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武志红:中国的教育体系不转变,将威胁孩子们的生命!
2017/3/4 中国好学者

    

    

    中国的教育体系不转变,将威胁孩子们的生命!文 | 武志红(北大心理学家,中国著名心理学家)来源:孔庙在线摘要

     我有一个可怕的预言:

     假若我们教育体系不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而是压力继续升级,那么被当作工具的孩子们会以他们的生命抗争。

     最后孩子们的自杀率会高到让整个社会恐惧,那时大人们才不得不改变自己的逻辑。

     一切为了孩子!这句很流行的口号,看上去好像是,这是我们教育的实质。

     不过,一位在教育部门的朋友说:

     学校教育体系的实质是升学率。

     这个的压力先传递到校长那里,而后传递到各级组长那里,而后传递到班主任和各科老师那里,最后传递到学生那里。

     可见,绝非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更要命的是,你要政绩,我也要政绩,而升学率的蛋糕是固定的,于是压力不断升级,而最后承受这些压力的,还是孩子。

     并且,校长和老师们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他们的业绩,也是由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所决定的,他们实现业绩的梦想,也一样是由学生们的努力所实现。

     同样要命的是,校长和老师们对业绩的追求,也是不断升级的,于是孩子们的压力也随之不断升级。

     现在许多中小学学校,学生们已没有了真正的自习课,因为自习课已经被各科老师霸占,无比焦虑的老师们像打仗一样抢夺自习课的控制权。

     这可以理解,毕竟自己的业绩是和成绩严重挂钩的。

     过度期待带来的家庭负担

     前不久,和几个朋友吃饭,其中三个朋友的孩子都是刚读小学一二年级,他们的一个共同感受是,孩子上学这件事让整个家庭濒临崩溃,所有人的情绪都因为要跟孩子“一起上学”,而不同程度地陷入了歇斯底里状态。

     譬如,他们三个都有同样的遭遇:

     他们每天都收到孩子各个老师的短信,短信不仅告知你的孩子表现如何,也告知班里的其他孩子表现如何。

     读到这样的短信,他们的心立即揪了起来,尤其是看不得别人家孩子比自己家孩子表现出色,看到后就忍不住想教训自己的孩子。

     朋友一:

     一次收到短信,看到女儿一门课考了92分。

     嗯,觉得还不错啊,但随即看到,全班的平均分是98.5分,一下子就觉得被打击了,回到家后好好教育了一下女儿。

     因为不断这样教育女儿,女儿的脾气变得越来越坏,动不动就发脾气。

     最后孩子的奶奶终于受不了了,她教育我说,实在看不出92分和98分有什么分别,小孩子很容易马虎,马虎一下几分就没有了,马虎是小孩子的天性,要是孩子每次都考98分100分,这才是问题,那时你得担心孩子的天性到底到哪儿去了。

     她一再叮嘱,其实有点下通牒式地对我说,以后绝不能因为92分98分这样的事来教训孩子。

     婆婆的话很给力,我也反思了一下,觉得自己也的确是敏感了,从此后对女儿的教训少了很多,而女儿的坏脾气立即有了好转。

     一切为了孩子!家长们也喜欢使用这个口号,好像这也是教育的一个实质。

     对此,我一个朋友有很经典的说法。

     朋友二:

     怀孕时,只希望孩子正常就好了,别是怪胎就行;

     生下来,只希望孩子健康就好了,别总生病;

     孩子逐渐长大,看着小小的他,只希望他开心就好了,其他一切都不重要;

     进入幼儿园,比较心开始升起,希望自己家孩子比别人家孩子出色;

     从此以后,一发而不可收拾,希望孩子在人生每一步都比别人家孩子更出色一些。

     这个朋友的一个朋友,富有而优秀,她也希望自己的儿子比自己更争气,于是给了孩子蛮多压力。

     但前不久突然查出,二十多岁的孩子竟然已患有癌症,她很崩溃,一下子觉得富有和优秀没有了任何意义,怪自己这么多年给了孩子太多压力,并想,要是一开始没给孩子压力多好,那样他就不会过得那么压抑了,或许也就不会得癌症了。

     要是能再次选择,孩子哪怕只是平庸但平平安安地度过一生多好。

     其实,这个想法也是伪命题。

     并非是,世界的这一边是优秀而高压力,另一边是平庸而轻松。

     实际上,真正的轻松总是伴随着能力的解放,那会带来真正的优秀。

     我们社会的大人们,好像普遍都不明白这一点,和家长与老师们探讨所谓的教育时,他们普遍抱有一个成见:

     要么是孩子在巨大压力下成为卓越人才,要么是孩子终日无所事事而成为庸才。

     这个成见很值得探讨一下。

     快乐的三个层次:

     最近,我正在看荷兰心理学家罗伊-马丁纳的一本好书《改变,从心开始》。

     在书中,马丁纳讲到,快乐有三个层次:竞争式的快乐、条件式的快乐和无条件的快乐。

     1

     ,竞争式的快乐

     我们社会的教育体系,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其实都停留在了竞争式的快乐这一层面。

     所谓竞争式的快乐,即一定得我比你强,这样才快乐,否则就痛苦。

     比方说自己孩子考上中山大学,这本来是一件很好的事,很值得开心,但你一听说别人家的孩子考上了北京大学,你的快乐一下子消散了,转而恨自己的孩子为啥就不如人家孩子争气。

