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多天后我恢复了攀岩、硬拉和深蹲,还意外收获了强大的上肢力量
2022/12/31 21:00:00 果壳病人
大家好,今天是2022年的最后一天啦。在过去的一年里,果壳病人和大家分享了188篇原创故事,里面有些篇章让人对作者十分牵挂。我们有幸邀请了部分作者来讲述后续情况,如今的他们有着怎样的改变呢?
小提示
点击文章标题或封面图片,可以回顾故事内容哦!

我抱着小腿躺在地上,“啊!我摸到的是自己的骨头么”

前情提要:哔哔我是羊羊在攀岩的时候从墙上掉落,因为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住院做了手术。术前,花臂护工大叔语重心长地说,一定不要就此放弃运动呀!
哔哔我是羊羊:亲历过骨折,我才理解骨折康复不只是等骨头连起来,僵硬的关节、萎缩的肌肉、受损的神经,甚至起起伏伏的心情都要慢慢恢复。
受益于积极的康复训练,我用一两个月摆脱拐杖并开上了车,大致恢复了日常生活的自主性;一百天后医生宣布骨头临床痊愈了;两百多天再次手术取出了几个螺丝;到现在三百多天我已经恢复了几乎所有日常运动,包括游泳、攀岩、硬拉、深蹲,年底假期还打算去滑雪。虽然身体还没恢复到受伤前的水平,做一些跑跳动作还会膝盖痛,康复训练也还在继续,但总体都在好转,我还是寄希望能完全恢复的!另外我还收获了下肢受伤的意外之喜:上肢力量变强了。

骨折后上肢力量变强了 | 作者供图
最初活动特别受限、日常生活都难以自理的阶段特别容易沮丧,看到老公健身回来都能嫉妒地大哭一场,但现在回想起来也都成了遥远模糊的记忆。
祝大家健健康康!万一被意外砸中也能积极应对,早日康复!
P.S. 上次文章对老公吐槽太狠被评论质疑不知道看上他什么。我说看上他身材秒杀彭于晏你信吗?

伤腿刚做完手术的样子和现在的情况 | 作者供图

“孩子有问题的概率是36.9%”,要不要留下这个宝宝?

前情提要:水轻笑SS怀孕期间羊水穿刺,发现宝宝1号染色体长臂微缺失,后续发现该缺失遗传自妈妈(不是孩子自身新发的变异),在与医生沟通过后,留下了宝宝。
水轻笑SS:1岁2个月的小牛宝现在每天档期满满,继承了宝妈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清晨5点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是喊爸爸妈妈起床,然后开启一天的“熬妈”时光。自从1岁学会走路,“动如脱兔”完美概括了他的灵动自如,爬、跑、扔、钻已成为日常,“小牛魔王”本性日渐显现。他喜爱热闹,喜爱欢快的音乐,喜爱跳舞,喜爱绘本、卡片和唐诗,喜爱甜甜的蓝莓和小西红柿……
有时候看到小牛宝亮晶晶的眼睛,听着那奶声奶气的“妈妈”,我会自嘲一下“还好当初没放弃”,但心里也会有隐隐的担忧。现在没问题,但以后呢?所以自出生后每隔3个月,我们会带他去医院儿保科报个到。值得欣慰的是,宝宝智力、大运动、社交、语言发育、精细动作等都很优秀,老母亲心甚慰啊!

我这哪是脸上长脓包,是脓包上长了个脸啊!

前情提要:蜜桃乌龙曾因脓包布满全脸、身上皮肤破溃黏连接受多年不正规治疗,2年前重回皮肤科治疗特应性皮炎,通过生物制剂基本控制住了皮炎。
蜜桃乌龙:今年可谓是“药途多舛”啊……不知道是不是疫情的原因,我闲得慌就开始作,太作了咱就是说,把自己作得体无完肤……
每月一针(按说明书应该是每月两针)的皮下注射免疫抑制剂,对自己疗效欠佳,且高度依赖外涂药物,这让我每天都很烦躁。(别的小可爱每天涂护肤品,就我每天涂药膏!)
一心寻求“药到病除”效果的我,决定作死试新药,为了能够直观感受新药是否对自己有效,我擅自停了所有正在使用的药物(别学我、别学我、别学我),坐等病情爆发。果然,爆发如约而至,自己也顺利变成了破破烂烂的小可怜。
爆发了,可以开始试新药了。我兴冲冲地吞下其他病友一颗见效的某某替尼,心里幻想着从此就可以开启“一天一颗神奇小药丸,从此就是正常人”的美好生活。
事与愿违……我孜孜不倦每天一颗连续服用了20天,新药依旧无法压下爆发的病情(药物表现只有副作用,毫无疗效),满脸满脖子密密麻麻的疹子,令我忧心忡忡……别人都管用的!我咋不管用呢?
更糟糕的是,突然停药令我爆发出了大家都没见过的东西,拍照拍视频到处询问,无一病友见过我此时的疹子,去医院问诊刮皮取样,也得不出结论。
无奈,停了“神药”,中强效糖皮质激素大范围持续压了一个月,才让我恢复过来,并夹着尾巴乖乖重回常规免疫抑制剂注射的疗程,作啊,太作了……
两个月多的“停药,爆发,试药,失败,重回疗程”结束,现在的我,乖乖每个月医院报到两次,不作了不作了……

