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看了看我:你这长相,应该要戴呼吸机了
2023/3/21 21:00:00 果壳病人

     2020年3月31日,我失去了人生的又一个第一次,收获了在床头陪伴我下半辈子的第三者。

     事情还要从3月21日说起,一次肠胃炎,让我头疼了三天。半夜莫名地醒来,躺在床上想想自己,不禁悲从中来:小张难道真的不年轻了?

     可我为什么会醒?平时的我属于倒头就睡、一睡就着、中间无梦、没有尿点的睡眠鬼才,半夜醒来的征兆让我异常敏感。

     回想了一下,好像是打呼噜憋醒的。又联想了一下,最近好像看到过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科普文。又发挥了一下想象,难道我有这毛病?

     反手就挂了号,放心睡去。

    

     “你这长相,应该要戴呼吸机了”

     第二天,来到医院睡眠中心。

     主任问我:“你什么情况呀?”

     我:“多年打鼾史,不吸烟,偶尔饮酒,血压血糖正常,无失眠现象,白天嗜睡,早上起床口干,我怀疑自己是呼吸暂停综合征。主任,我是戴止鼾器、做手术还是戴呼吸机?

     主任:

    

     几分钟之后,主任默默地说:“先做个睡眠监测吧。确定是呼吸暂停的话,你这长相,做手术作用也不大,应该要戴呼吸机了。”

     我:“怎么?长得好看还容易犯这种毛病?”

     主任眼角抽动了一下:

    

     是脖子粗短更容易有这毛病。

     我:

    

     在睡眠中心借了台仪器,晚上背回家做了个睡眠监测。一早把机器还了,安心上班去。

    

     一小时,我呼吸要暂停59.6次

     第二天刚上班,睡眠中心的电话打来了:“你怎么还没来拿你的报告?”我说,不着急啊,等主任上班我再去拿给他看。电话那头有点急:“你的情况太严重了,尽快来治疗!”

     下意识的,第一反应居然是看看我的重疾险,完蛋了,这病不在理赔范围,呼吸机那么贵,现在又这么萧条,我得少喝多少奶茶啊。

     小命要紧,隔天还是去找了主任。还是主任冷静又克制,淡淡地给我分析了报告:“你看,正常人呼吸暂停的次数是1小时5次以下,5~10次算中度,10~30次算重度,你是59.6次。

     我:“那我这个算啥?”

     主任:“高危,住院吧。”

    

     三十年人生,第一次住院,好奇兴奋大于恐慌。我跟主任虚心请教了住院的流程,麻溜地去了住院部。交卡开单,戴上手环,隐约跟我听说的洗桑拿流程有点像。就这样,我正式解锁了“住院病人”新成就。

     先填了几张问卷,交代了近期状态。问卷很详细,有一道题是:最近是否有*方面的问题?

     主管医生温柔又有耐心,交代完注意事项,就让我准备去检查了。想到以后睡觉都得戴上呼吸机这个“小三”,心有不甘。另一位主管医生默默地说:我都戴了8年了……

    

     这是久病成医啊!

     治疗过程其实很简单,主要是检查,排除掉肿瘤、息肉、腺样体肥大等等各种病理性原因。最终确定了:我这就是怪长相,脖子粗短,舌根后坠,鼻咽软组织还稍厚一点。

    

     戴上呼吸机,不打鼾,起床也不头晕

     接下来就好办了。戴上呼吸机,贴上各种电极,做一个全面的睡眠监测,这是为了跟之前不戴呼吸机的睡眠情况做个比对。据说睡觉张不张嘴、翻不翻身、做不做梦、啥时候做梦医生全能知道。果然睡醒神清气爽,事实证明,呼吸机有效拯救了我的睡眠

     在医院做了4天的治疗,之后顺利出院。买回了自己的呼吸机,我选了一台噪音很小的机器,只有烤面包机那么大。

    

     然后每天晚上老老实实地戴着它睡觉,睡眠质量极高,不打鼾,起床也不头晕,全天精神饱满,奠定了成为一名时间管理者的基础。就这样,我如愿保住了今后的幸福生活,也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有了全面的认识。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跟妻子科普了半天,她听完眼前一亮,为我找到了人生新定位:打鼾博主。

