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知识史上7次飞跃中,中国的贡献完全是零
2018/4/28 20:17:19 中国好学者

    

     学者简介

    

     张双南,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粒子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1984获清华大学学士学位。1989年获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博士学位。1989-1992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博士后。2002-2009年四月清华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天文学会副理事长。

     人类知识史上7次飞跃中,中国的贡献完全是零

     文 |张双南

     摘要

     我们应该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在这个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步,我们需要理解我们祖宗的文化,但是它不是科学,和科学没有什么关系。要想理解科学回到希腊去,从希腊那个地方我们能够学到科学是怎么来的,那是科学的历史。

     什么是科学?

     事先准备这个活动的时候,我跟主持人讲,我不会为今天的活动特别准备什么材料,因为我知道小淳教授会把阴阳五行讲得非常精彩,所以我的报告里面不会提到阴阳五行,我会在最后的时候总结一下我的观点。

     所以,我在最近也写了一篇文章叫做《科学的目的、精神和方法是什么》,关于科学是什么我在这里面说了,科学有三个要素,第一个要素是科学的目的,发现各种规律,我们可以有自然科学规律,也可以有人文的规律,社会科学规律都是可以的;科学精神是什么,是质疑、独立、唯一,不管谁做这个研究,做出来都是一样的,只要你质疑前人的结果,这个规律也必须独立于研究者本人;科学方法是什么,逻辑化、定量化、实证化,尤其是实证化在近代科学的发展当中变得非常重要。

     所以我们要想理解什么是科学,必须要看科学的三个要素,要想说什么是不是科学,我们要检验它是否满足科学的三个要素,所以这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什么,和科学有什么关系?我给大家举两个非常简单的例子。一个是两小儿辩日,大家都知道是辩论,是早晨的时候太阳离我们近,还是中午的时候太阳离我们近。

     当然两个小孩各有各的道理,最后请教孔子,孔子说我也不知道。小孩很高兴,说原来你知道的并不比我们知道的多,这个故事到此就结束了。没有回答到底是早晨近还是中午近。

     这个故事在中国流传了2000多年,说明了什么问题?我认为是这样。本来到底是早晨近还是中午近,为什么早晨觉得凉看起来大,中午觉得热看起来反而小,这是很严肃的大气科学、光学测量等科学问题,但是在中国2000多年来,没有作为科学问题进行研究,只是作为孔子的笑料。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以诡辩代替刨根问底,以赢得辩论代替追求真理!这是什么,这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精髓之一!

     讲到这里,大家就都有领悟,我们经常这么做。

     那么我再给大家讲第二个故事,杞人忧天这个故事更加深入人心,我们几乎天天都在用。

     齐国有个人非常担心天地崩坠,自己没办法生活,废寝忘食。最后达到了什么程度,“蓝瘦香菇”。然后他的一个朋友就过来劝他,一个心理咨询师说:唉呀,你不要担心,你看这个天没有塌下来,那个地也没有陷下来,因此天不会塌地不会陷,担心什么?他一听,说:啊,没事了,就很高兴。

     这个故事又告诉了我们什么?天塌地陷都是严肃的科学问题,地球科学、天文学、力学、地球科学大气物理等等一系列问题,但是在中国2000多年来,只作为笑料嘲笑不切实际的人,没有作为科学问题进行研究。这又反映了一件什么事?以自圆其说代替刨根问底,因为不塌所以不塌,因为不陷所以不陷。以实用主义代替追求真理,这是什么事情?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

     所以我讲,中国传统哲学的精髓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这两个故事里面都反映出来了。我再说一下,我们常常讲的我们中国古代有辉煌的科技,到底是什么?四大发明。四大发明是什么?四大发明不是科学是技术!

     什么不是科学?

     因为我们的祖先没有研究这些技术背后的规律,如果要研究的话,这背后是有科学的,是有化学、电磁学、地球物理、自动化科学……我们没有研究,所以当时非常先进的技术逐渐被西方超越。

     我们今天这个演讲室里面,这个报告厅里面,有没有一件东西不是来自于西方的?一件都没有,所以我们被西方全面超越了。当时先进后来被超越,为什么?没有研究背后的规律。

     中国古代的天文观测,小淳教授是这方面的国际顶尖专家,很清楚比西方发达得多,但是我总结了我们天文学史上总的进步,归结为7次飞跃。人类认识史上7次飞跃,在这7次飞跃中,中国的贡献几乎是零,或者说完全是零,找不到中国人的名字,没有贡献。

    

     阴阳五行是什么?

     最后我做一下总结,这是我的看法。今天看来是传统、是文化、是哲学,刚才小淳讲得非常清楚,大家可以看到,这里面有非常好的元素,所以历史地看,是伟大的思想,值得骄傲,值得宣传,在这方面我跟小淳的认识是完全一致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今天前面丝毫不提阴阳五行的原因,因为我在这方面和孙小淳教授的认识没有不同。但是它不是科学,没有产生科学,也不会产生科学!这是一个事实,我们没有办法否认,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思想里面没有科学的元素。

    

     我刚才已经讲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精髓、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什么,其实我们都是清楚的,我只是用两个简单的故事给大家进行了一下说明,因此我的结论是阴阳五行不应该放到《中国公民科学素养基准》里面。你要放可以,有个地方放,应该放到《中国公民传统文化素养基准》里面,放到那个地方是非常合适的。

     我们应该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在这个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步,我们需要理解我们祖宗的文化,但是它不是科学,和科学没有什么关系。要想理解科学回到希腊去,从希腊那个地方我们能够学到科学是怎么来的,那是科学的历史。

     出品:中国科普博览 SELF格致论道讲坛

     本文内容均来自网络,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此号均在文章开头备注了原标题、作者和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涉及版权等问题,可在本公号后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非常感谢!

     感谢您的阅读!“中国好学者”倡导“理性之思想,自主之精神”,专注于学者、学界、学术的发展进步,定期向您推荐中国优秀学者及其文章。

    

     共同自由本公号专注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每日为您推送第一流的中国政论文章。欢迎关注“共同自由”。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共同自由”~

     现代社会主义智库

     从儒家到华家

     百家争鸣,华家领导

     以华家意识形态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敬请关注“中华好学者”!

     专心聆听来自学术界一流学者的声音

     9万关注者的不二选择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中华好学者”~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中华好学者网

     ↓↓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好学者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