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顶级善良,叫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深度好文)
2023/4/24 6:00:00 国学生活

    

    

    

     一个人了不起的本事,是在自己的心上种花。

     作者:洞见Allergy 来源 :洞见(ID:DJ00123987)

     林语堂先生曾说:

     “一个心地干净、思路清晰、没有多余情绪和妄念的人,是会带给人安全感的。

     因为他不伤人、也不自伤。不制造麻烦、也不麻烦别人。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种持戒。”

     年龄越大,越喜欢和情绪稳定的人相处。

     因为他们任何时候,面对任何事情,都能顾及别人的感受,和颜悦色,维护别人的尊严,不摆脸色。

     收起情绪,对成年人来说,不仅是一种持戒,更是一种善良。

    

     生活中总是有这种人,就像一颗随时会爆炸的炸弹,一点就着。

     尼采在《善恶的彼岸》中说:

     “如果情绪总是处于失控状态,就会被感情牵着鼻子走,丧失自由。”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名好斗的刀客曾向老禅师请教,如何修得一颗清净心。

     没想到,老禅师轻蔑地对他说:

     “你为人粗鄙,我不想浪费时间回答你的问题。”

     刀客听后,拔出刀怒气冲冲地说:“你这个老东西,信不信我一刀杀了你。”

     老禅师说:“这就是不清净。”

     刀客愣了一下。

     缓缓平复了情绪后,把刀收了回来,思索良久才真诚向老禅师道了谢。

     老禅师缓缓说道:“这就是清净心。”

     《半山文集》里说:

     世上并没有那么多坏人,多数时候只是在负面情绪下表现出来的举止言行而已。

     因为坏情绪的存在,每个人都有变成坏人的时候。

     真正的善良,其实是从管理自己的情绪开始的。

    

     胡适曾在《我的母亲》一文中写道:

     “我母亲的气量大,性子好,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情感的话。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母亲的好脾气,对他后来的性格,有很大的影响。

    

     1938年,胡适被认命为驻美大使。

     当时胡适没多少外交经验,去了美国要四处求人,每天都要应酬,累得半死,心情极差。

     但是他的下属,丝毫没有被他的坏情绪波及。

     即便他们半夜来找胡适,胡适都和和气气的,从来不给他们甩脸子。

     胡适在写给妻子江冬秀的信里说:

     “我现在做的是受罪的事,但你知道我的脾气,我不去就罢了。去了,我总要把全副精神摆出来,总不要叫人家看我的臭脸,总不要叫大家跟着我受罪。”

     每个人都会遇到烦心事,每个人也都会有心情特别糟的时候。

     这时,有的人会迁怒他人。

     但有的人在情绪极糟的情况下,却依旧能考虑别人的处境,照顾别人的情绪,克制住自己。

     这种克制背后,是一颗温柔良善的心。

    

     何炅曾说:“没有生气不一定代表没有负面的情绪,能够不将负面情绪带给他人,才是真正的修养。”

     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之前有一位老师,因为做“表情管理”走红网络。

     上课前,这位老师略带疲惫走到教室门口,却突然停了下来。

    

     耸肩、挺胸、整理衣服,老师不停地调整着自己的状态。

     最后,他扶了扶眼镜,再反复调整表情,一切妥当,才大踏步走进教室。

    

     这位老师在采访时说,其实每次上课前,他都会调整好状态:

     “孩子们在里面盼着老师来,不能垂头丧气的,害怕会影响到孩子们的学习。”

     试想,如果老师带着一脸疲惫或满面愁容或怒气冲冲走进教室,又怎么能把课上好?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人身上充满了戾气。

     有些人喜欢抱怨生活,也时常对无辜的人发泄自己的情绪。

     可是也总有一些人,即便人生不顺,依旧温柔待人。

     就像胡适说的一句话:

     “世间最可恶的事,莫过于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过于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更难受。”

     内心柔软善良的人,不会把自己的情绪宣泄在别人身上。

    

     豆瓣曾有个热门讨论:人过五十,最该培养哪些能力?

     其中,被提及最多的是:控制情绪的能力。

     一个高赞评论如是说:

     “当我戒掉情绪,发现生活的一切都变得简单了。”

     那么,如何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呢?

     1. 暂停10秒

     人在愤怒时,大脑会一片空白,不仅智商会归零,情绪还难以自控。

     当你的负面情绪停留10秒后,想要爆发的欲望就小了很多。

     这个方法,需要平时有意识地进行锻炼,直至将它变成一种习惯。

     2. 情绪ABC法

     情绪ABC法,被称为情绪管理的万能钥匙。

     简单来说,就是提升认知。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的手指扎了一根刺。

     假设你的手指不小心扎了一个刺,你会觉得自己太倒霉。

     但有的人会想,幸亏没扎在眼睛里。

     同样一件事,当我们改变对它的看法,换一个角度去理解时,情绪就可能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3. 给情绪一个出口

     有位心理学家在报告中讲述:“我们心中的负能量需要有释放的渠道。”

     一个人有坏情绪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若总是强迫自己呈现出完美的样子,那么内心就会疲惫不堪。

     曾有主持人问宋丹丹:“当你开始产生负面情绪时,你会用什么方式控制它?”

     宋丹丹回答:“我不会因此掐灭它,而是顺其自然。要生气就生气,要哭就哭。”

     有时候,不控制情绪,不等于我们就任由负面情绪随意泛滥,而是以更好地方式释放它。

     可以去运动,用汗水带走压力;

     可以看看书,用安静赶走烦躁;

     也可以在空旷的地方大声呐喊,把内心的压抑和苦闷通通发泄出去。

     学会释放情绪,人生才能过得更加从容舒心。

     ▽

     想起之前看过一个这样的视频。

     地铁里,每个人都各自忙自己的,死气沉沉。

     忽然,传来了一位男子的笑声。

     夸张的笑声引起车厢里众人的注意,纷纷朝他看去。

     随着笑声不断响起,大家都被感染了,控制不住地嘴角上扬。

     一开始沉闷的地铁车厢,慢慢地充满了欢声笑语。

     坏情绪会吸光一个人的快乐,也会吸光一个人的人缘。

     一个人了不起的本事,是在自己的心上种花。

     在心上种花,不仅能馨香自己,更能芬芳他人。

     点个“在看”,请您转发分享给身边的家人朋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微信公号:国学生活】

     国学生活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若喜欢,点个在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国学生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