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用告别的方式继续相爱
2018/4/5 海蓝博士

    

     1

     1月29日,是婆婆出殡的日子,从早上4点半一直到中午都非常忙碌,换孝服、遗体告别……

     之后,我和爱人跟着遗体一直到火化炉,从那个小孔看进去,看着衣服、被子,最后是人体,一切都慢慢变成一片火海。

     除了不舍,心中也默默祝福她可以到另一个更好的世界幸福生活,但看着老公泪流满面的样子,我想到:一个人离开似乎是一下子斩断了与她所有的连接,失去的悲痛会排山倒海一样汹涌而来。

     如果你挡住它,不让它奔涌而过,悲痛就会变成惊涛骇浪,以愤怒、自责及疾病的方式呈现。

     幸运的是,我的静观觉察一直跟随着内在情感的流动,看着到底会经历什么,毕竟这是人生第一次全程送别。

     整个过程,就像是一个人开始踏上另一个世界的旅途,她的孩子和亲人陪伴她经历必要的关卡,给她带上衣服、钱、吃喝等所有的路上必需品,直到送到另一个世界属于她的家里。

     此时此刻,我的大脑里另一个质疑的声音出现:你说的那些,怎么可能那么顺利和自然,怎么可能发生呢?

     2

     失去亲人时,没有眼泪

     不是冷血,而是僵住

     亲人离开后,一般人会经历巨大的悲伤、恐惧、内疚、自责,有的人经过几个月后恢复,有的人可能几十年后回想起来仍然难过,成为内心永远的伤痛点。

     我之所以能够自然经历这一过程,都要归功于持续的自我探索和跨越一个个成长的卡点,这是一个不容易的历程。

     我特别感恩九泉之下的婆婆——

     一个特别爱儿子和儿媳的老太太,即使在她生病、离开世界的这一年多,也带给我受益无穷的成长。

     婆婆癌症确诊后,经历了化疗,放疗,婆婆的身体有时候恢复得不错,但最后癌细胞还是全身转移,只能想办法控制病情的发展。

     我一直希望她减轻痛苦,如果真的不行了,不要体验抢救,浑身插很多管子的痛苦。

     没想到,她好好在家里突然就离开了。

     我刚听到消息,整个人好像没什么感觉,不难过,很平静,这让我对自己有些不满,也对自己充满好奇:亲人离开不应该是很难过,有很多的眼泪吗?难道我们之间没啥感情?

     我好奇地觉知着自己的情感,发现我不是没感受,而是一种僵住的状态。

     我打包行李的时候,不知道拿什么好;

     我买机票的时候,不知道该买哪班;

     家里的事也不知道怎么安排,如何安置我家的猫咪给我很多困扰;

     听到消息的夜里,我难以入眠。

     发懵的状态持续不到一天,我开始体验到悲伤和思念,我终于发现自己正常了,其实之前也正常,发懵是听到冲击性大的消息后的正常反应。

     悲伤的到来,眼泪的到来,让我的内心安静下来,我终于可以把自己的工作安排好,总结和报告都提交完毕,这些都是在飞机上完成的。

     我变得更加智慧和灵活。

    

     3

     时刻保持觉察,

     让智慧的自己主持工作

     回老家的经历,特别像电影《人在囧途》。

     飞机晚点,到杭州已经晚上八点多了,计划乘坐的机场大巴取消,我约了个快车,上车之后,师傅就开始想尽办法抬高价格,希望我取消订单,单独议价,如果不行就拉我去一个酒店住下,我想他不会把我拉到什么地方拐卖了吧,仔细看也不像,只是想多收些钱。

     我一边沟通周旋,一边仔细分析利弊,回家最重要,出再多的钱也要回家。

     但是,就在我们商量好价格后,因为大雪,高速公路封闭,师傅取消行程。

     考虑到安全因素,我没有连夜赶路,电话安抚了愤怒焦急等我回家的老公后,回到车站找酒店住下,准备第二天早上坐火车走。

     司机拉我到酒店后,发现已经没房间了,幸运的是旁边的酒店就有房间,最终我顺利入住。

     第二天,早早到车站,发现因为大雪火车晚点,在工作人员指导下,我决定改签另一趟火车,经历了排队静观着急等待改签的过程,最后我成功上了火车。

     下火车后还有几十公里路,出租车司机一听说去殡仪馆奔丧,说什么都要加钱,图个吉利。

     愤怒的小火苗开始出现,但我很快就觉察到了,我想到了害怕死亡,忌讳与死亡相关的东西,这也是人之常情,急于回老家只是我个人的需求,司机没有责任体验我的着急愿望。

     想到这里,我立刻答应了他的要求,多付了几十元车费,好好谢谢他送我一路。

     一路上,我发现自己没有多少纠结和难受,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把遇到的每一个意料之外的变化,变成锻炼让自己不断回归内心宁静和与人关系和谐的机会。

