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内心强大,是治愈生活的良药
2023/4/2 6:00:00 国学生活

    

    

    


    

     世上本没有真正的绝境。

     作者:梅心如樾 来源:京博国学(ID:jingboguoxue)

     正德元年二月,王阳明因得罪宦官刘瑾,由兵部主事贬谪为贵州龙场驿丞。

     在奔赴龙场的路上,他这样形容自己的处境:“危栈断我前,猛虎尾我后。倒崖落我左,绝壑临我右。我足复荆榛,雨雪更纷骤……”

     前面无路,后有追兵;左右是悬崖峭壁,脚下是荆棘丛,头上是雨雪交加……这样的境况,可算得上是四面楚歌、人生至暗了。

     然而,即便如此,王阳明以超越生死的弥坚心志对抗恶劣现实,终于在龙场悟得大道,并获得一生大成。

     世上本没真正的绝境,只有对困境产生绝望的心。

     对内心强大者而言,生活的困境不仅是一次洗礼,一段考验,更是实现自我升华和醒悟的契机。

    

     内心强大的人,能承受生活的百态

     《周易》首卦“乾”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很多人耳熟能详。

     亁象征天,具有至大,志刚,至正的特点,因此君子应该刚毅坚卓,自强不息,以体现“生生不息”的天道。

     人的一生,总会经历或大或小的恶劣环境。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没有这种自强的精神。

     越是困难时,越不能丧失生活的信念,也越需要强大的内心去迎接磨砺。

     王阳明有个学生叫聂豹,晚年曾被谤逮捕下狱。面对如狼似虎的锦衣卫,聂豹从容换上囚服,慷慨上路。屋内家人哭喊一片,他好像全没有听到。

     门生父老相送,无不潸然流泪,聂豹却神色不动,只是拱手作别;同修们送他至江边,聂豹也如同平日一样,与他们一路讨论学问。

     聂豹的言行操守,让在场的所有人敬服。就连前来抓捕他的锦衣卫百户戴经,从此都开始对他行弟子礼。

     聂豹是王阳明心学的忠实执行者。他从“致良知”开始,悟出养性、养心,从而使自己的内心坚韧而强大。

     真正的内心强大,不是想着去征服什么,而是能够承受什么。

     当一个人的内心足够强大时,自然可以淡然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一切,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

     当战胜心底的恐惧,敢于去直面失败之后,那么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王阳明说:“其积之不久,则其发之必不宏。”如果积累的时间不够长久,那么爆发的规模必然不大。

     由此可知,一个人的生命状态是否精彩,其实取决你的自我修行。通过修行,改变内心。而内心强大的程度,正是一个人的生命状态最好体现。

    

    

     内心强大的人,不会在意别人说什么

     看过稻盛和夫的一个分享。

     第一次石油危机前,日本的地价开始上涨,很多公司竞相购买土地,希望可以炒到天价。

     当时,周围有很多人劝他参与购买土地。和他们有业务关系的银行,也来央告他们,说很高兴他们愿意把盈利放在他们银行。同时,希望他们也可以投资房地产,好好赚上一笔。

     稻盛和夫很客气地答复他们,自己还是要用传统的方式赚取利润。也就是,借着生产产品来增加公司的价值,而不是靠炒地皮来获利。

     后来,石油危机来了,许多公司的资金都被土地套牢。他们京都半导体公司,依然有流动资产,用来投资厂房和设备。基本不受时局影响。因为有良好的资产损益表,以及“先见之明”,众人对他大家赞赏。

     其实,没有人能遇见未来。而是在其他人都只关注表面时,稻盛和夫心坚意定、执着于真理和原则。

     他曾经说:“我从中国古典思想中学到最核心的一条就是‘致良知’。就是达致良知,按良知办事。到达良知的境界,将良知付诸实行,就是至今我所有事业成功的最大原因。”

     由此可知,坚定信念,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让人生与众不同最大原因。

     牢记自己的初心,有着自己独立的思考,客观的辨识,面对诱惑时,才能坚定目标、拒绝干扰。

    

    

     内心强大的人,总在逆境中修行自己

     古语有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这八个字,写尽王阳明传奇的一生。

     弘治十二年,王守仁考进二甲进士,开始入仕为官。

     不料遭遇复杂的政治争斗。因为反刘瑾,被重责“四十廷杖”,时值冬月,他被打入天牢;受了重刑,却得不到任何医治。冰冷得像地狱一样的牢房,成了他开悟的道场。

     他悟出:一个人能够活成什么样,不取决环境优劣,而取决于内心的强弱;真正能使自己绝望的,并非当下的处境,而是过于脆弱的内心。

     人若想成大器,就要经得起磨难,把所有的艰难困苦,都当做是对自己的修行。

     他豁然开朗,顿时内心澄澈一片,从此没有犹疑和徬徨。

     获释后的王阳明,被发配到偏远的贵州龙场作驿丞。一路上艰难险阻、险象环生。不仅被刘瑾派来的锦衣卫追杀,渡船还遭遇飓风,偏离航道数百里,饱受颠沛流离。

     途经福建一座寺院,他却在墙壁上题诗:“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你若不把遭遇的凶险放在心上,那它就是天空中飘过的浮云。真正的“我心光明”,一往无畏。

     正是这种内在力量,让王阳明无论遇到多大的风浪和阻力,都能够逆风而行。突破肉体的苦痛,读透“四书”,体悟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并创立了自己的“心学”。

     暗无天日的朝政,巨大的政治压力,都没能压垮他。他凭着天命、良知,超越了所有困厄。

     终于,成就了后来的圣人阳明先生。他的人生,进入了一个高级的新境界。

     他在《传习录》中曾说过:“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想培育一棵大树,首先要培育好树根;想修养一个人的品德,则必须先要从修心开始。

     而内心的光明与强大,可以抵御外界一切困扰,是成就一切的根本依托。

    

    

     王阳明还有两句诗:“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将他强大的内心体现得淋漓尽致。

     本心屹立不倒,任你东南西北风,我自如咬定青山的翠柏青松,坚定而挺拔。

     内心强大,眼界远阔、行为旷达;行到水穷处,依然可以坐看云起。

     内心无所畏惧,万事皆可无忧。

     王阳明的智慧告诉我们:内心强大,才是治愈生活的良药。

     同意的点个“在看”,请您转发分享身边更多的朋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国学生活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若喜欢,点个在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国学生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