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大,还是狗大?”我竟然答不上来
2022/11/18 21:00:00 果壳病人
在故事开始前,我想先问你一个问题:100 减 7 等于多少?
不用多想,这不是一个脑筋急转弯,只是一道寻常的数学题。
今天的讲述者 Kim 告诉我们,2018年年底,她生了一场怪病。在医院里,一位医生问了她同样的问题:100 减 7 等于多少?这是 Kim 这辈子听过的最荒谬,最刻骨铭心的一个问题。
我们常常在小说和电影中看到类似这样的情节,主人公一觉睡醒,或是经历了一场事故,醒来之后突然就失忆了。但是,Kim 的那场病比单纯的“失忆”还要邪门儿。
—下面是本期故事的文字版—
请配合上方音频食用

一场怪病从天而降
我叫 Kim,身康体健,早睡早起,爱运动爱健身,无不良嗜好。2018 年 12 月,我生了一场怪病。
第一次发病的那天,很邪门儿。
当时,我是去参加表妹婚礼。婚礼前夜,我去了表妹的房间,和她聊了会天。但不知什么时候,我突然之间就人事不省了;再次睁开眼,我已经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了。

后来,据表妹描述,我晕过去的时候,正在和她聊婚纱的话题。当时,我问表妹她的婚纱是在哪里买的,她找出网店的页面,把手机递给了我,而就在我把手机递还回去的一瞬间,整个身体栽倒在地。
据她描述,倒在地上后,我全身抽搐,双眼紧闭,样子极为可怕。但是,关于她所描述的一切事情,我醒来之后竟然一点印象都没有。
更奇怪的是,在医院,医生也没有在我身上查出任何毛病,只能建议我回杭州以后,再去做一些更深入的检查。我也觉得很纳闷儿,因为醒来之后,我丝毫没觉得身体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
无病无灾,怎么就“抽抽”了呢?

我的脑子究竟怎么了?
第二天,我参加了表妹的婚礼,还当了伴娘,并不觉得身体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回杭州后,我去医院做了几个检查,上下班的时候也格外留神,头几天,同样没有发生什么异常情况。
但不久后,一件更奇怪的事发生了:我在上班时发现,自己写出来的字变得和以前不太一样了,有的字还会突然想不起该怎么写。
我相信很多在听这个故事的人都遇到过“提笔忘字”的现象,但是,我遭遇的那种感觉和“提笔忘字”真的不是一回事。
比方说,有一天,男朋友陪我去医院做一个脑部检查,可是,填登记表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写字更费劲了,写出来的字特别难看,好多字都写不出来。当时,我着急又恼火,不明白自己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回杭州的第五天凌晨,我再次发病了。与第一次不同的是,这一次,我不是毫无知觉的。当时,我躺在床上,突然之间,四肢便开始抽搐。这种症状大约发作了一分半钟;三分钟后,又发作了一次。
我的意识十分清醒,身体却完全不受控制,惊恐不已,仿佛坠入无底深渊。据目击者描述,我当时的样子比第一次还要吓人,翻着白眼,四肢都在抽动。
去了医院后,急诊医生给我注射了镇定剂,暂时稳住了。但是,医生尽管见证了我发病的过程,却还是说不出我得的究竟是什么病。
接下来几天,我住在医院接受了几项更深入的脑部检查。通过这些检查,医生判断,我患的是某种脑炎。至于是哪一种脑炎,他们暂时毫无头绪。
直到有一天,他们给我请来了浙江省一位很有名的神经内科专家会诊,谜底才最终揭晓。
回想起那次会诊,大多数的流程我已经想不起来了。但有一个细节至今令我记忆犹新。那位专家当着所有人的面,问了我一个问题:100 减 7 等于多少?
令所有人诧异的是,我答不上来。我不知道该怎样描述那种感觉,我明知道那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但是,在那个瞬间,我搜刮了整个大脑,却还是找不出一个答案。
说个题外话,几个月后,在康复医院和其他患有脑部疾病的病人家属聊天时,我才知道,医生在测试病人计算能力时,基本都会问“100 减 7”这个问题。按照他们的解释,“减 7”在基本的加减法中算是一个比较有难度的题目。
当时,专家在确认我丧失了计算能力,又查看了我的各项检查结果后,终于给出了结论:我的病是一种十分罕见的脑炎,名叫“自身免疫性脑炎”。

