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年:特朗普贸易战瞄准的是“中国制造2025”
2018/4/18 18:12:11 中国好学者

学者简介

郑永年,男,1962年生,浙江省余姚县人。汉族,中国问题专家,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国际中国研究杂志》共同主编,其主要从事中国内部转型及其外部关系研究,主要兴趣或研究领域为国家转型和社会正义;技术变革与政治转型;社会运动与民主化;比较中央地方关系;中国政治。
特朗普贸易战瞄准的是“中国制造2025”
文: 郑永年
摘要
面对特朗普挑起的中美贸易摩擦,中国不怕打的底气何在?为什么说美国真正瞄准的是“中国制造2025”?在贸易保护主义面前,我们如何平衡开放的程度?在4月8日至11日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新华网思客独家专访了郑永年教授,他通过理性的分析深度解答了以上问题,以下为郑老师的回答内容。
中美之间的贸易不仅是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而是已经形成了世界贸易系统。所以美国这次挑起的贸易摩擦,不仅仅会损害中美之间双边的贸易,对整个世界的贸易都可能是灾难性的。
美国对中国600多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特别关税,600亿美元数额事小,但中国要预防把贸易战转化成冷战。特朗普政府拉上盟友,这是冷战思维,我不认为美国的盟友会绝对倒向美国。中美之间若发生贸易战,美国自身会受伤。中国经济体是开放的,中美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美国同样会受到很大影响。
当然,小摩擦是会有的,大规模的贸易摩擦不仅对中国产生伤害,对美国本身也有伤害,更重要的是对整个世界贸易系统的伤害。所以到现在为止,无论是500亿美元,还是1000亿美元,美国只是在叫价,会不会照着这个去实施,我想还一个大的问号。如果真要打起来,它伤害的不只是中美两国的事情,而是整个世界贸易系统。
在这场中美贸易摩擦中,我们不怕打的底气来自哪里?很简单,正如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所讲,“我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现在已经不再是“吴下阿蒙”。我们要意识到,出口美国的这些逆差,并不是中国一个国家造成的,也来自别的国家,甚至还包括美国本身的原因。1980年代,美国跟日本之间的贸易摩擦并没有那么多国家关注,因为那个时候日本制造就是日本一个国家的制造,现在已经变成命运共同体了。
所以,中国的底气并不只是说我们本身有多大的力量,更是因为中国经济跟其他国家的相关性。从某些方面来说,在经济上已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了,如果一国受伤,其他国家也会受伤,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对中美贸易如此关注的原因。

wenzh
包括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外资企业有要求,中国企业更有要求”,我们好多企业没有投资的动力,就是因为今天花了好大的劲研制出来,明天却被人家拿走了,知识产权保护是我们的需要。所以这不仅是美国、欧洲、日本关注的,中国自己也关注。
在其他方面,我不认为美国跟西方能铁板一块。比如荷兰,他们是靠贸易兴国、贸易立国,所以他们也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包括美国本身,并不是说每个人都像特朗普那样,因为这是美国经济利益在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重新分配,有人支持,就会有人反对。美国国内不同利益之间也是不一致的,美国行政当局跟资本之间、美国不同资本之间、美国不同经济利益主体之间利益是不一致的,美国还跟西方好多地方利益不一致,所以这个也是我们的底气。
我们要看到,整个世界大部分还是支持贸易自由的,这就是为什么大家有信心的原因,因为中国非常重要,中国有能力这样去做。
在特朗普公布的关税清单中,中国的高科技产品占了比较高的比例,有观点说美国针对的是“中国制造2025”,贸易摩擦背后其实是“技术战”。这点非常正确,这也是我们中国真正要关注的。500亿、1000亿这些数字只是特朗普给中国的压力测试,我不认为这些数据有多大的意义。美国真正瞄准的是“中国制造2025”,这才是他们最担心的。“中国制造2025”只是我们国家的一个发展规划,每个国家都有,但有些人提出要赶超美国之类的,这样理解是不对的。
未来的竞争,从世界经济来讲一个是技术的竞争,一个是体制的竞争。所以从这一点来讲,他们是担心的,因为对他们来讲,技术创新是立国之本。所以特朗普挑起的这次贸易摩擦目标针对的就是中国的高科技,这一点我们要特别注意。

