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少出去应酬,多回家吃饭!”
2018/2/13 中国好学者

    

     习近平:“少出去应酬,多回家吃饭!”

     文 | 综合自网络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场合都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少出去应酬,多回家吃饭”

     “年轻人别老熬夜”

     “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少出去应酬,多回家吃饭”

     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语重心长地说:

    

    

     对领导干部来说,除了工作需要以外,少出去应酬,多回家吃饭。油腻的食物少吃一点对身体还有好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多回家吃饭,多和家人沟通,和孩子互动,也是一种好家风的传承。据新华网报道,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接受巴西记者采访时,他说自己“偷得浮生半日闲”,只要有时间,就同家人在一起。

     如今,在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生活中,不论是领导干部也好,还是普通民众也好,能多花一点时间回家吃饭,与父母叙旧、与妻儿团聚,让一家人沉醉在天伦之乐的享受之中,已经是一种莫大的福气。

     繁花散尽,终归是落寞。回家吃饭,是一种精神上的回归,回归到家庭的宁静与温馨,回归到家庭的充实与安全。回家吃饭,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责任来自于你对家人美好生活的承诺,责任来自于你对自身前途的无限追求。

     “整天喝得醉醺醺,舒服吗?”

     2014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兰考县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谈到干部的作风问题时严肃地说:

    

    

     整天喝得醉醺醺,舒服吗?有少数干部感到有些不适应了,快下班了还没人邀约聚会就觉得心里有些空荡荡的……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广大党员、干部从文山会海和接待应酬中解脱出来,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明显转变,大多数干部觉得解脱了、身心舒畅,家庭也有亲切感了。

     全社会特别是干部不酗酒,不仅仅是告诉我们过度饮酒伤害身体,也是要抵制一种“无酒不成宴、无酒不成礼”的不良风气。正如总书记在兰考扩大会议上所说,“这些年,从酒桌上倒下就再也没有醒过来的干部有之,连续几天‘砌长城’而突发疾病的干部有之……减少应酬要进一步提倡,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要进一步提倡。

     “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提到:

    

    

     插队时,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圈在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说:

    

    

     现在,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

     读什么,是读书的第一步,它决定了读书的质量与方向。

     一个人读什么,自有其选择权,这与个人的需求、爱好和思想认识有关。但选择的对与错、好与坏,则直接决定了阅读之路的方向与终点的到达与否。

     因此,正确理解“读什么”,一是要有健康的阅读心态。书籍不是纯净器,它不可能过滤掉所有有害、错误和不健康的内容与思想。且不言个别非法出版物,既便是正常出版的图书,其中亦可能瑕瑜互现。此时,用健康的心态选择“读什么”,应放于第一位。

     其二,应摒弃过于功利性阅读的思维。如果一个人为升学,只读教科书,其知识面必然狭窄;如果读书只为消遣,浅阅读之下,对思想境界的提升,显然助益并不大。

     其三,要多读经典。经典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是知识和思想的灯塔,它历经时间的洗礼与选择,早已嵌入社会进步的阶梯之中。

     总书记饱含深情地说“读马列、学毛著,要精,要原原本本地学、仔仔细细地读,下一番真功夫。”

     “留一点时间去运动”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索契冬奥会开幕式期间接受俄罗斯电视台采访时说:

    

    

     说到体育活动,我喜欢游泳、爬山等运动,游泳,我四、五岁就学会了。我还喜欢足球、排球、篮球、网球、武术等运动。冰雪项目中,我爱看冰球、速滑、花样滑冰、雪地技巧。

     2012年2月13日,美国《华盛顿邮报》刊登对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的书面采访。该报引述他的话说:“我爱运动,锻炼身体可以保持身体健康,也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我认为,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在工作和休息之间寻求平衡。这可以令我们精力充沛,并帮助我们更好地工作。

     运动不仅带来健康,更蕴含许多哲理和精神内涵!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21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前夕接受多家媒体联合采访,形象地将各国协同合作与足球战术相结合,“足球是一项讲究配合的集体运动,个人能力固然重要,但团队合作才是决定比赛结果的关键。这是我爱好足球运动的原因之一。

     我们回忆1952年6月10日,毛主席为新中国体育工作题写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12个大字。

     在全国体总成立大会前夕,体总筹备会副秘书长黄中给筹备组全体人员传达了毛主席这个题词。当时,一些看不起体育工作的知识分子,听了传达后,精神为之一振,逐渐转变了体育不过是“打打球”,“玩一玩”的肤浅认识。

     题词强调增强人民体质,特别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在旧中国,中国人被人诬蔑为“东亚病夫”,炎黄子孙无不为之痛心疾首。毛主席早在《体育之研究》这篇文章中就为改变中华民族体质孱弱的状况而大声疾呼。

     毛主席的题词,把着眼点放在增强人民大众的体质上,使中国的体育事业揭开了新的一页。广大群众不再是被体育遗忘的对象,而成为体育的主人,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发展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此,我国群众性体育运动蓬勃发展,人民健康水平日益提高,人们的平均寿命比解放初期延长了许多。

     “年轻人不要总熬夜”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说:

    

    

     那个时候我年轻想办好事,差不多一个月大病一场。为什么呢?老熬夜。经常是通宵达旦干。后来最后感觉到不行,这么干也长不了。先把自己的心态摆顺了,内在有激情,外在还是要从容不迫。

     这段真情流露、朴实自然的话语让网友倍感温暖与感动。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是远古先民歌谣《击壤歌》中咏赞的美好生活。

     熬夜真的是在“熬命”!

     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3名美国科学家,他们发现的生物钟运行机制,进一步揭示熬夜破坏人体正常生物钟节奏而对身体健康的伤害。

    

     与其把工作延长至深夜,不如更高效地安排时间。人民日报海外版微信公号“学习小组”刊载过一篇文章,作者用“高速运转”来描述习近平总书记普通的一天:在黎明中吃过早饭,要求工作人员“案无积卷,事不过夜”,会见外宾的路上快步前行……异常繁忙的工作节奏尽是有序与高效。

     “你手里攥着千头万绪,攥着一千个线头,但是一个针眼一次只能穿过一条。”足见有热情、有干劲儿往往并不够,只有张弛有度地工作、耐心细致地筹谋,或才能更高效地“穿针引线”。

     文章来源:诗与文的屋檐下,版权归原作者

     本文内容均来自网络,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此号均在文章开头备注了原标题、作者和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涉及版权等问题,可在本公号后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非常感谢!

     感谢您的阅读!“中国好学者”倡导“理性之思想,自主之精神”,专注于学者、学界、学术的发展进步,定期向您推荐中国优秀学者及其文章。

    

     共同自由本公号专注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每日为您推送第一流的中国政论文章。欢迎关注“共同自由”。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共同自由”~

     现代社会主义智库

     从儒家到华家

     百家争鸣,华家领导

     以华家意识形态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敬请关注“中华好学者”!

     专心聆听来自学术界一流学者的声音

     9万关注者的不二选择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中华好学者”~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中华好学者网

     ↓↓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好学者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