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的小偷——青光眼
2022/12/28 14:11:49 科普助力大健康

    

     王军明

     主任医师

     副教授

     全国高等学校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第四轮规划教材《医患沟通》编委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委员及青年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青光眼专业委员会委员及青年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眼保健专业委员会委员

     湖北省病理生理学会科普专业委员会委员

     湖北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副组长

     湖北省毕业后医学教育专家委员会眼科专业组副组长

     湖北省医学会眼与视觉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

     湖北省眼生物材料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湖北省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眼科学分会常委

     湖北省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常委

     武汉市眼生物材料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武汉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委员

    

     「什么是青光眼」

     eyes

     青光眼是全球首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随着人口老龄化,我国青光眼的患病率将逐年增加。据估算2020年我国青光眼患者的人数达到2100万,致盲人数达到567万。

     青光眼(glaucoma)是一组特征性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病理性眼压增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在患者的直系亲属中,10%-15%的个体可能发生青光眼。青光眼的不可逆性致盲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是眼科最重要的心身疾病。

     \青光眼导致

     视神经损害/

     eyes

    

     要说眼睛,得先说说这几位:角膜、虹膜、晶状体、视网膜。如果说眼睛是一部照相机,那么角膜就是镜头,负责采集光线;虹膜相当于调节光圈的旋钮,通过调整瞳孔大小,控制进入眼球的光线;晶状体相当于调焦器,让光线准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视网膜相当于底片,负责成像。光线依次通过角膜、瞳孔、晶状体,聚焦在视网膜上,成像完成,人就看到东西啦!

     那么,青光眼是怎样损害视网膜神经的呢?高眼压的对视网膜神经的直接压迫,以及压迫和其他因素导致的视网膜神经供血不足,导致视网膜神经损伤。

     \ 眼压 /

     eyes

    

    

     \ 青光眼 /

     eyes

     眼压与青光眼

     的关系

     眼压是眼球内容物作用于眼球内壁的压力,从临床角度,正常眼压(正常眼压为10-21mmHg)的定义是不引起视神经损伤的眼压范围。

     眼压高就一定是青光眼吗?不一定,临床上,有的人虽已超过正常眼压值上限,并未出现视力损失,称为高眼压症。但长期随访提示有5%-10%的高眼压人群发展成开角型青光眼,如果您在体检中发现自己属于高眼压人群,请务必遵循眼科医生的建议。

    

     眼压在正常范围内就不会患青光眼吗?也不一定,部分患者眼压在正常范围内,却发生了典型青光眼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称为正常眼压性青光眼。

     由此可见,高眼压并非都是青光眼,而正常眼压也不能排除青光眼。此外,也有部分患者在眼压得到控制后,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仍然进行性发展,提示除眼压外,还有其它因素参与青光眼的发病。

     房水循环

     与青光眼

    

     睫状体,也是房水进入前房的入口,睫状体本职工作是靠力量拉扯晶状体,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形状,让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睫状体还有一个神奇的功能,血液通过它能摇身一变成为房水。房水进入前房后,经虹膜下方,穿过瞳孔,沿虹膜上方流动,最后进入虹膜和角膜的连接处,这个连接处在医学上叫做房角。房水的出口有两个,其中八九成的房水会通过房角区域的这些“网孔”和“管道”排出前房,医学上叫做小梁网和schlemm管,然后汇流入静脉。当房水的排出量注入量和排出量相当时,前房内的房水总量会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当排出量小于注入量时,房水的总量就会增加,前房的压强就会升高。

     那么排出量为什么会小于注入量呢?通常情况下,排出量减少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排出口发生了病变,排出不给力,房水没法排出。当房角是开放的,问题出在小梁网和schlemm管时,我们把这种情况叫做“开角型青光眼”。另外一种情况是,小梁网和schlemm管没问题,房角开口被虹膜给堵住了,房水排出受阻,医学上把这种情况叫做“闭角型青光眼”。

    

     ▲ 房水循环示意图

     1

     青光眼的

     危险因素

    

     高眼压

     眼轴较短、角膜较小、前房浅、房角狭窄、晶状体较厚等

     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加,青光眼的患病率会逐渐升高。青光眼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50-70岁的患者是最多的。

     家族史

     有研究显示,青光眼具有一定的家族倾向性,患者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的患病率要比普通人群高10%以上。

     高度近视或远视

     糖尿病

     糖尿病人群的眼压往往高于其他人群,同时糖尿病患者也面临继发性青光眼的风险,即新生血管会长入房角并引起阻滞。

     使用激素类药物、抗胆碱药物、苯二氮?抗焦虑药物等都可能使眼压升高

     眼睛受到外伤

    

