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千年超智慧的8副对联,写尽人生
2023/3/28 6:00:00 国学生活

    

    

    

    

    

     浓缩了前人的智慧,说尽了人生百态。

     作者:洞见ADC 来源:洞见(ID:DJ00123987)

     一副副对联,不仅寄寓着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也蕴含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智慧。

     以下这8副神联,堪称经典中的经典,与君共赏。

    

     上联:若不撇开终是苦下联:各自捺住即成名横批:撇捺人生这是一副拆字联,“若”字的“丿”,如果不撇出去,就是“苦”字;“各”字的“丶”,守住了,就是“名”字。

     人字有两笔,一撇写放下:

     无能为力的事,当断;挥之不去的执念,当舍;有缘无分的感情,当离。

     一捺写坚守:

     推杯换盏时守住底线,喧嚣纷扰间守住初心,物欲横流前守住原则。

     不计较,不攀比,不盲从,也不失为一种人生智慧。

     红尘滚滚,俗世万千,若不及时撇开和捺住,受苦的只会是自己。

     水无两点难成冰,一撇一捺方为人。

     放下欲念,守住底线,才能活好一个“人”字。

    

    

     上联: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下联:不做半点事,朝也拜,夕也拜,教我为难有人遇到了麻烦,去求拜财神,却发现财神庙里,有一个长得很像财神的人也在跪拜。

     这人走近后发现,那人竟是财神本人。

     他不解问道:“你为何要拜自己?”

     财神笑道:“我兜里最近也紧,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啊。”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遇到贵人相助,何其有幸。

     但如若遇不上贵人,就要做自己的贵人。

     等风来,不如追风去,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唯有自己强大,才能从容应对风雨。

     天不渡人,人需自渡。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上联: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下联: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苏东坡曾去拜访王安石,在书房里,他看到了一首还没写完的诗:

     “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东坡当时就笑道,一个大宰相,怎么不知道黄花是枯萎却不落瓣的啊,便提笔回了两句:

     “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随即拂袖而去。

     后来,苏东坡被贬黄州,有位朋友邀他去赏花喝酒,他在园子里看到了满地的菊花瓣,惊讶地问道:“菊花不是不落瓣的吗?”

     朋友说:“其他地方的菊花不落瓣,可我们黄州的菊花,那可是会落瓣的。”

     苏东坡听完后不禁大笑,恍然大悟,原来是自己无知啊!

     我们的认知,就像是一座围城,困在里面的人,无法看清外面的世界。

     很多时候,我们坚信的真理,也可能是错的。

     所以每次在评价别人前,先学会审视自己。

    

    

     上联:何无忌,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尔亦无忌下联:张相如,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小神童于谦,14岁时进京赶考,恰好遇到的主考官也叫虞谦,与他同音。

     点名的时候,主考官连叫三次“于谦”,可无人回答。

     主考官问他为何不答,他说:“我和主考同名,所以不敢回答。”

     主考官笑着说道:“何无忌,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尔亦无忌。”

     何无忌、魏无忌、长孙无忌,这三个历史名人都没有忌讳,所以你呀,也不必忌讳。

     于谦听了,也从容回答道:“张相如,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虽然张相如,蔺相如,司马相如,名字都叫相如,可实际上,我比起您可差远了!

     这两句话一经传出,便成为一段佳话。

     主考官虞谦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虽身居高位,却能待人谦逊。

     而考生于谦的涵养在于,在老师面前,始终能保持谦卑。

     《易经》有云:“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做人,最不该有的,就是身份感,最应该保有的,是一颗谦卑心。

    

    

     上联:人生哪能多如意下联:万事但求半称心这是挂在杭州灵隐寺中的一副楹联,短短两句话,却意蕴无穷。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没有谁的生活能顺风顺水。

     相比圆满而言,缺憾,或许才是人生的常态。

     正如蒋勋所言:

     “生命怎么活都会有遗憾,关键在于你怎么去领悟。”

     既然不能事事如愿,不如学会慢慢放下。

     往后余生,愿你我都能在岁月中修炼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愿你我不再抱怨,看淡生活里的酸甜苦辣,笑对人生中的悲欢离合。

    

    

     上联:无求便是安心法下联:不饱真为却病方《荀子·礼论》有言:“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

     人生本不苦,苦的是期望太高,得到的太少。

     人心本不累,累的是欲壑难填,永不知足。

     世事纷繁,欲壑难填;侵欲无厌,规求无度。

     凡事过犹不及,节制,才是最好的养生。

     饭吃七分饱,酒饮七分醉。

     节制物欲,是为了精神的丰盈;节制食欲,是为了身体的健康。

     不过分追求,克制住自己的欲望,这才是通往幸福的方向。

    

    

     上联: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下联: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这副对联,出自晚清名将左宗棠。

     上联是说,我们要有远大抱负,顺应人生的际遇,享受平淡的生活;

     下联说,做事要高瞻远瞩,做人要脚踏实地,给别人留有余地。

     眼界决定格局,格局决定结局,唯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但仅仅胸怀远大的抱负也是不够的,还需要脚踏实地的恒心与毅力。

     抬头能仰望星空,埋头能一心赶路。

     纵观上、中、下,横览高、平、宽,居上时想到下,立高时寻找宽。

     有如此格局,面对复杂的局势,才能处变不惊,泰然处之。

     无论顺境还是逆境,既能创造功业,也能守住功业。

    

    

     上联:鸟在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下联:人在世上,要八戒更需悟空卢梭曾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有时候我们会感觉自己像笼中鸟,被束缚被桎梏,无法展翅翱翔。

     殊不知,有些负累,是自己强加给自己的。

     当一个人的欲望越多,他身上的包袱就会越沉重,就像脚上戴上了枷锁,寸步难行。

     何以解忧?唯有修行。

     佛说:“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人生实苦,红尘是修罗场,也是修道场。

     要有“八戒”的勇气,也要有“悟空”的智慧。

     戒掉萦绕在心头的物欲,看清世事,看淡得失。

     只有为心灵作减法,及时清理掉无谓的枷锁和包袱,才能身心自在,神清气爽。

    

    ▽这8副经典对联,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浓缩了前人的智慧,说尽了人生百态。

     希望大家读完后,得到一些启发,在面对人生的困惑时,找到应对之法。

     点个"在看"请您转发分享,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微信公号:国学生活】

     国学生活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若喜欢,点个在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国学生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