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辞职创业,3个月实现收支持平,他怎么做到的?
2018/4/23 21:26:12 医学界智库

图片来源:春田医管
儿科“大V”裴洪岗辞职后创业,花了不到3个月就实现了收支持平,这在医疗创业艰难的现下,不可谓不是一个奇迹。他是如何做到的呢?新形势下,那么多医疗机构的医生为什么不走出体制?走出体制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4月21日,由上海春田医院管理有限公司主办的“2018首届妇幼医疗高峰论坛”,在上海召开。在下午的圆桌论坛上,包括张强医生集团创始人张强、沃医妇产名医集团联合创始人龚晓明和怡禾健康创始人兼 CEO 裴洪岗在内的一批医生自主创业的先行者,就“新形势下的医生未来选择”进行了深入探讨。
医改新形势下,医生如何离开体制创业?不妨听听“过来人”的看法。
裴洪岗:顺应趋势,可避免逆水行舟
当前,医疗行业出现了行业落后于社会整体发展、医保压力增大、私立医疗机构增多、互联网正在改变包括医疗的各个行业的新形势;在医患关系中,患者获取健康知识的方式、患者就医方式、医生建立个人品牌的方式都发生了改变。
新形势之下,医生既可以选择公立医院,通过积累临床经验、提供较好服务,积累自己的口碑;或选择私立机构,直面市场,借助互联网、跳过传统媒体和医院,和患者建立直接关系。那么,如何做好选择?
“顺应趋势,可避免逆水行舟。”怡禾健康创始人兼CEO裴洪岗表示,作为一名专业的儿科医生,在辞职前,他就有了很高的网络知名度,有了庞大的粉丝群体,这是因为他坚持做严谨专业的科普,建立起个人的医师品牌。
因此,裴洪岗辞职后创业,花了不到3个月就实现了收支持平,这在医疗创业艰难的现下,不可谓不是一个奇迹。他是如何做到的呢?裴洪岗认为,这主要得益于他的“降维”和“升维”的两种思维模式。
“采用降维思维,从解决患者低频需求转向高频需求,从关注科研论转向科普传播,从关注疑难杂症转向常见病多发病;借助互联网的高效传播,快速获得大量自己擅长、收益率又高的病种客源,并产生品牌溢价。”裴洪岗表示,“比如小儿外科中的疝气,在公立医院可能很多医生对这种病关注度比较高,处理疝气就可以获得比较高的收益。”
与“降维”思维相对的是“升维”思维。裴洪岗同时表示,“升维”思维,具体而言就是提高专业可靠度(循证医学);建立经营意识;提高服务意识;提高沟通技巧;从关注服务数量转向医疗质量;从关注领导要求转向患者要求。
张强:医生创业需要“钝力”
作为国内第一家医生集团——张强医生集团的创始人,张强如今已经“自由执业”了近6年。2012年12月9日,这位已经在公立体制内获得公认的“专家”突然宣布脱离公立医院,走出体制6年来,事实证明:张强医生在体制内外都能完全“吃得开”。
“医生离开体制创业,需要技术优势,这也是创业清单中最重要的。”在谈及“医生如何离开体制创业”这一话题时,张强显然是“轻车熟路”。“以血管外科静脉曲张手术为例,之前在公立医院做,平均住院时间是5到10天;自主创业后,凭借技术优势开始做日间手术,病人体验更好;而到今天,张强医生集团发展到第4年,同类型手术已经跨越了日间治疗,能够做到门诊治疗,甚至术前十分钟麻醉、术后不需要留观。”
除了技术优势,在张强看来,医生创业还需要“钝力”。“离开公立医院后,难免会经历备受打击的一段时间,这就需要一个强大的内心。”张强笑言:“我是一个‘迟钝’的人,当然‘迟钝’也有‘迟钝’的好处,对外界的打击不敏感,脑子里只想着怎么创业,没有时间委屈,先把自己的事情干好再说。”
除此之外,在张强看来,医生创业的“必备武器”还包括商业逻辑和契约精神。张强表示,“走出体制创业,从一个体制内的医生,变成一个老板,开始花钱雇人,创业者要学会接受这样的落差。”
虽然目前的政策环境对于社会资本办医逐渐放开,但不可否认,医生自由执业的体制障碍依然存在。该如何看待医生看自由执业的体制障碍呢?“大部分人都看到障碍,一定有少数人从障碍后面看到出路,总要有人去突破。我觉得没有什么不可以突破。大家都在抱怨发牢骚时,我已经在静悄悄地干了。”张强认为,创业需要太多医学院学不到的“软”技巧,比如博弈、沟通、逻辑能力,唯有弥补这些在传统医疗体系中缺乏的东西,打算走出体制的医疗工作者才能不至于“水土不服”。
龚晓明:要打造好医生的品牌
在过去二十多年内,受制于医疗体制的种种约束,医生自由执业的探索在中国一直举步维艰。在过去两年里,越来越多的医生开始选择自由执业,他们就如破冰者,推动着医改坚冰融化,中国妇产科网创始人及主编、沃医妇产名医集团联合创始人龚晓明医生就是其中之一。
提到龚晓明医生,可能人们对他的第一印象是一位妇产科医生、是医学博士、是副教授等。而实际上,他还是中国妇产科自由执业第一人。2015年2月,龚晓明离开公立医院,开始自由执业。同年3月,他开始在北京创业。
在龚晓明看来,自由执业看似光鲜、受人追捧,实则艰难万分,要付出相当多的努力。他认为,一个医生在决定自由执业前,应该考虑到以下几点:
1、自由执业的条件成熟了吗?政策是否支持?院长是否同意?而重中之重,自己是否做好了迎接缺乏品牌号召力的挑战。
2、自由执业中如何打造好医生的品牌?可以说,一个医生品牌的成功离不开ASK这三要素:A(Attiude,服务精神),摆正心态,改变高高在上给病人看病的姿态;S(Skill,高超的技术),不要忘记,除了服务,技术也是病人决定看病去处的重要原因;K(Knowledge,知识和观念),以肌瘤为例,关于5cm的临界值,国外的教材和指南已经做了修改,如果观念没有改变、只是结构没有更新,毫无疑问病人就会受伤害。
3、走向自由执业的医生为何迫切需要补课?一方面,成就一个好医生需要经营;另一方面,好医生也需要市场推广,可以是团队帮忙、自媒体运营、选择可以依赖的平台,不在于工具是什么,而在于有没有拥抱市场的态度。粉丝数从0到100万的过程,关键在于保证医疗服务品质。
(部分内容来源于:春田医管)

欢迎投稿,与大家分享
医改形势、医院管理、产业政策等领域的
经验和心得
投稿邮箱:yxjtougao@126.com
http://weixin.100md.com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返回 医学界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