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来自临时妈妈们37℃的爱
2021/2/4 11:29:00 未央健康

    

     对于那些呼吸暂停、经口喂养困难、体重不增及反复胃食管返流的早产儿来说,“袋鼠式护理”能有效改善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生存质量,但是刚做完手术的妈妈身体状况仍处于恢复期,精力十分有限,再加上疫情影响,首都儿科研究所新生儿内科的“袋鼠式护理”按下了暂停键。

     在新生儿内科病房里,一个个早产儿躺在暖箱里。23床是一名叫小竹子的早产儿,他因为患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胃食管返流等多项疾病,同时还伴有血氧、心率的下降,不能自主排便,需要通过呼吸机进行呼吸。经过主治医生张利、李思晨、护士郭立涛的精心救治,在进入病房后的第6天,小竹子撤掉了呼吸机,拔掉了PICC管。小竹子终于可以进食了,从每天4次,每次1毫升的经口喂养量,逐渐增长到每天8次,每次26毫升,体重也从刚出生的1100克增长到了1500克,就在这个时候,小竹子突然开始频繁吐奶,小肚子胀胀的,好不容易涨到26ml/次的喂奶量一下子又降到了15ml,这已经是第二次出现这种现象了,上一次是在小竹子入院第15天的时候。

     当时,张利在给小竹子喂奶的时候发现小竹子因为胃肠功能发育不全,经过全科室讨论,重新调整了治疗方案,小竹子的胃肠功能开始恢复,待各项指征平稳,体重又开始恢复增长之后,才重新开始了每次1毫升、2毫升逐渐增长的喂养。

     所以这次看到小竹子吐奶,大家心里都凉了一半,难道又要开始重新来过吗?张利知道“袋鼠式护理”可以让情况有所改变,但是现在受疫情影响,家长无法前往医院进行“袋鼠式护理”。看着小竹子一起一伏的小肚子,看着他虚弱地躺在“鸟巢”里,张利突然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能不能充当一下小竹子的“临时袋鼠妈妈”,给小竹子做“袋鼠式护理”?但是她同时又很担心,不知道小竹子的妈妈会不会同意?在宫内熟悉了妈妈心跳的小竹子会不会对自己产生反感和抵抗?

     经过全科讨论并征求了主任的同意后,张利拨通了小竹子妈妈的电话,她得到了小竹子妈妈的同意与感谢。

     袋鼠式护理(Kangaroo mother care,KMC,或者Kangaroo care,KC)又称皮肤接触护理,指母亲像袋鼠妈妈一样把新生儿放在胸前,模拟袋鼠环抱住宝宝的一种护理方式。早产儿去除衣物,直接趴在母亲的胸口,通过皮肤接触可以稳定生命体征,改善早产儿的情绪,促进各系统发育。起伏的胸廓可以促进早产儿的呼吸,减少呼吸暂停的发生,体位的改变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加经口喂养量,对于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免疫力弱的早产儿来说,袋鼠式护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张利也是一名母亲,上一次像袋鼠妈妈一样把女儿挂在胸前,已经是五年前的事了。这一次,张利认真洗了澡并更换了衣物,以防交叉感染。当她将小竹子放在自己的胸口,再次感受小小的、软软的躯体趴在自己的身上,感受他微弱的心跳,这一刻张利紧张又激动。两个小时里,小竹子偶尔睁开眼睛仔细地看着这个熟悉又陌生的世界,更多的时候是趴在那里微笑着睡觉。

     从那天起,张利、李思晨、郭立涛三个人轮流对小竹子进行“袋鼠式护理”,每天1-2次,每次1-2小时,不能贴在胸前,就把他包裹起来抱着,轻拍背部,轻柔地摇晃或者温柔地哼唱歌谣。经过一周的努力,小竹子的奶量涨了上来。经过49天的住院,27天的“袋鼠式护理”,小竹子终于以每天8次,每次32毫升的奶量,1800克的体重成功回到妈妈的怀抱。

     从此,做“临时袋鼠妈妈”就成为了新生儿内科的一项新的服务举措,据新生儿内科主任李莉介绍,“临时袋鼠妈妈”作为疫情期间的一项服务措施已经在新生儿内科全面推广。在征求家长同意之后对一些情况较差的早产儿进行临时“袋鼠护理”,目前已经开展了16例。不仅如此,新生儿内科还将早产儿做护理期间的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以缓解家长的焦虑情绪,孩子出院之后医生还会告知家长回家后继续坚持“袋鼠式护理”,帮助早产儿健康成长。

     感受到你的呼吸心跳,

     了解你啼哭时的需求,

     看到你成长中的努力,

     更清楚你每一次伸展的意义。

     希望临时“袋鼠妈妈”怀抱中

     37℃的爱能温暖生命最初的寒冬。

     加油!小家伙们,

     让这个世界的美好与你们环环相扣!

    


     『点赞』『分享』『再看』记得一键三连

     此外,将未央健康设置“星标”后,可以第一时间获取最新推送。

     每天中午11点30分准时见面,不见不散~

    

    来源:首都儿科研究所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未央健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