     青光眼的症状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常无任何症状易被忽略,有部分患者有进行性近视加深、视疲劳。疾病进展到一定程度,患者有视物模糊、眼胀、头痛、鼻根部疼痛、在灯光周围看到彩色光晕,疾病晚期出现管状视野甚至失明。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发作时患者有轻微眼部酸胀,头疼,虹视,雾视感,如果发现有此种感觉,应及时就医,排除青光眼。急性发作时会出现头痛、视力下降、眼痛、眼红、虹视、恶心、呕吐;慢性期常无自觉症状,晚期出现视力下降及视野缺损,头痛、突发的严重的视力下降、眼周或眼内剧烈疼痛、在灯光周围看到彩色光晕、眼睛发红、恶心、呕吐。

     先天性青光眼:2-3岁患儿常有眼球增大,单眼患儿常表现两眼明显大小不等,患儿常表现为烦恼哭吵,喜欢埋头以躲避光导致的疼痛刺激、流泪、眼睑痉挛等症状。早期发现(尤其是1岁以内的婴儿),有完全恢复的可能。当发现婴幼儿有以上症状时,应及时找专业的眼科医生,查明病情。当小朋友出现近视加重,斜视、在灯光周围看到彩色光晕、眼胀、头痛恶心症状,请家长引起重视,及时与眼科医生取得联系,诊断是否是青光眼。

     1

     \ 青光眼 /

     的治疗

    

     降眼压是唯一经严格证实的有效治疗方法。如果有人建议某些“偏方”治疗青光眼,请获得专业眼科医生的证实后使用。

    

     // 治疗方法

    

     1

    

    

    

     眼药水作用原理是:可以减少眼睛里房水的产生或增加房水的流出,从而降低眼压。在就医过程中请告诉医生您既往的疾病,以及正在使用的其它药物,以便医生开具合适的药物。使用时出现过敏、眼睛刺痛、发红等不适时,请立即就医,换用合适药物控制眼压。眼压稳定时切不可擅自停药。

     2

     全身用药

     碳酸酐酶抑制剂:通过减少房水的生成来降低眼压

     高渗脱水剂:使眼球内脱水以降低眼压

     3

     激光治疗

     通过激光增加房水的流出或减少房水的生成

     4

     眼外引流手术

     眼外引流的滤过性手术是最常用的手术方式,包括小梁切除术、引流装置置入、非穿透性小梁手术、基于房水流出通路的微创内引流手术或微小切口抗青光眼手术等

    

     青光眼患者日常生活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青光眼是一种终生疾病,需要你和它打一辈子交道,因此,应该引起高度重视,需要积极配合自己的眼科医生,了解青光眼的相关知识,把自己修炼成一位青光眼的“专家”。

     // 注意事项

    

     ▲ 严格按照医嘱使用眼药水或其他药物,定期到医院复查眼压、视力并及时调整用药。

     ▲ 规律进行适当强度的锻炼,可以有效降低眼压,保护视神经和视功能。

     ▲ 戒烟戒酒:抽烟及过量饮酒会增加青光眼视神经损害加重的风险。

     ▲ 使用楔形的枕头,使头稍稍抬起,角度大约呈20°,可以减低睡眠时的眼压。

     ▲ 享受健康、全面的饮食。它不能阻止你的青光眼恶化,但它是保持你的身体和眼睛健康的关键。

     ▲ 过量的苏打水、咖啡和茶的量摄入会增加眼压。

     ▲ 饮水应该少量多次,一次最好不要超过500ml,否则会引起眼压的波动。

     ▲ 注意合理用眼,适当休息,工作或学习时保持光线充足,都能减少青光眼的发病。

     最后给大家献上一首《青光眼》诗歌吧!

    

     光明小偷青光眼,世界第二致盲病。

     视力骤降眼胀痛,原因竟是眼压高。

     检查治疗去医院,药物手术控眼压。

     早查早治是关键,谨遵医嘱保光明。

    

     (图片来自网络)

     策 划:陈 瑜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湖北省病理生理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

     责 编:高 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湖北省病理生理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

     编 辑:秦 丹

    

     往期推荐// 更多科普

     儿童新冠阳性如何居家隔离

     秋风送爽降温日,接种流感疫苗正当时

     生物技术的前世传奇

    

     悄悄告诉你,

     我们这里有全湖北省医疗圈各路专家大咖,

     你们更期待谁的科普作品呢?

     请留言告诉我们吧!

     关注健康

     关注我们

    

     ↓ ↓ ↓ 好习惯

     关注、点赞、收藏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科普助力大健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