     时刻保持觉察,并邀请智慧的部分出来主持工作。

     这样一路走来,一路的坎坷就变成了满满的收获,收获的喜悦满溢内心。

    

     4

     愤怒是因为想改变亲人离开的事实

     在灵堂见到遗体那一刻,我的眼泪已经止不住了,我要把心里所有的话说给她听——

     第一次见面,她是如此确定我就是他的儿媳妇,给我红包,做阿胶糖,还有很多好吃的;

     我怀孕坐月子的时,她每天做四顿饭给我补身体;

     几个月前,我回老家看她,她买了好多我爱吃的人参果。

     这些画面历历在目,我一边说,一边看着婆婆化了妆躺在那里,面容慈祥,好像还在呼吸。

     有那么一瞬间,我的愤怒在内心升起:

     这么好的一个人,为什么不能再多活几年?

     这是悲伤外层愤怒的呈现,因为我如此希望她可以多活几年,即使把所有的钱花掉都愿意。

     我觉察到,愤怒是希望改变此时此刻婆婆已经离开的现实,但是现实就是现实,就像石头不可能变成鸡蛋一样,她也不可能再回来。

     当我觉察到这些,愤怒就转化成难过和不舍。

     之后,我的内疚也来到内心,我有点后悔:当初应该坚持反对化疗,做保守治疗就好了,这样的自责让悲伤瞬间加深,就像一个吸盘把我吸入无底洞。

     幸好,我的觉察一直在,再想到:

     其实我也竭尽全力了,金钱、陪伴、各种想办法,我和爱人都竭尽全力去做,我多想自己是无所不能的神仙,但我就是一个普通人,我不能以现在接受到的信息、知识及能力去要求一年前的自己。

     我陪伴过很多人从失去亲人的内疚自责中走出来,在这个时刻,我也陪伴了自己。

     生命是一个有限的历程,最重要的是付出爱和给予关怀,在我们相遇的每一个时刻都彼此爱着,彼此支持着,我已经竭尽全力了。

     这样想之后,我的自责也消失了。

     5

     一个人的离开,也并不是真正的离开

     我哭完之后,得到了很多人的关照,孝服、麻绳、麻袋和帽子怎么穿,怎么磕头鞠躬都有人按照礼节教我做。

     我惊奇地发现,由亲戚和同学组成的守灵队伍组织地非常有序,几十人参与在其中,做孝服的,管账的,组织送饭和吃饭的,管礼仪的,唱诵和吹唢呐的,他们都投入去做。

     除了主持仪式的人和奏哀乐的人是专职的,其他人也没有经过培训,每个人都是出于对我婆婆的爱,出于亲情,来送她最后一程。

     守灵是不能回家睡觉,实在困得不行,大家轮流到殡仪馆的休息房间睡一会。

     所有人都会参与到法师带领的唱诵中,我不懂他们唱的是什么,但能感受到在音乐中:我们陪伴去世的人在另一个世界走了一程又一程,内心满怀着爱和思念的送别。

     随着唱诵和祭拜,漫天的雪花飘下来,落在绿色的灌木上,特别映衬内心的情感,不舍的背后深藏着浓浓的祝福。

     我陪伴着自己的不舍和思念,把最后的祝福送给婆婆,直到骨灰下葬。

     回到家里,我时时都可以感受到她的存在,闭上眼睛似乎听到婆婆在叫我吃饭。

    

     一个人离开了,其实也没有真的离开,她留下的是爱的支持,温暖的关心,我们依然还以一种特殊的方式链接在一起,这个链接就是彼此曾经流动的爱。

    

     ◆ 仅以此文献给我的婆婆和那些经历亲人离开的人。

     编辑:范燕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海蓝博士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