     为了继续发扬我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专一行的习惯,给大家总结几条保命小贴士(其实是根据医院科普宣传栏及跟医生的交流请教总结出来的):

     1、打呼噜,特别是常年打呼噜,一般都伴随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赶紧去做睡眠监测。

     2、张嘴睡觉、睡醒口干、白天嗜睡、精神不振,都可能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表象。

     3、常年睡眠呼吸暂停可能引起的并发症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肾病、抑郁、阳痿!很高兴我没有任何并发症!

     4、戴上适合自己的呼吸机,不仅丝毫不影响睡眠,还能获得久违的、婴儿般的睡眠质量。

     三个多月过去了,每天戴上呼吸机睡觉的我,几乎没有任何的不习惯。最后,我想送给大家一句话:想要拥有优质睡眠,排除病理因素外,最重要的,还是每天早睡、睡够。

     2023年3月21日是第23个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中国主题是“良好睡眠,健康之源”。

     睡眠是重要的生理过程,对于维持身体正常机能意义重大。根据近日发布的《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3)》,睡前看手机或上网是导致睡眠拖延的因素之一,饮酒、喝咖啡、长期睡眠不规律等也会影响睡眠质量。公开数据更是显示,我国超3亿人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上文提到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便是引起睡眠障碍的常见疾病之一。

     希望大家少熬夜、规律作息,如果有慢性失眠、睡眠呼吸暂停等持续存在的睡眠障碍,要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愿每个人都能睡个好觉。

     医生点评

     张永兰 | 南开大学附属第一中心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主治医生

     首先要称赞一下这位患者,在发现身体有状况的情况下,第一时间选择就医,没有延误疾病的治疗。

     呼吸暂停综合征,全称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指睡眠时因上气道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低通气。该病主要表现为夜间睡眠时打鼾且鼾声不规律,呼吸及睡眠节律紊乱,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和觉醒。或患者自觉憋气,夜尿增多,晨起头痛、口干,白天嗜睡,记忆力下降。严重者可出现智力、心理、行为异常,并且可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脑卒中及2型糖尿病等疾病。

     OSAHS的危险因素包括:①肥胖: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或以上,体重指数(BMI)≥25kg/m2;②年龄:成年后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增加;③性别: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④上气道解剖异常:如鼻中隔偏曲、鼻息肉、扁桃体肥大、舌体肥厚等;⑤OSAHS家族史;⑥长期大量饮酒、吸烟或服用镇静、肌松药物;⑦其它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肢端肥大症和胃食管反流等。

     OSAHS最主要的检测方法就是文中患者提到的睡眠监测,即多导睡眠图(PSG)监测。OSAHS的治疗包括:

     ①病因治疗:纠正引起OSAHS的基础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

     ②一般治疗:对OSAHS患者应进行多方面的指导,包括减肥、控制饮食、适当运动、戒烟酒,慎用镇静类药物等,白天避免过度劳累;

     ③无创气道正压通气治疗:也就是文中患者提到的佩戴呼吸机,这也是成人OSAHS患者的首选治疗

     ④手术治疗:对于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如扁桃体肥大、鼻息肉等,应行手术治疗。

     文中患者脖子短粗、舌根后缀属于鼾症体质,睡眠监测为重度OSAHS,佩戴呼吸机治疗比较合适。作者在文末总结得比较全面,对OSAHS的认识比较深刻。

     再次提醒各位读者,如果出现OSAHS的症状要向这位患者学习,尽早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治疗

     个人经历分享不构成诊疗建议,不能取代医生对特定患者的个体化判断,如有就诊需要请前往正规医院。

     作者:DoRmiC

     编辑:黎小球

    

     这里是果壳病人,专注讲述健康故事。

     如果你有得病、看病的体验要分享,或者想讲讲自己经历的健康相关趣事,欢迎投稿至health@guokr.com

    

     本文来自果壳病人(ID:health_guokr),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health@guokr.com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果壳病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