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你,如何才能做到老年不痴呆?
2017/11/13 科普助力大健康

    

    

     1906年,德国精神科医生Alzheimer报道了首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Alzheimer disease, 简称AD),从此,这个疾病就以他的名字来命名。如果你对这个疾病并不熟悉,那么,它有一个更加大众化的名字:老年性痴呆;如果你觉得自己青春正盛、身体健康,这个病和自己一毛钱关系都没有,那么,下列信息将有助于你在脑中迅速建立起自己和它之间的联系:

     1. 严重的发病现状:AD是导致痴呆的最主要疾病,患病人数约占到全部痴呆症病人数量的三分之二。根据美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发布的数据,目前全球痴呆患病人数4780万,并且发病人数还在快速增加,预计2030年患者数量将达到7470万人、2050年达到1.3亿人。中国作为人口大国,预计2050年的AD患病人数达到2700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危害健康的重大疾病的死亡率纷纷下降,而阿尔茨海默病一枝独秀,是近10年来唯一死亡率还在上升的重大疾病。

    

     2. 老化高度相关:AD是一个与老化高度相关的疾病,随着年龄增长其发病率直线上升,65岁以上老人,发病率大约为10%,85岁以上老人,发病风险接近50%,也就是说年龄越大患病风险越高。在当前我国卫生健康水平越来越高、人均寿命越来越长的情况下,AD可以说是威胁老年人晚年幸福生活的危险杀手。

     3. 环境因素致病,治疗措施乏力:超过95%的AD病人是散发性AD,也就是没有明显的遗传致病因素,你不能通过自己家族中没有AD病人来判断自己没有患病风险。对AD的治疗目前美国FDA仅审批通过五种药物,基本上只能改善症状而不能延缓病程。

     4. 病程漫长,消耗巨大:AD是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从发病到死亡病程漫长,AD患者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到逐渐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直至智力完全消失、卧床不起,会长达数年到几十年,需要亲人花费巨大的时间和精力来照护,相对于照护其他疾病的照护者,痴呆患者的照护工作对照护者本身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无论是情绪上、财务上,或是体能上。所以,即使你目前依然年轻,但要想想自己年迈的父母是否可能患病,以及家庭中一旦有了一位AD病人所带来的沉重负担。

     5. AD的患病表现:AD患者最早的表现是学习记忆能力的减退,比如出了家门找不到回家的路,难以记住最近发生的事情,以及一些行为或性格的改变,例如对平日最喜欢的活动失去兴趣、对人物冷感、对日常作息焦虑、无法控制冲动等。当患者的状况变差时,往往会完全脱离家庭和社会关系,不认识自己的亲人朋友,不知道自己是谁,并逐渐丧失身体机能,完全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最终导致死亡。

     6. 人们为什么害怕得AD:AD患者由于失智而最终完全脱离其家庭和社会角色,这给其家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想想一下你最亲的人完全不认识你,对你冷漠以对而生活还完全不能自理的情形。统计资料显示人们害怕患上AD的原因包括不愿意忘记爱人、不愿意变成别人的负担、不愿意失去自理能力、不愿意失去人格等。

    

     看完这些,你是否觉得该做点儿什么了?

     其实在你警觉之前,已经有很多人在努力地做了。

     第一群人是科学家和药物研发人员。从首例AD病例被报道到如今,人类认识AD的时间已经过去了111年,但还没有找到有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方法,甚至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也仍然不太清楚。这等难度激发了无数的科研工作者如火如荼的热情,试图攻克这个医学难关,造福人类也造福自己。AD脑内有两大特征性病变,一是病变脑区神经元内出现tau蛋白异常聚集形成的神经原纤维缠结(NFT),二是神经元之间出现β淀粉样蛋白沉积形成的老年斑(SP)。目前对AD机制的研究主要围绕tau病变和淀粉样病变展开,药物开发也主要针对以上两个靶点。虽然对AD的药物研发被药企界戏称为“巨坑”,无数新药研发项目都倒在这个坑里,但巨大的全球市场利益持续激励着药企开发药物的热情。同时,庞大患病人群所带来和即将带来的社会经济负担也促使各国政府决策者引领科学家们去攻克这个难关。美国提出目标:2025年之前解决AD问题,并大幅度增加了研究经费拨款,2018年的拨款预算已经达到18亿美元;中国也已将AD列为即将开始的脑计划中的重点研究疾病。虽然能否在2025年前拿下AD目前还是一个问题,但至少我们还是应该满怀希望的。

    

     第二群人是医生和公共卫生工作人员。医生从来都是战斗在抗战疾病的第一线,其重要性自不必说。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在于帮助大众了解、认识和早期防治疾病。黄帝内经有言"大医治未病”,说的就是早期预防的重要性。在人们对抗AD经历了无数失败以后,医学界目前普遍的看法是:阿尔茨海默病的问题要立足于早期干预和预防。在出现临床可检测出的特征性病变和症状之前,脑内的改变已经开始,并启动了不可逆的病变过程。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们开始呼吁用更加灵活的想法去解决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和治疗问题:包括生活方式的改变(如促进健康营养,坚持运动锻炼),以及通过积极主动的压力管理减少慢性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关于健康营养问题,可以参看文章下面链接。AD的早期干预除了积极预防之外,还包括早期发现和开启治疗。因此,对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定期到记忆门诊进行认知功能检测是很有必要的。

     第三群人,是已经充分意识到AD危害的普罗大众。相信看过这个科普文,你也会成为其中一员。我们怎样才能做到“老年不痴呆”呢?第一: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在于膳食和锻炼,膳食原则见前文,在此就不再赘述;第二:积极主动的压力管理。生活中的压力无处不在,而每个人的应对方式因为个人经历、家庭背景以及性格不同而大相径庭。通过后天的学习我们可以选择更加主动地应对压力,减少心理应激;第三:坚持脑力劳动,永远保持学习新事物的热情,切忌退休后混吃等死。身体健康要动起来,脑子要健康也要动起来;第四: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能持续从事某项集体参与的能够带来正面回馈的活动更佳,如公益活动等。人是群居的随时需要存在感的高等动物,孤独、抑郁等可增加AD发病风险,社交有利健康,生活的正面价值导向给人积极向上的力量;第五:65岁以上的老年人要关注自己和伴侣的认知状况,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治疗。MMSE量表是国际公认的用于检测智力状态及认知功能缺损程度的量表,可用于痴呆的初步筛查;目前各大医院都陆续开设记忆门诊,如果怀疑自己或亲人存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可以前去寻求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帮助。

     最后,我们需要意识到的是:即使你做到了以上所有这些,你依然还是有可能成为一名AD患者,因为老化本身是AD最大的危险因素,除非你未老先逝。所以,珍惜当下,珍惜健康的时光,不虚掷光阴,去帮助更多的人,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这也许是我们最应该做的。

     神经指南:2013年美国预防阿尔茨海默病膳食指南简介

     作者:刘蓉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编辑:柯丹

     科普助力大健康

     科普医学知识,助力全民大健康!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科普助力大健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