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健康杀手”--帕金森病
2017/7/24 科普助力大健康

    

     今天开谈之前先来看看这张历史图片:

    

     大家应该都认识这两位伟大的人物吧?

     美国前总统里根和我们的改革总设计师邓小平,在1984年,各自分别为73岁和80岁举行会晤时热情地握手。如此高龄,好多人已经行动不变反应迟钝了,可这二位老人仍然在国际政坛举足轻重,这和他们的健康身体素质是分不开的。但遗憾的是,两位老人最终还是没有安享晚年,分别饱受阿尔茨海默病(这又是个什么鬼?别急,科普助力大健康将来也会推出专贴)和帕金森病的痛苦折磨而离世。

     那,到底什么是帕金森病?我年纪大后会得么?

     如果您或您的亲人年纪在65岁以上,在日常生活中手脚开始慢慢地有些不听使唤,以前轻易可以完成的动作开始变得困难,行动缓慢(想快也快不了),手伸出去不由自主地抖动,走路的样子变得古怪,脸上的表情越来越少,甚至就像带了一个面具一样没有表情,那你就要高度警惕,是否遭遇了帕金森这个老年健康杀手了。

    

     1817,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 PD)首先由英国医生James Parkinson所描述,因此该病以他的名字而命名。PD是一种隐匿起病、缓慢进展的锥体外系神经变性病,在临床上表现为以静止性震颤、运动困难、肌肉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为特征。PD主要发于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65岁以上老年人PD患病率达到2-3%,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发病人数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帕金森病的发病率进一步上升,成为危害老龄人口健康的神经系统重大疾病。

     PD脑内主要的病变是中脑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选择性变性和缺失。大家看到的图中这个黑色月牙状的就是黑质,黑质里面的神经元产生多巴胺这种物质来传递信号,同时也产生黑色素,所以看上去就是黑色的,所以它叫黑质。在帕金森病人脑中,这一块儿的神经元大量损伤死亡了,所以我们几乎看不到这个黑色月牙儿了(左边正常人,右边帕金森病人脑)。

    

     这后果就严重了,黑质的多巴胺神经元是锥体外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锥体外系主管运动的协调,肌肉张力的调节,还参与很多重要的反射性运动调节。这个系统功能出了问题,病人就会出现上面我们描述的种种PD症状,到了疾病晚期患者肢体僵硬、卧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常伴有抑郁、焦虑、肢体酸痛不适、便秘、多汗、流涎等多种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痴呆。

     同时科学家还发现,损伤的多巴胺能神经元里面聚集了成堆的α-synuclein蛋白(下图),这种蛋白质的异常聚集被认为是促进神经元死亡的直接重要原因。

    

     PD的风险人群

     1. 自己家族里有帕金森病人的,因为遗传因素是PD的一大病因,大约10%的PD病人携带致病基因;

     2. 年纪越大越容易得,老化也是PD的危险因素;

     3. 曾经有脑外伤或者黑色素瘤病史的:我们大家熟知的拳王阿里,在38岁就开始出现帕金森病症状,这和他头部经常受到打击震荡损伤不无关系;

     4. 生活习惯和饮食因素:从不抽烟或从不摄入咖啡因的人PD发病风险较高(所以可以多喝茶和咖啡,但不建议为了防帕金森病而去抽烟,原因你懂的);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则可降低PD发病风险;

     5. 受到各种环境因素损伤的: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对PD的环境致病因素还没有搞明白,某些外源性毒性物质(如农药)和患者自身的内源性物质(如某些递质、激素、自身抗体等)被认为与PD发病相关。

     著名的帕金森病患者

    

     目前对PD的治疗手段

     1. 药物治疗,其原理是通过补充多巴胺合成前体(左旋多巴)或者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来增强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功能,在疾病早期有较好的效果;

     2. 手术治疗,包括苍白球、丘脑底核毁损和深部脑刺激(DBS)等,适应症范围较小,对少数病人有效果。

     但是,无论是药物或手术治疗,都只能改善症状而不能阻止病情的发展和治愈。

     又一但是,若能对该病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是很重要的。帕金森病及早治疗可以使症状明显改善或消除,达到很好的效果,提升病人生活质量。相反,如未能及时治疗,不但症状难以缓解,还可能快速恶化或出现并发症,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到了疾病晚期部分病人还会出现痴呆症状,也就是不仅运动功能损伤,智力也受损。

     说到这儿,看官们是否未免感到沮丧,也就是说现在帕金森的发病基本上是不能逆转的?别急,还有好消息。

     好的消息是, 全世界的N多努力的科学家都还在奋力攻克帕金森病发病机制这个医学难关,各大药企也屡败屡战,不断揭锅令人兴奋的治疗新进展:

     1. 基因治疗:帕金森病基因治疗主要有三条途径: ①通过引入黑质多巴胺合成酶, 提高纹状体内黑质多巴胺的含量。② 通过引入潜在的神经营养因子, 阻止黑质多巴胺神经元死亡, 促进受损的黑质纹状体系重建和功能恢复。③通过引入合适的调控基因, 使神经干细胞能够持续定向分化为分泌黑质多巴胺的神经元。

     2. 免疫疗法:2014年8月,首个用于帕金森病治疗的疫苗在奥地利维也纳进行单中心Ⅰ期临床试验,并获得初步成功。由奥地利Pharmaceutical公司研发的疫苗PD01A可刺激机体产生针对α-synuclein蛋白(就是前面说的那种致病蛋白)的抗体,以结合和清除多余的α?突触共核蛋白。在此项研究中,该疫苗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17例注射疫苗的患者中6例脑脊液检测到α?突触共核蛋白抗体,且免疫应答功能改善。尽管本研究并未获得最终临床结果,也未进行统一帕金森病评价量表(UPDRS)运动功能评分和非运动性症状评价,如认知功能、生活质量,但所获得的结果仍令人振奋。

    

    

    

     所以,让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链接及文献:

     1.https://www.ninds.nih.gov/Disorders/All-Disorders/Parkinsons-Disease-Information-Page

     2.Poewe W, Seppi K, Tanner CM, Halliday GM, Brundin P, Volkmann J, Schrag AE,Lang AE. Parkinson disease. Nat Rev Dis Primers. 2017 Mar 23;3:17013. doi:10.1038/nrdp.2017.13. PubMed PMID: 28332488.

     3.Sveinbjornsdottir S.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rkinson's disease. J Neurochem. 2016 Oct;139 Suppl 1:318-324. doi: 10.1111/jnc.13691. PubMed PMID: 27401947.

     4.Ascherio A, Schwarzschild MA. The epidemiology of Parkinson's disease: risk factors and prevention. Lancet Neurol. 2016 Nov;15(12):1257-1272. doi:10.1016/S1474-4422(16)30230-7. PubMed PMID: 27751556.

     作者:刘蓉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编辑:柯丹

     科普助力大健康

     科普医学知识,助力全民大健康!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科普助力大健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