图 | 作者供图

“被安放在男性躯壳里的女人”,于是我做了一场特别的手术

前情提要:樱泽枫生理性别为男,但自我认同性别为女。2019年初,在筹备了多年后,樱泽枫终于前往泰国,完成了跨性别手术,过程中还经历了右小腿“蜂窝织炎”的小插曲。
樱泽枫:手术之后的三年多以来,我经历了因赤裸裸的歧视而失业,经历了疫情封控,经历了失眠的夜晚又经历放开,那些无法改变的事实让我更加焦虑。与术前所期望的大相径庭,社会机器加速运转的时候,我却没有找到自己舒适的位置,也越来越明白有些事情在当下我无法改变,于是便决定改变自己,换一个形态去融入世界。
于是我决定重新出发,让每天变得忙碌起来。除了日常工作外,我还捧起了更深度的英语学习资料,购置了手绘板希望多掌握一个生存技巧,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吧。
曾经感染的位置仍会轻微刺痛,证明我曾经受伤过、阵痛过,也鼓励着我重新出发,即便朝生暮死,也要衣裳楚楚。

我在脖子上摸到5个大包,医生穿刺前一数,保守估计50多个

前情提要:茉茗忽然脖子鼓包、疼痛还发烧,通过穿刺活检确诊了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药物让TA不再发烧、精力恢复,但淋巴结迟迟没有完全消肿。
茉茗:距离上次投稿已有两个月了,我的身体状况一直良好,没有出现病情反复。加之我从一个月前开始锻炼身体,现在我的免疫力较往年有了一定的提升,室友几轮感冒都没波及到我。所以说,这个病虽然来势汹汹,且病程颇长,但只要痊愈了,也就几乎和健康人无异了,大家不用担心后遗症的问题。
不过,淋巴结消肿的过程确实非常漫长。我现在仍无法确认颈部右侧的淋巴结是否完全消肿,总觉得摸着还是有点不平(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而且偶尔会疼,但很难判断是肌肉疼还是淋巴结作乱。好在疼痛的持续时间并不长,又不发烧。大约再过几个月,淋巴结就能彻底消肿了?

小时候怎么没来看?医生一个问题,我委屈到差点当场哭出来

前情提要:库洛从小就无法集中注意力、容易冲动,被贴上了“又懒又马虎”的标签,学业、工作、情绪也都因此受到影响。在31岁这年,她才终于得到正确的诊断——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走上了正确的治疗之路。
库洛:文章发布后,看到大家的留言中有不少是对我的关心,真的很感动,谢谢大家。
确诊ADHD整整一年了。药物治疗的效果不太稳定,所以我探索了很多其他辅助方式,比如调整饮食结构等。最近,我最大的探索成果就是发现冥想对稳定情绪和减少冲动行为很有用,已经断断续续坚持两个多月了。
不过很遗憾,我目前尝试过的所有方法都不能让我的注意力水平稳定在符合标准的状态。通过在网上和其他ADHDer交流,我发现大家其实都有各自的自洽方式。似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用常规标准去要求自己,在各个方面都需要定制自己的独有标准,并且要尽量不让外界的负面评价影响自己,要不然,情绪问题就会随之而来。

菊花处出现深入骨髓的剧痒后,升起了一朵紫黑色的蘑菇云

前情提要:马蹄兰先后体验了菊花的剧痒、火辣辣疼痛和整体凸出,被诊断血栓性外痔后用药物缓解了症状。
马蹄兰:蘑菇云消失几个月的时间又复发了,但这次不是急性的,也没有引起剧痛。蘑菇云的形态不像上次那么狰狞凶恶和张牙舞爪,只是低调维持着一个还能忍受的高度。
菊花根部也时不时痒痒,但我现在已经不慌了。第一,我按照当时医生的处方买了好几大盒益生菌,每天雷打不动早晨吃饭时撕开一条大概2克的益生菌,倒进牛奶一起吃,主要是为了改善拉稀,对预防我的痔疮急性发作确实有用;第二,菊花有什么不对赶紧遵医嘱上药,将星星之火消灭在萌芽状态。时间长了,我也逐渐总结出一些规律:睡眠不佳、例假光临前菊花必定闹妖,一定要提高警惕!
或许,我以后还是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方法,例如手术切除什么的吧,现在仍然在和平共存,哈哈哈~

医生严肃地和我说,如果哪天真的想死了,一定要和他说一声

前情提要:寒夏曾饱受抑郁症折磨,甚至曾试图“解脱”。在医生和朋友的帮助下,她去医院洗胃,并决定好好活着。
寒夏:我承认后来还有过两三次洗胃的经历,虽然说曾想过结束生命,但以后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了,我会好好活着。因为种种原因,我和文章里提到过的医生不再联系了,但依然感谢他曾经拉过我一把。
再后来,我还去了精神卫生中心看医生,进行治疗。也许是个体差异,很多药对我效果都不好,情绪状态每况愈下。中间停过药、换过医生。经过漫长的试药,我终于找到合适的药了,过程很波折,全靠医生熬过来的。有人比我更在意我是否开心,比我更希望我能好起来。
今年,是我这几年过得最好的一年,好几年看不进书了,今年沉浸式阅读、报复性看书。我和医生说,感觉最近像个人了。她跟我说,这才是我这个年纪应该有的状态。
现在正常生活,偶有小波动,在努力重建生活秩序。本不该到此的人生因为遇见的医生延续到现在,陪我度过生命中最黑暗时的医生,我都会记在心里。
一个合适的医生,自带治愈的力量。
之后的日子里,果壳病人还将继续分享普通人面对健康问题时的热泪、感动与辛酸,希望你从中获得知识也获得力量。
面对疾病,你我都不是孤岛。

本文来自果壳病人(ID:health_guokr),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health@guokr.com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果壳病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