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低效请举手,解药在这里
2015/5/8 哈佛商业评论

    

    

     如果你觉得自己忙,请举手。如果你觉得你的做事效率反而降低了,请继续举手。如果你的手一直举着,那么你就该继续往下读读看了。

     我们很容易屈服于一直忙碌的诱惑,即便有时它反而会降低效率,这就是我们大脑极其兴奋的模式。但有个补救措施可以让我们把这种倾向转变成生产力。

     研究指出我们经常感觉忙(但不是一定富有成效的)的两个原因,并且这二者都是自愿接受的。

     1人们讨厌无所事事。我们有这样的朋友,他们会出于选择多开数十里路来避免等上几分钟的信号灯,即使绕路意味着他们要花更多时间。研究表明这也同样适用于工作,我们在工作中选择做的事情的原因不过是想让我们保持忙碌。

     2我们的行动偏见。当面对不确定性或问题时,尤其是模糊的问题时,我们会选择做点什么,即使其实反过来什么都不做的可能是最好的行动。

     想一下足球守门员在面临罚点球时候的例子。什么才是保证不进球的最佳策略?大多数人如果设身处地的想一下,我们可能会左右不停地换位。但实际上,守住中间的位置不动才是最好的办法。研究表明:那些在罚点球时跑到球门右边的守门员防守成功的几率只有12.6%,跑到球门左边的守门员的成功几率略高于右边为14.2%。但是站在球门中央守住位置的守门员有33.3%的几率防守成功。

     但是,只有6.3%的守门员会选择站在中间。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如果因为扑错了方向而让球进门比傻傻的站在中间不动而进球,不论是观众看起来还是守门员自己感受来说都要强太多。行为上的偏见通常源于情绪上的感受,你总觉得你应该做一些事情,即便你不知道要做什么。相比之下,犹豫、观察和弄清局势往往是更好的选择。

     行动偏见常常会让我们在没有完全理解问题的情况下就开始想解决方法。在我们做的一个研究中,我们发现人们在执行任务的时候比计划任务的时候要高效很多。尤其是在时间压力下,他们觉得做计划是在浪费时间,即便实际上这么做会比直接开始工作要有更好的效果。

     选择忙碌而非真正有所进展是一个很容易的选择;相比之下,选择有效率有成果反而更加具有挑战性。怎样才能有所帮助呢?时刻提醒自己花一点时间回顾会帮助我们更加有效率。

     我们在印度班加罗尔一家提供技术服务外包的公司——威普罗科技公司的科技支持客服中心进行了一项研究中发现思考能提高效率。我们培训了几组员工,让他们在每天下班前15分钟写下来他们今天学到了什么。其他员工则是正常工作,不做任何其他事情。结果如何?一个月之后,相比于每天多工作15分钟的员工,用那15分钟来写工作回顾的员工在最终的业绩测评中成绩平均提供了22.8%。

     回顾之所以让业绩提升的效果如此明显是因为它让我们知道了我们所处的位置,让我们了解我们的工作进展,并且给我们完成任务、达到目标提供自信心。

     在我们做计划的时候进行这样的思考也是非常有益的。在一项田野研究中,伦敦商学院的奥利安娜·班迪耶拉(Oriana Bandiera)和他的同事让354位印度制造公司的CEO记录下来他们每周在工作中进行的活动。研究团队发现了两类CEO。第一类CEO主要参与的工作时提前计划,主要和直接汇报给他的下属交流,并且更有可能不同职能团队的员工一起开会。第二类CEO不太提前做计划,更多会和外部人士接触,并且进行一对一的会议。更成功的是第一类计划型CEO,他们一直和公司高层的生产力和盈利的能力相连接。

     像守门员应该做的那样,我们也要学习守住中心。这需要我们退一步,分配时间只做思考,然后再行动。通过回顾,我们可以更加了解我们需要做的行动,并且确保这些行动是真正有效的。正如一位导师曾经告诉我们的那样:“不要通过忙碌来避免思考”。

     读者弹幕静止的艺术最棒了!——ALOK kumar

     好想法,如果不回顾的话我们只能不断地重复昨天的错误,而不是从中学习到经验。——Dawn Sillett

     我们不仅仅会让自己一直忙碌,还倾向于让整个团队都处于这样的忙碌之中。我要尝试一下每天回顾15分钟的方法,应该会对我很有效。——Morrease Leftwich

     弗朗西斯卡·吉诺(Francesca Gino)、布拉德利·斯塔茨(Bradley Staats)| 文弗朗西斯卡·吉诺是哈佛商学院的教授,Behavioral Insights Group的委任教授,也是《侧轨:为什么我们的决定偏离了轨道》和《我们如何才能坚持遵守计划》的作者。她也是哈佛商学院关于行为经济和组织问题的高管教育项目的联合主席。布拉德利·斯塔茨是美国北卡莱罗纳大学凯南·弗拉格勒商学院的副教授。齐菁 | 翻译、编辑《哈佛商业评论·职场启示录》编辑|齐菁jingqi@hbrchina.org

     本文为《哈佛商业评论》(公众号:hbrchinese)原创,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别误会,我们欢迎知识分享,只是希望你能尊重版权。想要拥有属于你的卓越密码?长按下方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订阅管理圣经。?2015 哈佛商业评论 保留所有权利

    

     回复“职场”收获更多启示录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哈佛商业评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