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没有药神,惜命最省钱的方式是情绪管理
2018/7/13 22:23:44 海蓝博士

     近期上映的电影《我不是药神》好评如潮,我的朋友圈已经连续一周被疯狂刷屏。故事围绕一群吃不起正版药的慢粒白血病患者求药保命展开,虽说是喜剧,但却看哭了无数观众。

    

    

     生命是如此脆弱。尤其在面对病魔的时候,人显得尤为渺小。

     影片中,吕受益的离世带给程勇巨大的打击,面对无数带着口罩的白血病患者期盼、无助的眼神,程勇情绪崩溃。

     而当警察抓了很多购假药的病友希望揪出卖假药的“不法分子”时,审讯室里,没有一人将程勇出卖。一位老奶奶抓住了警察的手哀求:

     我生病吃药这些年,房子被吃没了,家人被吃垮了。谁家没个病人,你能保证一辈子不生病吗?

     有人说,不经历一场大病,你永远不会明白,活着到底有多难?在钱面前,可以做任何事;在命面前,可以付出所有的钱。人生啊,除却生死无大事!

    

     2

     生活中,除了白血病之外,还有许多威胁生命的病痛。我的一位同学大学毕业不久后被查出肝癌晚期,没救了。

     他走得很突然,可仔细回想他的过往,似乎又有迹可循。他的家庭情况非常不好,有个弟弟,但因为学习不好,初中毕业后就去了外地打工。父亲在县城一家工厂干活,工作强度大工资却不高;母亲身体不太好,没法出去工作赚钱。为了供他上大学,全家人都备受压力。

     他是个善良懂事的孩子,家里人替他扛下的压力,他一分不减地都转化成对自己的严要求、高标准。虽然在大家眼里他一直是优等生,前途无量,可现在想来,他活得太累了。

     人啊,在生活中承受的煎熬、压力、伤痛,都会沉淀在身体里。你的大脑可以暂时忘记这些,让你在人前表现得轻松、开朗,

     可是你的身体会如实记录下所有负面的情绪,日积月累,直到把你压垮。

    

    

     3

     现代人越来越容易患各种各样的病,而有些病在西医经验可知的范畴里,甚至无法找到具体诱发的原因,更别说完全治愈。

     人们吐槽“看病贵”“病不起”,甚至以“不敢病”这种最卑微的姿态逃避患病的现实。

     面临残酷的现实,人们站出了三个阵营。

     其一,自暴自弃者,为了不拖累家里人,放弃治疗,眼睁睁等死,或者索性提前结束自己的生命。

     其二,惜命者,明知以当前医疗技术只能延续几年甚至几个月的生命,仍愿意倾尽一切续命,只要看到一丝希望,就像抓住救命稻草一般牢牢不放。

     其三,防患于未然者,不惜重金把精力花在养生上,希望借此让自己逃脱“病痛缠身”的命运。

     不可否认,自暴自弃者也是惜命之人,奈何再坚韧的内心也受不住病痛与生活压力的双重煎熬,就像《我不是药神》中的吕受益。这类人在被病魔压垮前,先被自己失控的情绪压垮,即内心比身体先崩溃。

     第二种人能够看到生的希望,坚守希望,但却不及防患未然者看得长远。惜命当是一件由始至终的事——始于生命的诞生,终于生命的完结。

     养生固然没错,只是,这种做法无疑是把身体看作一个机器来保养,而忘记了身、心、灵是一体的。

     而由始至终能够有效保养我们身、心、灵最简单、省钱的方法莫过于情绪管理。

    

    

     4

     人们能够欣然接受好的情绪,比如快乐、开心;但遇到负面的情绪(比如悲伤、恐惧)时,就会将其压抑下来。

     我们不知道,委屈、憋屈、压力、全都累积在身体里,终有一天,会化作一场风暴击溃我们的免疫系统。免疫系统一旦溃败,身体说垮就垮了。

     研究表明,生气、悲伤、恐惧、忧郁、敌意、猜疑等常见情绪都会导致免疫系统出现问题。以女性为例:生气不消易得乳腺增生,长期郁积易患乳腺癌,夫妻感情不合者妇科疾病纠缠。