Kim 在医院打点滴

我觉得自己仿佛一个弱智
确诊之后,我上网查了一下,大致搞明白了我患的是一种什么病。简单来说,它是一种由自身免疫机制出现问题导致的脑炎,通常会引发一些精神和行为上的异常。打个比方,假设我们的大脑是一台精密的电子仪器,得了这种病,就好比某些芯片突然无缘无故地损坏了。在我的大脑中,出问题的大约就是“算数”和“写字”这两块芯片。
其实,如果我站在一个局外人的角度来看,这种症状还蛮尴尬的。你看,我的脑子出问题了,这听起来仿佛很严重,但对于一个健康人来说,“算数”和“写字”似乎也并不是什么必不可少的技能。
但是,它所带来的尴尬和烦恼是更微妙,也更令人挫败的。
比方说,有一次,我和妈妈一起去商店买东西。在付款的时候,她突然当着店里的人问我:如果商品的总价是 99 元,我们给店员 100 元,她应该找给我们多少零钱?
我答不上来。更糟的是,当着店里的那些陌生人的面,我觉得格外丢脸,仿佛自己是一个弱智。
不仅是这些,在刚刚住院的日子里,我发现,有好多稀松平常的事情,我一下子就都不会做了,比如打“斗地主”,比如系腰带。
更令我觉得难堪的是,那段时间,我的医生还时常会来问我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考察我的逻辑能力。印象中,他们问过我的最奇怪的一个问题是:“猫大,还是狗大?”
倒霉的是,这个问题我又没回答上来……
但是,在刚刚确诊的那段时间,我还来不及为这些事发愁,更没有机会去尝试恢复我那些丢失的能力。因为,在那个阶段,我身上更为紧迫的是一些生理性的病状。
刚住院那会儿,我根本没办法下床走路,每隔几分钟就会觉得全身发麻,有的时候,还会感受到肢体末端传来的某种类似于指甲被剥离的痛感。
有的时候,我的眼前还会出现一些幻影,比如说一道光圈,或是一个虚幻的小人。我问过医生,这种幻觉确实是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一类症状,所以,我也只能去尽量忽视它。
幸好,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我的这些生理性症状都有了好转。大概一两个月之后,我就被转到了康复医院,开始尝试恢复神经功能上的一些问题。

Kim 在医院过圣诞节

从零学起
在康复医院,我接受了好几种帮助恢复神经功能的治疗手段,比如高压氧舱,也就是在高压环境里通过吸入高浓度氧气来恢复大脑机能。

高压氧舱
康复医院里还有一些帮助恢复反应能力和逻辑能力的游戏,比方说卡片记忆游戏,还有一些体感游戏。

康复医院的体感游戏
那段时间,我把很大的精力放在了学习写字和算数上面,按照小学生学习的节奏,一边跟着医院里的老师从零开始学,一边抓紧自己的一切时间做练习题、写字帖。

进入康复医院后,Kim 开始学习简单的加减法

2019 年 1 月 8 日,Kim 在家里抄写偏旁部首

2019 年 1 月 12 日,Kim 在当天的日历后尝试写了几句话
有一次,在跟着医院的老师上课时,我遇到了一位特殊的病人。
当时,在我们的座位旁边有一个年轻女孩,身边围了一些亲属和医生。我隐约听到他们的交谈中提到了“自身免疫性脑炎”这个词,一时好奇,就想去一探究竟。
在和女孩的亲人打探过消息后,我确认了她和我患的确实是同一种罕见病,但是症状却比我严重很多。早期发病时,她并没有像我一样得到及时的诊断,被错误地当成癫痫,从而耽误了治疗。后来,她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发展到了躁狂的阶段,这才被送到更好的医院,得到确诊。
在我们说话的时候,那个女孩正在对着一面镜子,跟着医生做吞咽反应的练习。她看上去很木讷,似乎不会说话,对医生的指导也没有给出什么反应。
那个时候,我已经康复得差不多了,计算能力和写字能力也在恢复中。见到这个女孩时,我在怜悯的同时,也暗自庆幸——并不是所有患了这种怪病的人都能像我一样好运。我甚至猜测,这种病之所以如此罕见,很可能是因为在普遍的医疗水平下,有的医院根本就没有能力做出诊断,从而便会出现像那个女孩一样耽误治疗的现象。
不仅如此,在康复医院里,我见到了太多太多丧失某种功能的病患。他们有的人是因为一场事故而变成了植物人,有的人尽管神志清醒,却丧失了行动能力。与他们相比,我在某种意义上几乎可以被看成是一个健全的普通人。比我不幸的人实在太多太多了。

康复医院的其他病患

我把那个会写字、会算数的自己找回来了
经过了几个月的练习和治疗,我的算数能力和写字能力慢慢地被找回来了。这种感觉很奇妙,仿佛我不是“丢失”了这两块芯片,而只是把它们给遗忘在了某个角落。突然某一天,仿佛福至心灵一般,那两块芯片就这么回来了。

2019 年 1 月 26 日,Kim 在练字时突然豁然开朗,学会了主动发散一些生字

2019 年 1 月 27 日,Kim 画出了一幅简笔画

2019 年 2月14日,Kim 做的听写句子练习,基本恢复到了生病前的水平
2019年2月,我从康复医院出院了,各项检查结果也都恢复了正常。
出院后一个星期,我就结束了病假,回公司上班,生活也很快就恢复了常态,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如今回想起来,那场病就好像一场怪梦,尽管惊险,却有奇妙之处。有时候,我甚至会怀念那些日子,每天只需一门心思地写字算数,有意无意之间,逃开了真实世界里那些真实存在的压力和烦恼。
*本期配图由讲述者 Kim 提供
头图 | Peter Oumanski
/讲述者/ Kim
/主播/ @寇爱哲
/制作人/ @梁珂
/声音设计/ @杨帆_LiYangFan
/BGM List/
01. Story FM Main Theme ( E-piano ) (未发布)-YangFan
02. The Reeds (未发布) -YangFan (发病)
03. RING (未发布) -YangFan (100-7)
04. Island Room (未发布) -YangFan (病友)
05 . Life Circle -彭寒 (回归)
文字 | 梁珂 运营 | 刘军
本文由「故事FM」授权转载,「故事FM」是一档亲历者自述真实故事的声音节目,每周一、三、五在微信公众号(ID:story_fm)及各大音频平台同步播出。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果壳病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