若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通过更加开放,不是说你一拳打过来,我一拳就打过去。面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中国可以用更开放去化解这个问题。中国一直在强调多边主义,美国的单边主义是说搞贸易摩擦,中国就要用开放的方式来应对,做到“你不向我开放,我也向你开放”。所以中国一定要坚持现在的多边主义,更重要的是用开放主义来化解这些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考虑的就是,什么样的政策能做到深度开放,无论是内部的改革,还是外部的开放。新时代,一定要有跟新时代相配合的深度改革和开放,我想下一步的改革开放应该是全国性的。
我自己的观察,中美之间不是贸易战那么简单,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决策机制发生了变化,不同于奥巴马甚至以前的美国政府。美国特朗普政府现在是商人加军人的决策模式,决策很果断,区别于政治家“权衡”的决策模式。如果造成冷战的结果,对中国、美国的影响会很大,也会改变整个国际环境。
当然即便发生贸易战,甚至冷战,中国的天也不会塌下来,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这些不会阻断中国的崛起,但肯定会拖慢中国的崛起。
大国崛起的过程,没有那么顺利。就像习近平主席所说的要避免掉入“修昔底德陷阱”,现在正是考验。
文章来源:正角评论
拓展阅读:
郑永年:中国不怕打贸易战,底气简单
面对特朗普挑起的中美贸易摩擦,中国不怕打的底气何在?为什么说美国真正瞄准的是“中国制造2025”?在贸易保护主义面前,我们如何平衡开放的程度?在4月8日至11日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新华网思客独家专访了思客高级顾问、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他通过理性的分析深度解答了以上问题,
以下为专访内容:
思客:关于最近大家都很关心的中美贸易摩擦,您觉得下一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会带来哪些影响?
郑永年:中美之间的贸易不仅仅是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而是已经形成了世界贸易系统。所以美国这次挑起的贸易摩擦,不仅仅会损害中美之间双边的贸易,对整个世界的贸易都可能是灾难性的。
当然,小摩擦是会有的,大规模的贸易摩擦不仅对中国产生伤害,对美国本身也有伤害,更重要的是对整个世界贸易系统的伤害。所以到现在为止,无论是600亿美元,还是1000亿美元,美国只是在叫价,会不会照着这个去实施,我想还是一个大的问号。所以如果真要打起来,它伤害的不止是中美两国的事情,而是整个世界贸易系统。
思客:在这场贸易摩擦中,中国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商务部回应说中国不愿意打,但也不怕,您觉得我们不怕打的底气来自哪里?
郑永年:底气就很简单,正如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所讲,“我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现在已经不再是“吴下阿蒙”(指三国吴之名将吕蒙 ,后亦以讥缺少学识、文才者)。我们要意识到,出口美国的这些逆差,并不是中国一个国家造成的,也来自别的国家,甚至还包括美国本身的东西。八十年代,美国跟日本之间的贸易摩擦并没有那么多国家关注,因为那个时候日本制造就是日本一个国家的制造,现在已经变成命运共同体了。
所以,中国的底气并不只是说我们本身有多大的力量,更是因为中国经济跟其他国家的相关性。从某些方面来说,在经济上已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了,如果一国受伤,其他国家也会受伤,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对中美贸易如此关注的原因。
包括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外资企业有要求,中国企业更有要求”,因为我们好多企业没有投资的动力,今天花了好大的劲研制出来,明天却被人家拿走了,这是我们的需要。所以这不仅是美国、欧洲、日本关注的,中国自己也关注。
在其他方面,我不认为美国跟西方能铁板一块。比如荷兰,他们是靠贸易兴国、贸易立国,所以他们也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包括美国本身,并不是说每个人都像特朗普那样,因为这是美国经济利益在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重新分配,有人支持,就会有人反对。美国国内不同利益之间也是不一致的,美国行政当局跟资本之间、美国不同资本之间、美国不同经济利益主体之间利益是不一致的,美国还跟西方好多地方利益不一致,所以这个也是我们的底气。
我们要看到,整个世界大部分还是支持贸易自由的,这就是为什么大家有信心的原因,因为中国非常重要,中国有能力这样去做。
思客:我们看到,在特朗普公布的关税清单中,中国的高科技产品占到了比较高的比例,有观点说美国针对的是“中国制造2025”,贸易摩擦背后其实是“技术战”,您认同这种观点吗?
郑永年:这点非常正确,这也是我们中国真正要关注的。600亿、1000亿这些数字只是特朗普给中国的压力测试,我不认为这些数据有多大的意义。美国真正瞄准的是“中国制造2025”,这才是他们最担心的。“中国制造2025”只是我们国家的一个发展规划,每个国家都有,但有些人提出要赶超美国之类的,这样理解是不对的。
未来的竞争,从世界经济来讲一个是技术的竞争,一个是体制的竞争。所以从这一点来讲,他们是担心的,因为对他们来讲,技术创新是立国之本。所以特朗普挑起的这次贸易摩擦目标针对的就是中国高科技的东西,这一点我们要特别注意。
思客:那我们究竟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您有哪些好的建议?
郑永年:解决这个问题的话,只能通过更加开放,不是说你一拳打过来,我一拳就打过去。面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中国可以用更开放去化解这个问题。中国一直在强调多边主义,美国的单边主义是说搞贸易摩擦,中国就要用开放的方式来应对,做到“你不向我开放,我也向你开放”。所以中国一定要坚持现在的多边主义,更重要的是用开放主义来化解这些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考虑的就是,什么样的政策能做到深度开放,无论是内部的改革,还是外部的开放。新时代,一定要有跟新时代相配合的深度改革和开放,我想下一步的改革开放应该是全国性的。
文章来源:新华社网站
本文内容均来自网络,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此号均在文章开头备注了原标题、作者和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涉及版权等问题,可在本公号后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非常感谢!
感谢您的阅读!“中国好学者”倡导“理性之思想,自主之精神”,专注于学者、学界、学术的发展进步,定期向您推荐中国优秀学者及其文章。

共同自由本公号专注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每日为您推送第一流的中国政论文章。欢迎关注“共同自由”。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共同自由”~
现代社会主义智库
从儒家到华家
百家争鸣,华家领导
以华家意识形态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敬请关注“中华好学者”!
专心聆听来自学术界一流学者的声音
9万关注者的不二选择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中华好学者”~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中华好学者网
↓↓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好学者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