     马丁纳引用了一个寓言故事来说明竞争式的快乐。

     两个商人紧挨着开了商店,经营范围类似,他们唯一的快乐就是比对方强一点。

     一天,一个天使来到一个商人面前说,对我许愿吧,你的任何愿望都可以实现。

     不过,你的对手会比你多一倍。这个商人最初很沮丧,但突然间开心起来,他对天使说,请弄瞎我的一只眼睛吧。

     这个故事说明了竞争式快乐的可怕之处。陷在竞争式快乐中的人,势必会被这魔鬼的一面所折磨。

     譬如多名高中生对我说,他应该能考上一所不错的重点大学,但一想到他的同学中有人能考上清华北大,他就快乐不起来。

     持有这种观念,意味着这些高中生也被我们社会的教育给异化了。

     2

     ,条件式的快乐

     所谓条件式的快乐,马丁纳说,这里面去除掉了竞争的成分,这是很客观的快乐,你要一个条件,只要这个条件得以满足,你就会很快乐。

     譬如你的愿望是挣到多少钱以获得经济上的自由,当这个愿望实现后,你很快乐,而不会沉浸在比尔·盖茨比我有钱多了的痛苦中,这就是条件式的快乐。

     3

     ,无条件式的快乐

     第三个层面无条件的快乐,马丁纳称为“至乐”,处于这一层面的人,不需要外界的任何条件,就能感觉到快乐与祥和。

     这是很美的状态,他写道:

     毫无条件地生活,就是接受自己是个可能犯错的血肉凡躯,并欢迎改变、死亡和受苦。处在至乐中,无论不舒服或愉悦,我们都欣然接受;

     我们不执著于结果,而能享受和体验充实的人生,我们对于沿途的幸福安适与种种经验充满了感恩之心,而能心平气和地对待他人和自己。

     孩子不是满足大人“快乐的工具”

     第三个层面的快乐并不容易活出。

     尽管有些父母能够给予孩子一些无条件的爱,但整体上,几乎没有谁能从父母那里得到如此丰厚的馈赠,从小就彻底沉浸在无条件的至乐中。

     想获得这种快乐,我们都需要自己去学习。

     不过,至少我们可以意识到,快乐有这三个层次,比“别人家的孩子”强只是最低层次的快乐,而我们的应试教育的核心逻辑,就是在追求竞争式的快乐。

     不仅教育系统的官员和老师如此,家长们也如此,而这些大人们也试图让孩子相信,这就是一切。

     其实,我们反过来可以从孩子的身上学习到,快乐其实是很简单的。

     孩子想吃糖,吃到了就很快乐。他要玩游戏,玩时就很快乐。

     他们有竞争式的快乐,但这绝非就是一切,假若大人不强烈地参与其中,制造“别的孩子”比你更值得爱这种信息,那么孩子对竞争式的快乐不会太痴迷,他们只要得到自己想要的,那就很快乐了。

     可以说,孩子可以因为一切事情而快乐,他们对身边的一切都抱有一种天然的好奇心,如果没有受到干扰,孩子能够专注地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情,这种专注本身就是一种至乐。

     但长大了,我们好像都忘记了那些简单的快乐,我们最后只剩下了一种快乐--人群中的快乐。

     尤其是,在人群中我要成为最被赞许的,否则我就不快乐。

     条件式的快乐和至乐能点燃我们的生命,让我们觉得不虚此生,但假若只剩下竞争式的快乐时,那么你会时时感觉身处地狱中。

     更要命的是,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中,是大人们在享受竞争式的快乐,而孩子是他们实现自己这一最低层次快乐的工具,他们美好的生命,就消耗在如此没有意义的事情中。

     最近,多个高中生都对我说,武老师,我非常排斥高考,我讨厌高考中藏着的那种味道,好像这是天底下唯一重要的事情,好像我生命的意义就唯一体现在这里。

     他们的生命当然远不止此。假若自己生命的意义就是给别人提供竞争式的快乐,那就会产生巨大的无意义感。

     我有一个可怕的预言:

     假若我们教育体系不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而是压力继续升级,那么被当作工具的孩子们会以他们的生命抗争。

     最后孩子们的自杀率会高到让整个社会恐惧,那时大人们才不得不改变自己的逻辑。

     那个富有而优秀的家长,她宁愿在健康和优秀之间为孩子选择健康。

     但我想说,如果家长一开始就选择保护孩子,免于目前教育体系的伤害,那么他们最终会发现,他们收获的并非是平庸,而是孩子的才能得以巨大解放,并且孩子的生命一直处于快乐之中。

     家长不能指望老师或教育体系先发生巨变,家长若真爱自己的孩子,需要发挥自己的勇气与智慧,与“一切为了大人”的变态做法抗衡。

     家长是最容易打破这个绞杀孩子的链条的,你可以对孩子说,孩子,请享受生命,从现在开始,而不必非得等考上北大清华开始。敬请关注“中华好学者”!专心聆听来自学术界一流学者的声音6万关注者的不二选择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中华好学者”~公众号名称:中华好学者ID: zhonghuahaoxuezhe好消息!中华好学者网已正式上线!更多文章,请登录网址:http://www.zhonghuaxuezhe.com或在浏览器中搜索“中华好学者网”感谢支持~感谢您的阅读!“中国好学者”倡导“理性之思想,自主之精神”,专注于学者、学界、学术的发展进步,定期向您推荐中国优秀学者及其文章。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好学者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