     尽管大脑想方设法让我们压抑或者封闭内心的情绪,但身体却会忠实地帮我们贮存所有的情绪,而生病其实是在提醒我们,

     要去真实地面对自己真正的需求,妥善地去处理,并相信身体的能力。

     当感到皮肤过敏、喉咙不适、胃痛胃溃疡、失眠多梦、经常性头痛等症状,我们常常会想:是不是身体出现什么问题了?其实很多时候,

     经常性的负面情绪才是幕后黑手。

    

     人有时会不高兴很正常,重要的不是让自己没有情绪,而是要确保自己不被情绪所左右。如果可以的话,最好让高兴的时间比不高兴的时间多一些。

     一直闷闷不乐会让人免疫力下降,很容易生病。相反,如果保持心情舒畅免疫力则会提升,便可以健健康康地生活。

     世上没有药神,想要不拖累家人,想要拥有一个强健的身体,我们就必须管理好情绪。

     和田秀树在《别让坏情绪,赶走好运气》一书中写道:

     虽然我们无法遏制情绪的产生,但如果了解了大脑和心理的构造,学习一些应对的技巧,受情绪左右做出不当行为或者被情绪折磨的风险就会大大降低。

     5

     情绪和情绪产生的模式因人而异,所以没有一种能让所有人都顺利控制情绪的方法。

     有很多人或许已经找到了自己的情绪控制法,但如果你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不妨尝试以下介绍的一些技巧。

     一、负面情绪不要马上说出来

     ★ 喜怒哀乐的情绪表达出来是很好的

     ★ 说出负面情绪,只会让人觉得“这个人真可怜”

     ★ 说出负面情绪前请考虑一下后果

    

     二、远离毁谤、造谣,这些只会让自己不快

     ★ 情绪会传染给别人

     ★ 特别是负面情绪更容易传染

     ★ 从毁谤、造谣的场合静静离开

    

     三、简化朋友圈,别被社交网络工具绑架

     ★ 社交网络工具容易成为让人不快的根源

     ★ 简化人际关系可以避免焦虑烦躁

     ★ 比起社交网络上的赞,现实中取得的成绩更有价值

    

     四、不要什么事都一个人承担

     ★一个人能承担的范围是有限的

     ★ 凡事一个人承担容易陷入沮丧

     ★ 养成向周围人求助的习惯,心情好了,事也成了

    

     五、 抛开“希望对方懂你”的一厢情愿

     ★ 人不可能100%理解别人的心情

     ★ 任性地希望对方理解自己,会让自己闷闷不乐

     ★ 如果明白对方不理解是很正常的,自己就会轻松

    

     六、不要把“胜负”看作唯一的判断标准

     ★ 人如果被胜负左右会越来越不满

     ★ 不看重“胜负”,人就会轻松

     ★ 是否幸福要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

    

     七、 距离感会让你的人际关系保持良好

     ★ 距离感会使人际关系良好

     ★ 即使关系很好也不要靠得太近

     ★ 尝试偶尔联系很久没见的人

    

     本文转自紫图心理学书友会,已获授权。本文部分观点引用自人民日报《惜命最好的方式不是养生,而是管理情绪》,情绪控制技巧整理自《别让坏情绪,赶走好运气》,其他图片来源于网络。

     完美的人生很少见,但情绪管理可修炼。

     分享一套关于如何梳理负面情绪的课程《揭开情绪的真相,把握关系中的主动权》

     让你知道哪类工作更适合自己、面对人生重要的选择,到底该如何取舍、以及如何从一段感情中走出来,重新开始。

     正视情绪问题,拥抱更幸福的生活。

     如果你也想要揭开情绪的真相,把握关系中的主动权,可以长按识别文章底部的二维码,我们在情绪课堂等你。

    

     12堂精致视频课程

     20堂优质音频辅导课

     已更新完毕,可永久学习

     一系列课后图文讲义

     现在只要99元

     就能将压力释放专家,请到你身边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了解课程详情▼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海蓝博士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