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是什么“鬼”
2017/7/6 科普助力大健康

     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俗称脑中风、脑卒中、脑血管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疾病。中风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被称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我国目前中风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年轻化趋势明显。更可怕的是,我国每12秒就有1人发生中风,每21秒就有1人死于中风。因中风的直接和间接年经济负担达到400个亿,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痛苦及负担。

    

     1、哪些因素容易导致中风呢?

     中风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无法干预的一类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地理环境、遗传因素等,如高龄、男性、黄黑种族、寒冷环境、有遗传家族史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另一类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吸烟、嗜酒和药物滥用、肥胖、久坐不动的生活习惯等。中风的预防首先要从控制这些因素着手

    

     2、中风的自我识别

     中风治疗的关键是起病后尽快送往医院,在几小时的“时间窗内”实施标准化的治疗。但轻度中风不容易被意识到、重的中风又丧失呼救及活动能力,导致治疗的延误。因此第一时间的自我识别、目击者识别相当重要。推荐您使用简便的FAST(Face-脸,Arm-臂,Speech-说, Time-时间)评分系统自行评估。如果三项之一有阳性表现,发生卒中的可能性是72%。下图是常用的自我识别评分方法:

    

     最常见的症状包括:突发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反应迟钝、感觉沉重或麻木、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失去平衡、步行困难、单眼、双眼视物模糊或向一侧凝视、缺乏平衡感、吞咽困难、言语困难(包括言语模糊、不能找到合适的单词表达或理解其他人的言语含义)、意识障碍或抽搐、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

     3、急救措施与方法

     时间就是生命,少一分延误,多一分康复!抢救中风的关键在于抢时间,第一时间送往有溶栓资质的医院就诊。注意把病人平托到床上,转送病人时用担架搬抬,呕吐时将头偏向一侧。对于抽搐病人,要用毛巾或筷子垫在上下牙之间,防止咬破舌头。注意安慰病人,缓解病人紧张情绪,不要悲哭或大声呼唤病人,避免给病人造成压力。

     科普助力大健康

     科普医学知识,助力全民大健康!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科普助力大健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