的插头,并不代表这个电器就宕机了、变废铁了,它们的内部,可能依然是带电的。

     有的电器,是内部自带电池

     我们把台式电脑的插头给拔了,过一会儿再接上电、开机,即使没联网,电脑显示的时间依然是准的。

     这是因为,电脑的主板上有计时器。而给这个计时器供电的,是一颗自带的、小小的纽扣电池。

    

    红色箭头指向的,就是电脑主板上的纽扣电池丨wikimedia commons/Porsche 911GT2

     有的电器,则是内部自带电容

     电容在电器中有很多作用,但今天咱们只需要记住一个知识点:电容,就是电的容器,里面有电,不管插头拔没拔,这个容器里面都有电

     我们常用的家电中,装了电容的有冰箱、风扇、洗衣机、微波炉、抽油烟机、电视等。

     这些电器,就算拔了插头,里面还有个装着电的容器,它还带电!

    

     各种电容器,现在你还认识,放在电器里,你恐怕很难认出来了丨wikimedia commons/Eric Schrader

     断电后修电器,被电一下会怎样?

     我们假设,你知道这个知识点后,还是义无反顾,拔掉插头开始修电器。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被电容打了一下,会有什么后果呢?

     假设电到你的,是电脑主板上的纽扣电池,那就没啥问题。这粒电池的电压只有1.5伏,对人体还是很安全的。

     但如果碰到了电容,问题就复杂和严重起来了

     空调和冰箱的电容,电压一般都不超过220伏,而安全电压是36伏。不小心碰到的话,可能会有点刺痛,感觉手麻麻的

     微波炉特殊一点,它配备了高压电容,电压可高达2000伏,妥妥的高压电了。要是在修微波炉的时候,被这玩意儿打一下,那是真疼!相当疼!运气很差的,还可能被电死!

    

    一名男子在断电的前提下修微波炉后,因触碰电容器而触电身亡丨walb.com

    

    另一起类似案例丨northjersey.com

     万幸的是,家用电器的电容,都装不了太多的电,触电时间持续不到千分之一秒,电流强度就会降到安全水平,一般来说电不死人

     但我们对安全的追求,远远比“不死人”高吧?谁想莫名其妙被狠狠电击一下啊?

    

    一个微波炉电容器,箭头所指的地方千万不要碰!丨engineeringexpert.net

     大型的商业、工业电器,电容里储存了更多的电流,误触的后果十分危险。别省那点修理钱,请专业电工来吧!

    

     国外网友讨论了一个剧院人员忘记给电容放电的案例,侥幸未死丨Reddit

     这3种家电,别自己修

     自己动手修电器,小到手表,大到电视,似乎是彰显动手能力和持家本事的好机会。但总体来说,我们并不建议非专业人士亲自动手。

     原因有二:

     首先,你不明不白地拆开机箱,很可能自己修不好,或者把里面搞得更糟糕,到头来费了一番力气,还要请师傅上门来搞定,或者买新的,得不偿失

     然后,就是说一万遍也不嫌多的安全问题了。

     出于用电安全考虑,以下3种家电,是万万不要擅自修理的。

     微波炉

     微波炉的电容,可能是常见家电中最大的。

     自己修或许能省200块,但何必自找一个被电击的机会呢?

    

     图丨图虫创意

     “大屁股”显示器

     别以为没人用这种显示器了啊!你乡下老家说不定就在用,更别提它们还是复古游戏爱好者的必备配置。

     这种显示器的“大屁股”里面,装有比微波炉厉害得多的电容,被电一下不得了。

    

     图丨图虫创意

     上年头的老家电

     你爸妈结婚时置办的电风扇坏了,尽管舍不得丢弃这件爱情信物,但也最好不要自己动手修。

     近几年的电器,多数都给电容并联了一个放电电阻——在电源被切断1分钟后,它能让电容中的电压下降到50伏以下,保障了用电安全。

     但上了年头的老家电,则未必有这种设计,就连专业电工在维修老家电时,也会格外小心被电容电击。

    

    图丨图虫创意

     作者:蓝巾

     编辑:李小葵

    

     本文来自果壳,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果壳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